正文

070 ​叶子学佛对话录(三)之一

(2023-02-03 19:42:28)
标签:

叶子学佛对话录(三)之一


 

(本次对话录由叶子即赵烨费心整理而成。)

 

众生颠倒,颠倒众生

2011年9月16-18日(微博)

 

叶子:

有人对我说:别再去追求那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了,回归真实的生活中来吧。面对这出于关心的话一时语塞,想要辩解,却不知从哪句说起。所追求的是虚无的东西吗?非也。那个曾经到过的地方他们没去过。没有在真实的生活吗?非也。每一个当下都融在这世界中。可是,要有怎样的智慧才能解释清楚?

 

兜率(杨金磊):

究竟谁在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呢?不是我们修行人,恰恰相反,是世俗的人在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世俗人追求的有为法无常变化,世俗人追求“颠倒梦想”!看世间,哪有究竟的乐呀?当世俗人的心灵在贪瞋痴中无法自拔时,他们哪里体会得到修行人的清凉解脱境界呢!

 

周承松:

呵呵,这就是众生颠倒,颠倒众生!一笑置之,不用解释。什么时候见过贤圣仙佛上赶着告诉众生他们的快乐、安详与自在,还有不生不灭的大涅槃?!面对他们的妄执和“刚强”,要放下的那个人是您!

 

还有,大智大悲的佛陀说:众生与我争论,我不与众生争论!

 

叶子:

佛菩萨们智慧深如海,淡定稳如山,大家都知道他们有大自在、证大涅槃嘛,只是一想到自己已学到一些忍不住想宣传一下……自己确实还在执于一些事情,一碰到才发现还没放下,其实也是有些妄想凭一己之力及还不扎实的修为,面对一下世间习气的力量,面对一下别人的“刚强”……

 

我知道还是欠火候……明白您所说的啦,有时候当对话演变成一个讲东一个讲西时,不辩解,不争论,一笑而过,于己于人应该都是最有智慧的决定了!

 

叶子:

只要体会过那种安乐、自在,就会认同在这世上确实再无一种乐能与之相比了,心会不由自主地向往那境界。学佛的人明白了人生的真理,渐渐把世上很多事看透彻了,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幻,才能不迷惑,才能放下,像老师所说的“理”明了“事”才周。愿有更多的人能明理明事,也能体会到行者之乐,呵呵!

 

2011年9月22-24日(邮件)

察己察人

叶子:

最近一直在想很多事,每一天像是被拉长了很多一样,提起“事”这个字,我现在才真的弄明白何为“事”,何为“理”了。

 

叶子:

最近功课上不太精进,一方面可能是之前绷得有些紧,松下来后有些找不到北了(其实是有些骄傲的情绪在里面,这点很不应该,我知道错了……),所以真要看护好自己的心,不能由着性子来;

 

另一方面呢在进行一项“工作”,就是在深挖自己。在仔细分析自己的性格,或者说在分析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包括别人的情绪,有爱、恨、情感、恐惧、自卑、取悦、失望、承诺、积极、消极等。还分析了自己记忆中的事,一些大心结、小心结、缺点、坏习惯等。在尝试着用五蕴、用佛理一点点去解释它们,并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观察、印证,可以说是草木皆兵了,甚至在外面看到别人的一些行为或听到别人的讲话,都会不自觉地去分析一下,然后就对自己说,“噢,是这样”。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这么全面而仔细地分析过自己的内心,可以说所想到的那些用佛理无一例外都解释得通,也因此而觉得开阔起来,分析得也越快了。不知这是不是您说的具有一定程度的定解了?呵呵!

 

周承松:

用五蕴、佛理去分析理解自己和他人非常好,就该这样。

 

叶子:

还又抽空读您的文章,近来读时常有一气呵成之感,能够感受到您的思路和接受到文章的引领,读下来后会有非常激动之感受,以前未有,这正常吗?

 

周承松:

好!文章写的时候本就是一气呵成,有这些感受就对了,说明看(融)进去了。

 

孝悌与学佛

叶子:

您知道吗?在生活中有时会处在某一种环境中,包括有时与家人在一起,总感觉有无数的杂念妄念充斥在空气中,甚至每一次呼吸都要让自己保持警惕,防止自己的心随着哪个妄念去了。觉得好辛苦,并不能自在,可能就在一个不经意中便攀上哪一点了。只有在离开那个环境时才会放松下来。

 

虽然有这样的感受,但处在那种环境中时却不愿意产生这种好像去排斥什么的想法。现在也能做到比以前少很多执著(包括对家人等),可以放开或忽视一些觉受,但从内心来讲是不好受的。毕竟家人是这世上生活在一起这么久的亲近的人,互相都为对方真正付出很多,可有时在一起确实会有一种辛苦感。并不想让他们知道这种感受,因为他们会不开心或失望的。自己能把“理”想得很清楚了,却仍不知怎样去放下,但从感觉上来说似乎没有在执著,只是很希望会有一个万全之策一样……

 

周承松:

尽孝尽悌即可,各自生命各自把握,不必求同,也不用太在意他人的求同。不在意、不随,就是在把握自己的心,这点非常重要!否则,很难将心守护好。 

 

祝如意自在!!

 

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

2011年9月29日(微博)

 

叶子:

知道要去的地方很美,知道要走的路还很长,知道自己还在害怕前面的旅程,知道自己还在为得失而哭泣……

 

周承松:

还是没真懂何谓“当下”!还是没有认真领悟“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的妙旨!

 

叶子:

时而懂时而又不懂,总在摇摆……大是大非中还是下不了决心去断。

 

把握当下,觉在当下,就是手握“当下”这把剑,觉之剑,智慧之剑,斩断前念和后念,对它们不依也不靠,傲然挺立,任风吹雨打,此觉恒不离一个又一个当下。这是我想过后悟到的,可是还实证不到……

 

周承松:

“两头”是指一切的相对分别念,也可以说是“两边”或“二边”,比方说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去与来、空与有等众生习惯性的因二执而产生的名相分别念。因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以般若慧剑斩断分别迷执,念念不离自性”。当然这念念也就是每一个当下。

 

每天的具体实修绝不能少!修行要能“勤”,要能“吃苦”,要能“忍”(坚持)!

 

叶子:

斩断两边迷执,便是自性孤悬,便是处于中道,不去做倒向任一边的判断,以至于每一念都如此(即使此一刻做出的美丑好坏判断也是相对于时间空间的,一过即过,如果还待在那刻,抓住的只是名言和相)。有点把自己绕进去的感觉……呵呵。

实修上确实做得有欠缺!

