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73 关于“根基法”实际观修的对话

(2023-02-03 19:59:02)
标签:

关于“根基法”实际观修的对话


 

微博部分:

整个“根基法”的观修过程应该像刻石碑那样,一点一点地凿刻,以至于深入骨髓才行,走马观花得不到任何实际的受用。佛法要修到身上(心上)才可算数,只修到书本上基本没用。(2012-5-6)

  

答佛友部分:

一、江雪观修根尘识的对话

日期:2012-5-6

 

江雪 11:36:28

最近较忙,昨晚抽空写了一篇根尘识的观修短文。早上还没起床,便在琢磨您那天交代注重眼根的修习,心中就一直在思维眼根、色尘、眼识和耳根、声尘、耳识,认为这是最容易迷失心性的两处关键。还在反复思考,您就发表了微博,心里感觉有点奇妙。谢谢您!

 

周承松 11:52:35

反复思考很好,这个要很长的时间才行。 

 

江雪 11:53:26

嗯,我也是最近在打坐时才找到观修根尘识的切入口。

 

周承松 11:53:56

反复揣摩,自会豁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江雪 11:56:47

以前读的,也是表面的一点认知。现在是有点铭心刻骨了。知道只要建立起来正知见,就会慢慢解开心中的一些执著,受用无穷。

 

周承松 11:59:27

能有这种感觉,那就对了。真修进去了,一定如此。

但记住了,要长期熏修,不是几个月的事儿。

 

江雪 12:01:08

对眼根和耳根的认识,源于最近偶尔观察老公看电视而得到的感悟,过几天会写下来。

 

周承松 12:06:08

念念在兹,自然会遇缘开启灵感,这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江雪 12:07:42

当初您让我观修时,我的确不知所措,感觉在捧着一块巨大的香饼,无从下口。经过反思发现,自己打坐的时候心念外驰,因为缺乏定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思维,然后才能逐渐进入观修。

 

江雪 12:09:19

根基法的内容与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有关,此处认识不足,接下来的修行就会举步维艰。

 

周承松 12:10:14

对了。万事开头难。万事开头难而已。

 

江雪 12:13:39

是啊,否则总会被认知的千丝万线所困,达不到实际的应用,更别说证悟了。

 

周承松 12:14:05

这就是一再强调的实修实证。

 

江雪 12:16:21

自己素来笨拙,所以起步总是慢了些,但只要抓住了切入点,虽然不会一步到位,但相信会慢慢打开心里的一些症结。

 

周承松 12:21:19

过去已过去,能起步就好,能慢慢放下我执就好,这就是修行的保证。

 

江雪 12:24:28

嗯,无论修什么法门,根基法都是基础,没有地基无以建高楼。

 

周承松 12:29:51

这个是一定的!但很多很多人不明白!!

 

二、江雪 根尘识的实修浅识(草稿3)【点评】

日期:2012-5-19

 

因为有六根,才有对六尘的触,六根与六尘相触而生六识,六识对六尘了知,进而生诸受、想。这是一个心路的变化过程。

以眼根为例。色境和视觉器官为物质,眼识为精神。如果没有色尘,视觉不能成立,眼根与色尘相对,相互为缘,二缘相合,识生于其中。如有色尘而没有眼根,视觉也不能成立,所以视觉器官也是助缘。眼识,为色尘和眼根接触时所产生的结果。【如果眼根和色尘不接触,是不是就没有眼识?那眼识就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啦?】

当色尘和眼根接触时,眼识便产生作用。凡夫常常错误地把眼识当做我、他或她,我们时常说:“我看到……。”便是以视觉器官和眼识为我。因为有这“我”观念的存在,而产生我执。每当根和色尘接触时,有觉受之后,然后就用自己的情识去分别好不好。好的就喜欢,不好就排斥。对六尘中的种种顺心境界生起热渴的追求,喜欢的将会产生贪的念头,而不喜欢的将会产生瞋的念头。这欲念成为我们心性所追随的目标,并对境界产生粘着,从而彼此纠缠,彼此阻碍,烦恼由此应运而生。这便是所谓的迷,就是迷失觉悟本体。如果不能体悟觉性,处在无明,就是众生。于是就执著于我所的境界中,不断造业而轮转不断,永无出期。

因为对六尘境界产生欲望,所以才会领受六尘并生起了对六尘的觉受,【?没有欲望就没有觉受了吗?】于是就有了苦、乐、舍的觉受以及烦恼的生成。我们人的身体器官乃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每分每秒都在生灭变化。也就是说,眼根、耳根不断在变化,乃至整个身心每一剎那都不断在变化。外面的五尘也一样,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也都不断在变化。所以在根、尘接触的当下,很难保持客观如实地觉知。因为根尘都无常、生灭、变异,无常的因和无常的缘所形成的识,当然也无常、生灭、变异。

生、老、病、死是很粗的无常,有很多细微的无常,在当下一刻或许无法体会得到,但并非眼根看不到就等于没有,因为非常细微的无常一点一滴累积起来,从量变到质变,就产生了粗无常的生灭变异过程。

众生的见闻觉知等六识自性,都因六入而有。眼识的见性,耳识的闻性,鼻识的嗅性,舌识的尝性,身识的觉性,意识的了知性,这是六识的自性。其实众生的流转生死,也都与这六识的自性息息相关。人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自从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均由六根所造,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舒适、意根贪乐境。有贪,就必有瞋,贪与瞋,是从无明、烦恼中来,合起来就是“贪瞋痴”。三毒交加,导致永无出离生死苦海之日。【不是眼根等在贪。】

以前眼睛看到一个相之后,就会被那个相所牵引,以为很实在,并抓取不放,容易被境界牵着鼻子走。而现在当眼根接触色尘、耳根接触声尘……身根接触触尘之际,观照每一个根尘接触的当下,有没有起心动念?有没有起贪?有没有起瞋?若内心起了贪爱心或瞋恨心,就马上警觉,当下观照,就能觉察到自己的心念。所以在历缘对境中,首要就是要把你的觉性呼唤出来,提起正念,如实观照身心内外,一切都是无常生灭变异,缘起性空。如此反复观照,慢慢的就会觉照朗朗,六根清净,即尘离尘。

佛说:“眼见色已,觉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色,不起色贪觉如实知,是名灭炽然、不待时节、正向、即此见、缘自觉。”

 

对话

日期:2012-5-20

 

江雪 8:32:35 

谢谢您!