 

时间

2011年10月20-21日(邮件)

 

叶子:

周老师,今天有两件事向您汇报。

 

一是对当下有了新的理解。今天看到您在微博回复中对忍辱的看法和做法,十条方法似十倍的智慧解开他人的心结。能够如此归纳总结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真的好厉害……在看到您写的“不炼道难成,无考道不成”时,突然想到武侠中常出现的“见招拆招”这个词,想到修心不也好似这样吗?当碰到“事”“出招”时,心要立刻“接招”并且要快速拆招,才能不被击中。这就需要历练,需要敢于一次次面对出招并用智慧之心化解。接着,又突然想到,从佛理上来说,其实并不存在“未来”的概念,因为当“事”出现而觉照之心升起时,“事”便已经成为过去。不管这个“事”是回忆过去还是思考未来。当它被当下觉之心照破时,它就已经过去了,也就是说我们所能走到最远的念其实就是当下。觉之心应是一念一念连续的,假如有一念挂在了某个“事”上,着了相,就是执了过去之念,就是离了觉。记得您说过“时间其实是一大妄念”,是否是说我们除了当下这刻,就再无其他时间可言了。

 

周承松:

关于这句“时间其实是一大妄念”,您的理解也很好。如果再从“妄念”就是“分别念”的角度来考虑,可能还会有所心得。

 

叶子:

嗯,知道了,总会担心自己想着想着就偏了。我再按您指出的这点深入思考一下,继续精进。

 

叶子:

二是今天第一次对一位好友宣讲了佛法,向她解释并相互探讨了1个多小时。自己讲的时候觉得很生涩,表达不流畅,并不容易找到恰当的语言以使对方听得明白。谈到了六道轮回、杀生、为什么学佛、怎么修等方面,其实并没能对她一直以来所接受的世俗中对佛法的认知有所改观,但她能有心交流探讨已让人觉得挺欣慰,反正我自己激动了半天,因为可以把自己所学向别人表达了,呵呵!

 

周承松:

很好。保持精进!

 

佛与佛的神通游戏

2011年11月24日(邮件)

 

叶子:

兜率发来的原文如下:

周老师对我整理的《周承松居士谈学佛和修行》中“如何忍辱”一节做了补充,红色字体就是周老师补充的。

修行是长期的过程。这时(受到欺辱时)可这么看:

一、对方无知,不值得计较,社会上这种人太多了,娑婆世界本就是六道混居。

二、她可能遇到烦恼,身心不安,所以借机发泄,属于失控的无可奈何的行为,正是可怜悯者。

三、事后或将来她可能还会后悔懊恼,仍然值得同情。

四、个人修个人得,个人过个人担。

五、可能前有因果,抵还罢了。

六、正好修忍辱。

七、辱骂是一句话,跟赞美一样,均无自性,声尘本空。

八、她骂人的妄想心也无自性,法尘本空。

九、被骂的“我”为五蕴聚,同样无自性,究竟讲来,无有(实有的、有自性的)骂与被骂者。

十、众生颠倒迷惑,所以才要菩提心周遍恒运。

十一、这是佛与佛之间的神通游戏。此乃无上秘密,最极庄严!(此句有大加持力!)

 

周老师说:“‘如何忍辱’里面的第十一,包括括弧里的话,本想着以后再说,既然您做整理,那就补充上。”

 

周老师加上的第十一句,不知您如何理解?

 

我(叶子)的理解:

何为辱?侮辱的话或行为,是在某种环境中汇集了一些缘分而产生,是因缘而起,其内在并无一个不变的辱的实体,其性本空,也会因缘灭而消失。

何为忍?忍受的心念,色蕴(耳、眼等)因受到辱的话或行为而产生相应的识(念),心对其安立名言并由此而分别其好坏,并因此生出新的意识而带动身体的行为,如愤怒的情绪,进而又产生应该要去忍的心念。而事实上心念如流水,念念相续而过,缘起缘灭,并无一念可得、可恒久长住、具备其不变的自性,唯一能把握的只有当下一念,无论是受的辱还是忍的心,早已是过去心,已不可得,无需执著。

谁去忍辱?既然忍辱,应该有一个被辱的对象,一般来说这个对象应该是我,“我”通常会被看作一个不变的实体,而它存在其实是四大假合,应缘而生的,是五蕴聚合的,时时刻刻都在生灭变化中,其性也是空的,承认“我”受辱并忍辱就是承认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我”存在(其实并没有),这也是我执的一方面。

每个人都具有本自清净无染的自性,也是佛性,只不过无始劫以来的无明执著和障碍挡住了自性的光芒,如果有一天我们体悟到了自性之本来面貌,真正做到放下,做到不再执取任何相,没有了分别心,与佛心相应于同样的境界,那我们也可如佛般具足神通,随心往来于十法界,融于广袤的宇宙意识中。(完)

 

叶子:

周老师,上面写的就是目前所能理解到的啦,请您先审阅。另外,有几点我想不通,超出我的认知范围啦,一是为何是佛与佛之间,这两个佛又是指什么呢?二是神通游戏感觉不像在说一件事,有了神通又为什么要游戏?三是您为什么强调了这句话的加持力呀?

 

周承松:

您的分析挺不错的,目前能有这般认识已经很好。至于不理解的地方,就先放下吧,以后再说,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在微博里我没有加上去的原因。

 

【叶子按:在整理此次对话时,想起冰清菡萏(晶晶)在2012年3月12日曾为我解释了什么是佛与佛之间的神通游戏。现略做修改插入此处,希望对读者有帮助。对话如下:

 

叶子:

……真是佛与佛之间的秘密游戏啊,这一句与前面的内容如何衔接的?没太明白。

 

冰清菡萏(晶晶):

是对老师博文《面对欺辱的十一观》里面第十一观的引申。

 

叶子:

嗯,这句话我记得的。

是否表明由于观众生平等而引申到佛与佛之间的游戏呢?

 

冰清菡萏(晶晶)

我是这样理解的,度众生也是在被众生度。以前无知无觉时,以为众生跟我们无关,众生对我们什么都没做。可现在,就是那么简单一个擦肩而过,都是众生在度化我们啊!只是因为原来无觉而无知,现在因用觉而明了,所以会有会心一笑。又因为众生都有佛性,所以就将此被度之缘,观成佛与佛之间的秘密游戏。(老师的原话是神通游戏,我没有记清楚,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上了。)

 

冰清菡萏(晶晶):

原来,也很不理解度众生是报众生恩,现在有知觉了。原来,总以为大家说“佛说一个擦肩而过要用500个回眸来换”是个传说,现在觉得这没准是个真事呢!

 

叶子:

一个擦肩都是众生度我呀,难得难得!好一个因用觉而明!呵呵!明白了!谢谢!

     

关于相

 2011年11月24-27日(微博)

 

周承松:

云是天边水,水为地面云。云水本同性,强把名相分。(钟离权仙翁)

 

江雪:

因执生相,执破即诸相非相。

 

叶子:

相非因执而生,是根尘识作用后产生觉受并安立的名言,可以理解为心若抓住这个名言不放,就是执。相永远都会有,都在那里,能改变的是对它的称呼,但可以断开的是心对相的执著。

 

江雪: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叶子:

经查此句出自藕益大师的《弥陀要解》,主要阐述实相本体真心,堪称经典!但我认为实相与相(事相)是不同的,“实相”如大师所说虽有但无法言明只能形容之,而“相”则是如尘般变化无常缘生缘灭幻起幻落,常被赋予很多“不真”的名言,心若取其中之一为真,即是执,是执于其显现的幻相。

 

江雪:

临济祖师云:“名句不自名句,还是汝目前昭昭灵灵,监觉闻知照烛底,安一切名句。”由是思想、语言、文字的内容无不出自个人的情执,故与安立的名句无关,况文字只是工具而已。俗语说相随心生,或心生法生,那相又怎会永远都在那里呢?

 

叶子:

自己对相的表述实在不够周圆,本意非指某一相永远在那里,而是指任何时候总会有各种相由心生而存在,不断生生灭灭,通常以己情去执取其中一部分。我尚在初学,权当与您探讨而已,相信理辨亦是思考圆融的有益补充。

 

周承松:

因执生相者,所生为“名相”,即意识所安立的遍计所执“名言相”。从过程来讲,是根尘识作用后刹那之间的名言安立(“想蕴”),然后往往便是进一步的攀缘执取心行(“行蕴”)或言语、动作。这就是众生的境界或习性。平素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喜等皆以此执取习性为基础而进行。

 

周承松:

至于“实相”,缘起万法的实相皆为空性,都缘生缘灭无自性可言。这是最直接的观察抉择,人人可为,但要长期串修才能生起定解。另外,从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智慧、不同状态的五根等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可知,诸法无自性,所有的认识皆由众生各自的五蕴主要是心所造。

 

周承松:

至于“自性实相”,或曰不可说,或曰当下即是,皆可。不可说者,非凡夫执取心所能臆知,故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当下即是者,从没有离开过这个,故谓“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这么说好像比较玄,其实具体到实修方面,只要时时保持慧观觉照,并坚持依所学佛理反复观察思悟,久久自明。

 

都不错,努力!

     

(下面特附上2011年12月1日周老师在网络道场与龙象菩提的一段相关对话)

 

龙象菩提(周向阳):

……离尘合觉。背觉合尘,则发尘劳,有世间相。

 

周承松:

“离尘合觉”如朗日,“背觉合尘”如雾霭。

 

不过,要问一句,何为“世间相”?用自己的白话来说一下。

 

龙象菩提(周向阳):

世间相,即大千世界:包括我以及一切众生与物质,并非仅指物质世界。

 

周承松:

“相”即“想”也,取相成想,是为想蕴。

 

如能安住本觉,心无分别(即不执),则无世间相。想蕴之想即是分别安立之义。这是从观心法门的实修角度而论。

 

龙象菩提(周向阳):

好。谢谢。阿弥陀佛!

 

周承松:

刚才说的“取相成想”的取,是“执取”的取。

 

何为“执取”?不明缘起法的空性(性空)义,执以为实(具有自性),是为执取。这样是不是更明白些?

 

见缘起法之“相”生实有想(此为习惯性地刹那生起),为执取。以正智照破习气,见相不生实有想,更不生贪着等念,则是“无世间相”。刚才说了,“相”即“想”也。这么说应该能真正明白了吧?

 

“无某某相”等语,并不是见也不能见之义啊!否则,即有大谬。比方说,我们燃灯或以香花茶果等供佛,难道佛就看不到这些世间之物吗?那当年佛陀在世时,又如何接受众生的供养呢?而且,佛也应该看不见众生啊,那又如何给大众讲法呢?难道弟子在南,佛对北讲?可见啊,“无某某相”是心不因相而执取的意思。

 

大家善思维之。

 

我执

2011年11月28日(微博)       

 

叶子:

有时候温柔的言行并不代表爱心,愤怒的言行并不代表憎恨,沉默的言行并不代表不知道态度和真相,虽然这些态度和真相总是藏在修饰得最温柔的语言背后。然而,我们总是要给予别人修正的机会。或对或错或受或报,已是过眼烟云而已。大悲咒前有偈云:“真实语中宣密语,无为心内起悲心。”密从真实语中来,悲从无为心中来。当切记!

 

周承松:

也要别人给予自己修正的机会。(人)我执即是烦恼障,换言之,我执即是烦恼之源,菩提之障!

 

叶子:

您说得是,总是过多地考虑了您呀我呀他呀什么的,终究问题还是在我执上,执于自己的认知,执于这个我本身,所以才一念失了菩提心失了悲心。

 

周承松:

能这般认知尚好!

 

关于实相

2011年12月(邮件)             

 

(叶子注:以下是2011年11月底12月初,与周老师“关于实相”的几次往来邮件。周老师采用在原文上批改的方式回复,我也在批改的内容中继续写上自己的理解。)

 

周承松: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凌晨,在原邮件上直接回复。

 

在收到兜率的文件之前,刚好把《忏悔的理论和方法》那本书读完了,将近结尾的地方有一段佛陀开示阿阇世王破罪的阐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到现在还在回味,打算把它摘录到博客上。收到文件后,看到要求是对您增加的那句话谈我的理解,一时不知从哪处入手为好。后来静思时突然想起书中的那段开示,觉得在理上有相通之处,所以写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那段开示的思路,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而今天,在看兜率整理的文件时,刚读到关于实相这部分时,突然觉得自己的思想向前跨了一步,之前好像有点明白又似乎不太明白的地方,或者时而懂时而不懂的地方,通过几次反复阅读,意识到自己对实相这部分内容的领悟应该是加深了,开始摸到一些东西,一时还无法说出来,还需要再去实证一下,呵呵。因此,突然发现,上次问您的三个问题,至少有两个我可以简单回答了,一是“佛与佛之间”可以理解为无高下优劣之分,无分别就是要表述平等的意思;【周(11.28):众生皆佛,佛性皆同!】二是今天突然冒出一些领悟,让我体会到这句话的加持力可真大啊,我甚至在想究竟什么是加持力(我的理解:受到加持就好像拿到一把钥匙,去解救和释放被重重心识围困的自性,一层层的心识的围墙可能上了无数的锁或设计了无数的密码,而一把钥匙至少能打开其中的一个或一些锁,总有一天能打开所有的锁,但是这是由外而内使劲,自己的观心呢,便是由内而外地使劲啦,内外呼应,那速度一定是快啦!),而且我找到了怎么调整他的文件内容的思路了,并且打算把他没做完的工作补充上,把对应的时间和文章加上,既然整理了,就越完善越好,也有助于读的人。关于神通游戏究竟是怎样的,那我先留在心里慢慢想想啦。

 

整理文件时读到实相的体会:

 

“无自性者自性空,性空即是诸法之实相”这句明白了,万法都无不变的自性其性本是空,这空就是万法具有的实相(本质,原本的存在状态),而这实相便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真理。还有这句“缘起法=无自性=性空=实相=空性=缘起法,这就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周(11.28):“有”的本性即自性为空性,有即是空;空性通过无自性的“有”而显现,空即是有。并无离开“有”之外的空性可得。以金器(喻有)和金(喻空性)作比方来说,则金器即是金,金即是金器,二者不可分离,离金无金器,离金器无金,即二者“不异”。这就是心经所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对空和有可以体会明白了,观心时自然而然显现的具有常乐我净的自性是空也是有(“有”用我自己的话描述,好像是在起作用的意思),也能体会到,那么,这个空也是实相吗?那这个实相不又成了有自性了嘛,要怎么去想才好啊,我绕不出来了……【周(11.28):不是给您讲过“心要”了吗?真如自性非世俗所言的空、非世俗所言的有,这就是非空非有。常放光明、常起功用是非无,摸不着、道不出是非有。但是,非无不是世俗的有,非有不是世俗的无。同时,可做魔可做佛即无自性,亘古不改、历劫不坏、本自无染则是常乐我净。可意会而难言传,为离二边的不可思议处,就是说不能用世俗的分别心来思议它。】

 

“我们的如来藏实相则是空性和光明,历劫不改,本自清净,并且能生万法”,这句里实相为何可生万法还不太明白。

 

“禅者证得无始本净的如来藏心后,转起智用,狂心顿歇,分别念灭,则万法皆空,也万法皆净”这句给我的感觉最深。其中转起智用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理解是:当不再一念念地去执取相时,自性、空性就显现,心便可以“客观”地把那些识(非妄念的部分)融会贯通,进而思悟、理解、关联。转化内心从执取识(或相)变为圆融这些识(或相),比如把学到的知识、总结的经验、对事物的看法等这些识(非妄念的部分,无分别的念)圆融到一起,建立关联,智慧因此而得到成长。如果这样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我真的打通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很多很多年的自己思维上的问题,看到了以前那种自以为是的执著多可笑,而真正的智和知见(非妄念的部分)又多么贫乏,大概用认“识”成智来形容比较恰当。您知道吗,想到这里时我有多开心,嘻嘻!!【周(11.28):有没有智慧,学佛的人自己是可以知道的。】后来又想到,为何社会上有很多人并没有学佛,但仍有出众的智慧,也许他们会有一些执著心,可能由于并没有强烈地执著于那些识,尤其是与妄念有关的识,而且又圆融了很多世间知见,所以仍能显现出智慧和光芒。呵呵,我是不是又想得远啦?【周(11.28):智慧也要分,有世俗所谓的智慧,即世间智慧,有出世间的智慧,即明悟实相的智慧,后者才是佛家所重的智慧。但世间智慧也要以白业为基础才行,简单说就是业障(黑)轻一些、善业(白)多一些的,智慧自然就高一筹,虽不究竟,不出分别念的范围,可也都是自性的作用。如果能在此基础上修持佛法,就有可能通达无我法,显发“出世间”的智慧之光。可惜的是,一般人都落入分别念的所谓智慧罗网中而难以出离,当然就无法证悟实相智慧啦。二者一地一天,一轮回一涅槃。】

 

还想到仪轨中四无量心的舍无量所对应的“弃爱憎住平等”:并不是要放弃或拒绝爱憎等方面的心和行为,而是要不再执取、分别与之有关的识,此时爱憎,下一时便能放下,应时应境而起心而放下,当下不再分别时,就处于一种平等中。接着,又想到了婆子烧庵里面的和尚,他放弃了爱憎的心,变成了没有活力(活动)的心,便修成了枯禅。

【周(11.28):爱与憎也是有标准的,当爱可爱,不当爱而爱则需戒。当憎可憎,不当憎而憎也需戒。爱者爱十善业,憎者憎十恶业,则是真爱真憎。如果您说的此时和下一时,是做不到时的做法,属于修行的过程,也对。如果您的意思是指爱朋友、爱伴侣、爱父母、爱晚辈、爱道友、爱风景等等,爱过便了,潭不留影,水面无痕,空中无鸟迹,那当然更是对的。菩提心是爱,慈悲是爱,仁也是爱,但要三轮体空才算究竟。不过,和尚不是放弃了爱憎的心,而是一味地拼命压制。暂时压制倒也没错,但还应通过悟解诸法实相而自然去执,在尘出尘安详解脱,并任运菩提心而“大爱”无疆。真那样的话,就是佛来抱佛了。哈哈……此为不可说处!】

 

叶子:2011年12月3日(星期六)晚上9:51

 

“无自性者自性空,性空即是诸法之实相”这句明白了,万法都无不变的自性其性本是空,这空就是万法具有的实相(本质,原本的存在状态),而这实相便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真理。还有这句“缘起法=无自性=性空=实相=空性=缘起法,这就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周(11.28):“有”的本性即自性为空性,有即是空;空性通过无自性的“有”而显现,空即是有。并无离开“有”之外的空性可得。以金器(喻有)和金(喻空性)作比方来说,则金器即是金,金即是金器,二者不可分离,离金无金器,离金器无金,即二者“不异”。(叶 12.3:我理解为:以金制作金器便如在空性生出有,生出万法。生出的万法是缘起法,无不变自性,自性空,生出万法的那个东西也是这样的。它们在本质上也无不同。还有,对自性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原来认为对自己来讲应该有一个内在的空的性地,突然觉得不是这样理解,我这个自己本来就是假身是性空的,又何来地方再去放一个空的性地呢,应该还是执著于这个假身了,好像当成一个盒里放了一个叫空的东西一样,当这个叫“性地”的东西与假身没有了相对的位置感后,就不存在内和外的问题,其实等于说,它们没什么关系吧,只是由于在用这个假身,看上去好像很有关系一样。)这就是心经所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对空和有可以体会明白了,观心时自然而然显现的具有常乐我净的自性是空也是有(“有”用我自己的话描述,好像是在起作用的意思),也能体会到,那么,这个空也是实相吗?那这个实相不又成了有自性了嘛,要怎么去想才好啊,我绕不出来了……【周(11.28):不是给您讲过“心要”了吗?真如自性非世俗所言的空、非世俗所言的有,这就是非空非有。常放光明、常起功用是非无,摸不着、道不出是非有。但是,非无不是世俗的有,非有不是世俗的无。同时,可做魔可做佛即无自性,亘古不改、历劫不坏、本自无染则是常乐我净。可意会而难言传,为离二边的不可思议处,就是说不能用世俗的分别心来思议它。】(叶 12.3:我在分别心方面再琢磨琢磨。)

 

“我们的如来藏实相则是空性和光明,历劫不改,本自清净,并且能生万法”,这句里实相为何可生万法还不太明白。

 

“禅者证得无始本净的如来藏心后,转起智用,狂心顿歇,分别念灭,则万法皆空,也万法皆净”这句给我的感觉最深。其中转起智用又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理解是:当不再一念念地去执取相时,自性、空性就显现,心便可以“客观”地把那些识(非妄念的部分)融会贯通,进而思悟、理解、关联。转化内心从执取识(或相)变为圆融这些识(或相),比如把学到的知识、总结的经验、对事物的看法等这些识(非妄念的部分,无分别的念)圆融到一起,建立关联,智慧因此而得到成长。如果这样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我真的打通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很多很多年的自己思维上的问题,看到了以前那种自以为是的执著多可笑,而真正的智和知见(非妄念的部分)又多么贫乏,大概用认“识”成智来形容比较恰当。您知道吗,想到这里时我有多开心,嘻嘻!!【周(11.28):有没有智慧,学佛的人自己是可以知道的。】后来又想到,为何社会上有很多人并没有学佛,但仍有出众的智慧,也许他们会有一些执著心,可能由于并没有强烈地执著于那些识,尤其是与妄念有关的识,而且又圆融了很多世间知见,所以仍能显现出智慧和光芒。呵呵,我是不是又想得远啦?【周(11.28):智慧也要分,有世俗所谓的智慧,即世间智慧,有出世间的智慧,即明悟实相的智慧,后者才是佛家所重的智慧。但世间智慧也要以白业为基础才行,简单说就是业障(黑)轻一些、善业(白)多一些的,智慧自然就高一筹,虽不究竟,不出分别念的范围,可也都是自性的作用。如果能在此基础上修持佛法,就有可能通达无我法,显发“出世间”的智慧之光。可惜的是,一般人都落入分别念的所谓智慧罗网中而难以出离,当然就无法证悟实相智慧啦。二者一地一天,一轮回一涅槃。(叶 12.3:这中间的一些差别,我应该能体会到了,很像您之前说过的聪明的人和有出世智慧的人的差别,想来还是不出分别念问题。)

 

还想到仪轨中四无量心的舍无量所对应的“弃爱憎住平等”:并不是要放弃或拒绝爱憎等方面的心和行为,而是要不再执取、分别与之有关的识,此时爱憎,下一时便能放下,应时应境而起心而放下,当下不再分别时,就处于一种平等中。接着,又想到了婆子烧庵里面的和尚,他放弃了爱憎的心,变成了没有活力(活动)的心,便修成了枯禅。

【周(11.28):爱与憎也是有标准的,当爱可爱,不当爱而爱则需戒。当憎可憎,不当憎而憎也需戒。爱者爱十善业,憎者憎十恶业,则是真爱真憎。如果您说的此时和下一时,是做不到时的做法,属于修行的过程,也对。如果您的意思是指爱朋友、爱伴侣、爱父母、爱晚辈、爱道友、爱风景等等,爱过便了,潭不留影,水面无痕,空中无鸟迹,那当然更是对的。(叶 12.3:我的意思是后者啦,呵呵,某些时候已经能做到了。)菩提心是爱,慈悲是爱,仁也是爱,但要三轮体空(叶 12.3: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看空,那为什么还要去做这件事呢?)才算究竟。不过,和尚不是放弃了爱憎的心,而是一味地拼命压制。暂时压制倒也没错,但还应通过悟解诸法实相而自然去执,(叶 12.3:悟解诸法实相而自然去执,好的!)在尘出尘安详解脱,并任运菩提心而“大爱”无疆。(叶 12.3:这是我想要达到的境界,大爱无疆,不是盲目去爱,是用智慧去爱,呵呵。)真那样的话,就是佛来抱佛了。哈哈……此为不可说处!】

 

周承松:2011年12月3日(星期六)晚上11:57

 

“无自性者自性空,性空即是诸法之实相”这句明白了,万法都无不变的自性其性本是空,这空就是万法具有的实相(本质,原本的存在状态),而这实相便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真理。还有这句“缘起法=无自性=性空=实相=空性=缘起法,这就是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周(11.28):“有”的本性即自性为空性,有即是空;空性通过无自性的“有”而显现,空即是有。并无离开“有”之外的空性可得。以金器(喻有)和金(喻空性)作比方来说,则金器即是金,金即是金器,二者不可分离,离金无金器,离金器无金,即二者“不异”。(叶 12.3:我理解为:以金制作金器便如在空性生出有,生出万法。生出的万法是缘起法,无不变自性,自性空,生出万法的那个东西也是这样的。【周(12.3):缘起法当下就是自性空,或者说因为是缘起法,必须依因缘而生,所以并无本有、不变的自性,这就是自性空的意思。只要是缘起法,就不可能离开这个被称为“空性”的属性。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属性。在佛法里,一切事物都缘起而生,所以万法的属性就是空性。很简单啊,任何事物都与其自身的属性是不可能分离的啊。在世俗法中,水与水性,火与火性,人与人性,牛与牛性,怎么分得开?是水者,必具水性。是缘起法者,必具空性!反过来说,若无缘起法,何谈空性?如同若无水,何谈水性?所以二者不异。这么讲,理解起来其实并不复杂。难的是要反复观修,形成定解,以破除执实的习气。不执实,则解脱矣。】它们在本质上也无不同。还有,对自性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原来认为对自己来讲应该有一个内在的空的性地,突然觉得不是这样理解,我这个自己本来就是假身是性空的,又何来地方再去放一个空的性地呢,应该还是执著于这个假身了,好像当成一个盒里放了一个叫空的东西一样,当这个叫“性地”的东西与假身没有了相对的位置感后,就不存在内和外的问题,其实等于说,它们没什么关系吧,只是由于在用这个假身,看上去好像很有关系一样。【周(12.3):身是假,性是真。活时,性身合一;死后,性身分离。但不管生前或死后,都要修才能开悟见性。】这就是心经所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对空和有可以体会明白了,观心时自然而然显现的具有常乐我净的自性是空也是有(“有”用我自己的话描述,好像是在起作用的意思),也能体会到,那么,这个空也是实相吗?那这个实相不又成了有自性了嘛,要怎么去想才好啊,我绕不出来了……【周(11.28):不是给您讲过“心要”了吗?真如自性非世俗所言的空、非世俗所言的有,这就是非空非有。常放光明、常起功用是非无,摸不着、道不出是非有。但是,非无不是世俗的有,非有不是世俗的无。同时,可做魔可做佛即无自性,亘古不改、历劫不坏、本自无染则是常乐我净。可意会而难言传,为离二边的不可思议处,就是说不能用世俗的分别心来思议它。】(叶 12.3:我在分别心方面再琢磨琢磨。)【周(12.3):找一找听讲心要的感觉就行,讲了两次了,应该时时回忆才对,这叫“忆”持不忘。这可是比千两钻石还贵重的啊!】

 

…………

 

还想到仪轨中四无量心的舍无量所对应的“弃爱憎住平等”:并不是要放弃或拒绝爱憎等方面的心和行为,而是要不再执取、分别与之有关的识,此时爱憎,下一时便能放下,应时应境而起心而放下,当下不再分别时,就处于一种平等中。接着,又想到了婆子烧庵里面的和尚,他放弃了爱憎的心,变成了没有活力(活动)的心,便修成了枯禅。

【周(11.28):爱与憎也是有标准的,当爱可爱,不当爱而爱则需戒。当憎可憎,不当憎而憎也需戒。爱者爱十善业,憎者憎十恶业,则是真爱真憎。如果您说的此时和下一时,是做不到时的做法,属于修行的过程,也对。如果您的意思是指爱朋友、爱伴侣、爱父母、爱晚辈、爱道友、爱风景等等,爱过便了,潭不留影,水面无痕,空中无鸟迹,那当然更是对的。(叶 12.3:我的意思是后者啦,呵呵,某些时候已经能做到了。)菩提心是爱,慈悲是爱,仁也是爱,但要三轮体空(叶 12.3: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看空,那为什么还要去做这件事呢?)才算究竟。不过,和尚不是放弃了爱憎的心,而是一味地拼命压制。暂时压制倒也没错,但还应通过悟解诸法实相而自然去执,(叶 12.3:悟解诸法实相而自然去执,好的!)在尘出尘安详解脱,并任运菩提心而“大爱”无疆。(叶 12.3:这是我想要达到的境界,大爱无疆,不是盲目去爱,是用智慧去爱,呵呵。)真那样的话,就是佛来抱佛了。哈哈……此为不可说处!】【周(12.3):以后的功课中会有关于菩提心的安排,今天不讲了,再说。关于地藏经,我还要安排你们做功课,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回忆一下经文内容看能不能体会出来。】 

 

事障

2011年12月12日(对话)    

(叶子按:遇到了一些事障,自己解不开,周老师一步步开解。)

 

周承松:

人总会遇到一些事,如果方便就找人聊一聊,不方便的话就想开些,自己有所取舍吧。人生就是这样,坦然面对,不去抱怨,该如何就如何。

 

菩提心和出离心要双运。这就是悲智双运!

 

周承松:

越修行,碰到的问题可能就越多,未必是坏事。《微博语屑(二)》里谈过“障难”的问题,可不是随便谈的,那是在提前敬告大家。

 

其实,只要专注于所修,一个人也会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去面对并解决自己的问题。

 

人生如幻,借假修真。祝安乐自在!!

 

叶子:

看到您的留言,又忍不住哭了……

 

想了想,突然觉着自己不能继续这样被干扰下去了,真的很累,也耗费不起年华了……

 

周承松:

不要追求完美,是什么缘就随什么缘。

 

人要有希望和追求,但也没必要对他人或外界祈盼过高。总的来说,让自己喜悦,就感恩;否则,就随缘。

 

周承松:

如果不想继续被干扰而要改变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诸法无自性嘛。

 

有了智慧就知道该如何做了,眼界要开阔。

 

叶子:

自己凡事愿意随缘,顺其自然,可始终得不到理解和认同,还被要求做这做那,总受到打扰,感觉心里烦。真希望早早获得智慧!

 

周承松:

您要知道,每个人的自由生活权任何人都无权干涉!这是最基本的权利!他人可以建议,但无权干涉。就算夫妻,都不应该干涉对方的自由和信仰等私人空间的事,其他人就更不应该也更没资格了。

 

如果有人自己觉着在关心别人,却给人家带来痛苦和烦恼,那就是说明错了,就只能改变。这样大家都可以上岸,否则就都在地狱。

 

2011年12月13日(对话)

 

叶子:

既不盲目地用语言或情绪反抗,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然,对彼此都不好。

 

周承松:

关键要知道:自由自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权利,别人没有权利干涉,不管什么用意或以什么名义。

 

为保证能正常地生活,一定的个性是要有的。否则的话,自己就是傀儡。但是,又没人能为自己的未来担保。那这种干涉就没有任何价值,就应该抛弃。

 

叶子:

我就是太软弱了,以致于走了很多弯路。

 

周承松:

还是认识的问题。真正明白了没有任何人能保证自己的未来和解脱的话,自然就能跳出来。

 

叶子:

谁也保证不了的,除非自己向前走。我就是走得磕磕绊绊,每次想向前迈一步都觉得难,有很多牵扯。

 

周承松:

什么牵扯?不管它就完了,这种将自己的无知强加到别人头上的做法本身就不对。

 

再说,就算是一家人,谁能管谁一辈子啊?父母还不是管不了自己的孩子?还不是到时就走了,把家人都撇下?

 

叶子:

很多人都还认识不到这点。

 

周承松:

有的人呀,一辈子都认识不到。

 

所以啊,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最稳妥,这也是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叶子:

嗯,从今以后,要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

有些家长会认为如何如何做是为孩子好,是对的,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当想到这一点时,一般人又会觉得很不忍心违背他们。

 

周承松:

完全可以理解,但不忍心的结果,往往就是大家都毁了。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包括家长。而且,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跟孝顺一点不矛盾。比方说,如果因为顾及父母的态度而不学佛修行了,那不是孝顺,而是随顺了无明,也是在助长无明和愚昧,一家人都完全失去了解脱的胜缘,那就不是善业。

 

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何况两辈儿人。

 

对父母在其他方面多关心,功德多回向,那他们就是世上最幸运的父母。

 

家里有修行的孩子,可是烧了高香。

 

当然,双方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婉转,要灵活。

 

叶子:

您说的太对了,只有眼界放开,才知什么是真孝。

 

周承松:

一人得道,九玄七祖皆得超升。

 

叶子:

这么大的功德啊!!

 

周承松:

即使他们现在不知道,等走的那天也会明白,所以不用着急非要家人现在就得懂。

 

叶子:

我也这样想的。

 

周承松:

当年地藏菩萨只是发心,作广大供养,就可以超度在地狱的母亲和其他的众生。这还没得道呢,那得道呢?一对比就可以想象了。

 

所以说啊,在这类问题上,不要随顺他人的迷惑无知,要有智慧,该果断处就该果断。家人现在不理解不要紧,将来自得大利。

  

叶子:

明白了!

 

道场功课与菩提心

周承松:

那就这样,做功课去吧。

还有,每天有时间的话,做完道场功课,其他的学习功课也要多用些时间。没时间的人那是没办法。

 

叶子:

嗯!好!

 

周承松:

看东西不在多,在精,在与修契合。

 

叶子:

是!

 

周承松:

如法做道场功课,心会打开。后面还有很多的功课,菩提心也会专修。

 

叶子:

明白啦,您考虑得可真长远。

 

周承松:

一年嘛!(注:实际为两年,后面的人则是两年半到三年,时间更合理。)

 

叶子:

哈哈,一年集训之后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啦,很激动呀。

 

叶子:

道场的事兜率可是真上心呀!

 

周承松:

是的!

 

叶子:

您也是费了很多心呢。

 

周承松:

真是!

 

叶子:

看得出来呢,11日的那些内容(叶子注:指2011年12月11日老师发布的《大乘光明正觉禅释义释》和《大乘光明正觉禅精舍功课规划与要求》),真是句句发自真心实意,愿大家都能珍惜您这份苦心!

 

周承松:

随缘吧。这样的专修辅导,我觉着这一生当中大概只有这一次吧。(按:其实还在继续。)

 

周承松:

资料和过程留下来,你们也可以辅导后来者。

 

叶子:

如果有来生的话,每一生都跟着您学习。

 

周承松:

呵呵,好啊,一起行菩萨道!

 

周承松:

大家是火种!所以都要认认真真地修!

 

叶子:

一定!

 

周承松:

您是从最基础的开始,次第井然,经验心得以后就可以供他人借鉴。

 

叶子:

嗯,我也有此想法,只是总觉得时间太少,有些想法一闪就过了,真的好想将心情渐进的过程记下来。

 

周承松:

呵呵,可以每天记修行心路。不用多,几行几句就行。

 

叶子:

嗯,尝试着开始这样做,哪怕先写在微博上,呵呵。

 

周承松:

写在本上更可靠些。觉着对别人有帮助有启发的,就可以发到微博上。

 

叶子:

也好,准备个本本随身带着,有的想法会在不经意间冒出来。

 

周承松:

有些博客和微博,观点经常不对,谁要是乱看而认同了,那就被误导啦。

 

叶子:

您考虑得周到,我会谨慎的。

 

周承松:

所以啊,我不大主张把微博变成修行日记,除非他完全确定!

因为微博毕竟是公开对大众的,不管有几个粉丝。

 

叶子:

以我现在的基础也不敢乱写呢。

 

周承松:

公开的东西,下笔须极其慎重。这是对人对己的负责任态度。

 

叶子:

这点您很早就跟我说的,记着呢。

 

周承松:

当然,内部讨论除外,那要畅所欲言。

 

叶子:

知道啦,呵呵。

 

周承松:

好啦,到这里吧。《释义释》除了功课,尚需用心思悟。

 

叶子:

那您早点休息!!

 

周承松:

好。

 

叶子学佛对话录(三)之二 (2012-04-17 21:03:14)

标签:周承松 自性 妄念 相 实相 菩提心 我执 空性 自主 地藏经

 

2011年12月26日(对话)

法化报三身与不二圆具

叶子:

老师,我在作业中写的“所谓法身是指本体,报身则与智有关,化身则可理解为应机而化现的意思”,这句话是否妥当?尤其是报身这部分我的理解很模糊。

 

周承松:

有将智称为报身的说法。六祖曾这么讲:“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可见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着眼于不同的层面,往往就会有不同的表述。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自性具三身。

 

叶子:

觉得上面提到的“智”可能不算是圆满的说法,不过自己只能理解到这一步。

 

周承松:

也不能那么说,六祖的话不可能不圆满。我说了,角度不同。

 

性智不二,不能分开。智是一体,或一体皆智。

 

既然可以将空性、光明、大悲分别命名,那性、智、行当然也可以。

 

我在文章中也讲过,六祖的一些说法往往同传统经教有别,但确是大成就者的自性流露。

 

叶子:

其实我确实对不二圆具的理解不到位,想过,没想出来,就放过去了。

 

周承松:

不二圆具嘛,比方说,水与水性就是不二圆具。金狮子喻中,金与狮子也是不二圆具啊。

 

周承松:

您也可以将空性配性,光明配智,大悲配行,道理一样。

 

如果您要说本体的话,那本体本身就是空性和光明,即性智一体。所以,不好将本体和智放在一起再作区分。(注:最后一句是针对叶子的作业而讲。)

 

叶子:

明白了,等于把本体给割裂开了。它们本就是不二圆具。

 

周承松:

明白就好,不必深究。

 

叶子:

嗯,知道啦!就先当作是看过的内容,算是熟悉了,但因为还不太懂就不深究了,不然又把思路带跑啦。

 

叶子:

兜率和冰清菡萏都提到体、相、用,应该有共同感悟之处吧,我对这个比较陌生。法化报三身就把我弄糊涂了,又出来三个不知如何对应。

 

冰清的很多思路想法与我想的很像,只是真没她那功力能说得那么细致和周到,看得我直点头。

 

有关《地藏经》的问题

周承松:

嗯,是的!您一般诵一遍《地藏经》要多长时间?

 

叶子:

好久没诵了,今天加仪轨大约用了90多分钟。

 

周承松:

经文本身呢?

 

叶子:

70分钟,除非状态特别不好,我现在一般不会超过70分钟了。

 

周承松:

嗯。现在我问您,什么样的做法可以消除五无间重罪?什么样的情况下,虽然可以消业,但要除五无间?

 

马上答,不要翻书。

 

叶子:

您是说用《地藏经》的内容回答?

 

周承松:

当然啦,您不是诵了一百多遍吗?

 

叶子:

这个……好像五无间那部分没有提到怎么消除重罪……我一时想不起……

 

通过供养佛像、念诵、塑画形像、建造塔寺、布施等可以助人助己消业,但消不掉五无间罪。

 

周承松:

还有,地藏菩萨都度了哪些类众生?

 

叶子:

天、龙、人、鬼、地狱众……所度人天,不可限量。

 

周承松:

还有呢?

 

叶子:

按类分的话想不到其他类了,有菩萨,但他们是提问的,算不算度了呀?

 

周承松:

对于发大乘者,地藏菩萨有什么帮助?

 

叶子:

供养地藏菩萨,安净水于菩萨前,一日一夜求服之,慎五辛酒肉,三七日内念其名,菩萨于梦中现无边身,授灌顶水,其人即获聪明,所学一历耳根便不忘记。

 

周承松:

还有,什么样的人下五无间地狱?

 

周承松:

另外,都有哪些大菩萨赞叹地藏菩萨?

 

周承松:

都答不上来吧?

 

叶子:

不孝父母甚至杀害父母者;在寺庙内行淫欲者;出佛身血者;违背戒律,欺诳白衣者;偷盗常住财物者……

 

叶子:

能答,最后这个问题我还背过呢,现在给您说。

 

叶子: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大辩长者、阎罗王、主命鬼王……忘记了。

 

周承松:

那也不全啊。

 

叶子:

我都没有反问过自己……做得还不够。

 

周承松:

还有,经中主要提到了哪些消业的方法?

 

周承松:

回向与不回向有什么差别?

 

叶子:

回向是助冤亲债主消业,他们业障减少了,早日脱离苦难,就会减少对自己修行的干扰。

 

周承松:

哼!只能得30分。

 

叶子:

我也觉得答得太差了!

 

叶子:

再诵经时我就带着问题去诵。真的没有如此细地思悟过,地藏经讲记中关于您的问题也没怎么提到。

 

周承松:

好啦,要用心去诵。

 

叶子:

嗯,我记下了!真是无颜面对您呀!

 

上师如火,事师最难

2012年1月5-6日(对话)

 

叶子问了一个关于师与友的问题。

 

周承松:

一般不要将佛学方面的“老师”看作世间朋友。看来您还没真正明白师之义。跟您讲过“师如火”,意思是说要带着恭敬的心去亲近。否则……

(叶子注:老师此处是指曾经讲过:“密宗有一句话,‘上师如火’,大意是太远够不着,得不到加持,太近则容易被烤着,所以要既亲近又恭敬,不能不亲近,但也绝不可因为亲近而失了恭敬。”)

 

叶子:

老师,我已明白了“师如火”之义。我感觉自己一直都无法处理好“亲近”的问题,从来都是远近无序……

 

周承松:

如果把老师当(变)成普通的世间朋友,那就意味着您失去了您的老师,因为我们对世间朋友绝不可能那么恭敬。在我们的心还没有真正生起绝对的敬信,在我们的心还没有真正平常平淡下来之前,千万不能把老师看做世间朋友。就我自己现在的心境而言,跟我的老师做任何事都不影响我的恭敬和感恩,都不影响我的信心。见我老师做任何事,听我老师说任何话,也同样都不会对我的敬心信心有负面影响。但你们至少目前还不可能做得到。所以说,要去亲近火,否则得不到益处。但是要保持一定的恭敬距离,否则不自觉生起的我慢等心,同样会令您得不到甚至失去已得到的益处。要把握好度。宗喀巴大师也说,事师最难

 

周承松:

对我来说,我从来不会把老师当成一般的好友。

 

周承松:

如果老师要责骂我,很难想象我会去辩解,甚至争论!对我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虽然老师基本上也没说过我什么。

 

周承松:

如果有人问:

老师都不是好友,那还有谁是?亦师亦友嘛。

那我的回答是

呵呵,师即佛,您跟佛是好友否?

 

老师附上与兜率的对话:

周承松:

……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信心,没有把自己放低是主因。求法应该跪着求,将双手高举过顶,甚至全身匍匐在地,而不是坐着求或站着求,那是假求。假求者根本不懂法的尊贵,究其原因还是缺乏渴求解脱和菩提的愿心。如果能像沙漠中求水那样来求法,怎么可能学不好?没有敬信就做不到凛然,就不是法器,师父(老师)给再多的教授,也会很快漏光,那岂不是白白浪费师父(老师)的智慧和宝贵时间?这是极大的罪过啊。

 

如果不能将老师看做需仰止的高山,就别跟人家学。老师可能会将学生当朋友,但学生万不可将老师看作普通朋友,那样是过高地抬举自己,也是在损自己的德行,除非二人互有所长彼此交流,或另有其他特殊渊源。如果是因为老师的道和德不够,不足以让自己弯腰的话,那就赶快换,再往下学不可能真受益,虚耗光阴而已!

 

周承松:

上面这段是此前对兜率说过的话。贴上来是希望有助于您理解刚才所讲。

 

敬与信

2012月1月7日(邮件)

 

叶子:

从第一次读您的文章起,已朦胧意识到这将是一条很漫长的路,至少与此生的余生有关,而且从直觉上就相信您会是那位带着我走上去的人。有时会回过头去看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才意识到各种缘已具足,走上(学佛)这条路几乎成为必然,也无回头路可退。只是,许多日子以来对自己从心态到状态等各方面表现并不满意,总是显得那么差强人意。我相信您所说的是对的,至少在学法求法的过程中绝不能以友之心对待师,要接法、容法必须要让自己有卑下心,从身到心都要低下,在慢心作祟时甚至可以强制去放低,从身敬带动心敬,心敬指导身敬。也许离真正如法做到还有距离,但您讲的理我已明,就应能指导自己身体力行了。

 

周承松:

每个人的我慢,没有任何存在的道理,想想看凡夫俗子轮回不休,有什么可值得自己去慢的!任何法,包括一言一句都是诸佛菩萨历劫所修证,也是先贤费尽辛苦以极大诚心所求来,所以如果有对法的慢心,就说明还根本不懂得法的珍贵,进一步说还是没有真正生起出离之心、解脱之心、菩提之心、成佛之心。要是能将法视同无际沙漠中唯一的水,相信心态就会不同,再将传法的人视作赐水的人,相信一定会感恩戴德、至诚珍重。另外,我们就是在滔天浊浪中快要淹死的人,法就是于千钧一发之际驶过来的救命船,传法的人就是那将船划过来的人。能这样想,能不断这样观想,心态就会逐渐改变,改变的快慢则取决于猛利程度。

 

努力修行吧,尽量每天多用时间在功课上面。

 

2012年1月8日(对话)

忆持不失

叶子:

还有些新的想法,不过时间不够还没回复您。

 

周承松:

没关系,希望能保持稳定的情绪以利于精进,否则断断续续的话,很多所谓的“开示”就都白讲了。不能像黑瞎子掰玉米。

 

叶子:

繁杂事一多就有些力不从心,会尽力坚持的。

 

周承松:

要能忆持不失!

 

叶子:

我想把您教的一点点转化成自己的,就不会再丢三拉四忘记了。

 

周承松:

转化成自己的需要很长时间。记不住的话,就应该把每次交谈都做一下整理。这样就可以时时忆起琢磨体悟。

 

一日一修

周承松:

这两天是不是没怎么修法?

 

叶子:

是!这两天修得不好。

 

周承松:

最好不要这样。有事就提前安排好!

 

周承松:

晚上有事的话,可以把修法安排在早晨。反之,就在晚上。修完该修的法,忙别的事心里也踏实些,并且还能在充实、安定、祥和的状态下做事,更不容易摇动。

 

叶子:

您说得是,这点我做得不太好。

 

周承松:

再怎样,《释义释》也该诵一遍,再诵若干遍地藏菩萨圣号,然后回向。这是“目前”每天早晨最基本的简修。

 

周承松:

这样心里会比较安定,二六时中也能接得上。

 

叶子:

那我就尝试早上做一个简修,时间够的话就全修一次。晚上再做一次。

 

不过最近事多,精力有些不够,有点儿累,呵呵。

 

周承松:

早晚都要用功,一般在上班的情况下,一次简修,10分钟左右,一次按功课要求的完整长修。至于哪个放在早晨哪个放在晚上,那就根据每天的具体情况来定。

 

叶子:

嗯!好的!

 

周承松:

简修如果再没时间,那也得专心念七遍“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七遍“六字大明”,再加上最短的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前面的清净等咒也能诵当然更好。

 

叶子:

我一定争取时间按您说的做。

 

周承松:

这样的最简之修也就三两分钟而已,是在特别忙特别不方便的情况下(注:此处是指旅游期间)所应完成的最起码的功课。当然,这是在静中或立或坐,专心恭敬而诵,与外出后的动中诵不同。

 

叶子:

是在静中做的,如同在正式功课那样。

 

周承松:

一天的两修,明白道理就行,自己灵活掌握。

 

叶子:

嗯,道理明白了!先如法去做,慢慢一定会有理解和感悟的。

谢谢您又做了详细的开示!

 

2012年2月15-17日(邮件)有删节

回忆回味与观心

2012年2月15日

前略

叶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确实能从第三者角度看自己,有时候自己参与了一件事以后,好像还可以跳出来看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其实也是有点奇怪。以前没怎么当回事,最近感觉这一点比较突出,以至于心开始不稳,有些游移甚至有点烦躁起来,找不到专注点。不过现在明白啦。

 

周承松:

嗯,您还是没听明白。从第三者的角度看自己很容易,实属平常,而且也应该经常这么做,这样才能看清自己。这属于回忆回味,不奇怪。在当时您只能做到觉察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基本上也是念方知,只不过有快慢之别。现在应该懂了吧?

 

叶子:

意思是在起心动念时,当下这一念时,是不可能再从第三者角度观了,似乎应是要么观在心上,要么观在念上。如果能以第三者去观某一状态,等于说已经脱离了当下去求某个境了,就是心跑了,没有看住,可是大大的失败呀。我这样理解可以吗?

 

周承松:

没什么失败不失败的。其实这里面的道理您应该很清楚,并没有超出以前所讲的范畴。

 

您说“有时候一件事自己参与了以后,又好像可以跳出来看自己当时是怎么做的”,这不就是我说的回忆、回味、回想吗?

 

而我讲的“在当时(念起的刹那)您只能做到觉察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就是在描述实际的经验状况吗?这句“基本上也是念方知,只不过有快慢之别”不也是事实吗?这里面没什么道理呀,就是给您分析了一下实际观照的情形,跟以前的讲解,没有任何不同。

 

至于您说的“如果能以第三者去观某一状态”,那其实都是在事后或念后所起的心念。稍微详细分析一点的话,就是念起您知(有快慢之别),紧接着或事后再回忆方才起的心念或言行,那就属于回忆。您把这个过程放慢些就能看得很清楚了。要是您说,在当时我就能以第三者的眼光来看自己,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当时您的心念在不停地转换,一会儿专注于和别人的沟通(做事),一会儿又从沟通里跳出来,回过头来观察自己的言行和念头,一会儿又回到所做的事那里,这样不断地转来转去,只因为这种转换都在极快的刹那刹那之间完成,所以您就以为是个持续的过程。

 

您说的“等于说已经脱离了当下去求某个境了,就是心跑了,没有看住”,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反观自查自省也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纠正或调整自己。普通人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恰当与否,只不过不像修行人那么敏锐罢了。

 

而如果您把“能观”的“觉”看做第三者,把“所观”的“念”当成被观的“您”,您的说法倒也讲得通。可要是如此的话,那不就是简单的观照心念而已嘛。

 

观心法门,文章中所讲已经很详尽了。您考虑得过于复杂,就容易偏离。

 

2012年2月16日

 

叶子:

辛苦您又详细地做了解答,让我更明白了,这念与念之间极快的转换一下就把心给“骗”了,观想上还要再往细了用功才好。

 

修行人的个体差异

2012年2月17日

 

周承松:

…………

另外,您要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修法每个人的领悟点往往不尽相同。就算在某些方面大致相同,但仍然会有快慢上和细节上的差别。至于其他不一样的方面,就更不用说了。这很正常,大家又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怎么可能那么整齐划一呢?

 

跟别人比的是诚敬、信心和精进,不是觉受和境界。这个道理应该不难懂吧?

  

踏实下来,心猿收意马锁,精专于“当下”就是最好的修行。您的问题本不该出现,症结还是急躁和攀比,反思一下吧。要知道作业是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而不是在觉受和境界上攀比。

 

叶子:

让您费心了,是我自己做得不好。见人过,自警惕!见人善,自思齐!我愿意向同修多学习,也多反思自己之过。道理我懂了,真的,会继续如法专修的。谢谢您批评指点!

 

周承松:

那就好。反复强调的“二无”(即一无所执、一无所求),不要当成泛泛之语。

 

好好修吧,简单修。

 

叶子:

嗯,知道您的用心和付出,您为我们做的都记在心上呢。会努力好好修的!

 

初识菩提心

2012年3月2日(对话)

(赵烨前两天在网络道场被老师直言鞭策!)

 

叶子:

周老师,我知道什么是菩提心了,突然一下明白了菩提心是怎么回事了,主要是知道如何行了,呵呵!感谢您的一声棒喝把我打醒了!很开心!

 

周承松:

非常高兴!这个很不容易。

 

叶子:

这回应该不会丢啦,心里明白通透了,就想着怎么学习用好它,那感觉就好像不转的电扇通了电,电流过来了。

 

周承松:

要将心保持住!要时时温习!周末愉快!


本文发表于 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