自己在实修过程中也发现了,自己在历缘对境和打坐修定时,发现种种困扰,心常被境所转,很是懊恼。知道对根尘识要是认识不到位,要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在根尘识上展开了全方位的闻思修,但这方面除了法相名词解释外,能借鉴的指导文章很少,所以就在摸索,这更增添了修学的难度。或许我无法一下修得很到位,但修学是个逐步提升层次的过程,我只想尽能力把这些基础的佛理渗透在自己的骨子里,能为以后的修学起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周承松 12:49:01 

现在做不到“净念相继”很正常,不应该一味追求,依我看“觉而回之”即可,修行是长期的过程。另外,此心应宽坦,不要拘谨或紧张,更不能预设立场,以致自作障碍。呵,其实就这么简单。 

 

江雪 13:22:18 

【如果眼根和色尘不接触,是不是就没有眼识?那眼识就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啦?】

这么说即便眼根和色尘不接触,眼识也一定存在?

 

【?没有欲望就没有觉受了吗?】

没有欲望的觉受,就是正觉了。

 

【不是眼根等在贪。】

不是眼根等在贪,那就是因无明,心在贪。

 

周承松 13:23:54 

觉受跟欲望没关系,别人打您一下,您一定疼,这个觉受跟欲望有什么关系?搞反了。

 

江雪 13:24:16 

嗯。

 

周承松 13:25:15 

正觉又不是这个意思,跟觉受没关系,不要胡乱联系。

 

江雪 13:27:41 

这里的觉受只是指体验和感受。

 

周承松 13:28:41 

对,跟六根相关。

正觉跟六根无关。

 

江雪 13:30:51 

嗯。 

眼根和色尘不接触,眼识也一定存在?

 

周承松 13:33:06 

答案已经给出了,自己体悟体悟看。

 

江雪 13:33:18 

好的。

 

江雪 17:37:16 

我的理解是“眼根和色尘不接触,眼识也一定存在”。那是因为眼识的功能本就一直存在,只是不接触色尘而不起作用而已。

 

周承松 18:03:43 

然。再读一下《根基法的实际观修》吧。

 

江雪 18:04:06 

嗯,好的,谢谢提醒!

 

三、实修群里的讨论

日期:2012-7-3

 

10:37:07

烦请转告老师一声,说我很惭愧六月的不精进,以后一定谨遵师言:精进修行,努力去除我执我见。 

 

叶子 10:38:57

嗯,其实修行过程状态有起伏也正常,不过老师的话和提醒,一定有他的道理,多思悟就好。您的话一定如实转告。 

 

10:39:44

是的。老师肯定是有所觉察,才有所言。有时候肯定是我们自己都很难意识到的。 

 

叶子 10:40:24

是这样的 

 

10:41:23

还是对“根基法”的实际观修不得力,造成心有所放逸。最主要的是,没有找到适当的切入口。我想,这大概也是初修者的共同困惑。 

 

叶子 10:44:45

是的,找对切入口,有了好的开端,后面就容易增上,老师也说初修者确实有些问题差不多。不过根基法至少要观修半年以上,功夫到了,自然有收获,呵呵。 

 

10:46:07

这方面,也没有现成的程序或仪轨可以借用,所以很容易造成无所适从。我的感觉是这样的。 

 

叶子 10:49:32

是的,对初学者来说根基法很枯燥,领受本就不太容易了,要说现成的程序确实很少。但只要找到门了,就会开阔了,呵呵。

 

10:52:41

要说根尘识三者关系,仔细研究思维,也并不特别难懂,关键是怎样去实际观修呢?需要念念在兹,日日不忘吗?或者说每天保证有一定的观修时间? 

 

叶子 10:53:10

根基法也有它的入手处,一步成功了,后面就会慢慢展开。其实不用一下要求太多,哪怕先钻一个点,就观察根尘识,走到哪都观察,想起来就观察,使自己对之形成一种“定见”,别的方面可以先不考虑。 

 

11:04:05

但问题是没有入门之指标。 

 

叶子 11:06:25

到了哪一步,心会知道。功夫到了,积累的量到了,指标会出现的。同“理解了”的感受是不同的。 

要说入门,我们都还差得远呢。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在开悟之前,基本都是朦朦胧胧。 

 

11:07:13

嗯。

 

周承松针对讨论的回应:

1、所谓的根基法的观修程序,其实在《根基法的实际观修》中已经讲得很清楚,并且小标题的顺序就是我建议的观修次第。

 

2、观修要求在文章中也都强调过了,从一点开始慢慢深入即可。有了成功经验,掌握了观修要领,往后就会容易,难的是开头这一点,所以我总说好的开端很重要,成功的经验很重要。如此观修即不难,错乱颠倒就很难。

 

3、待修到“根尘识”的时候,也是从六入开始,然后是十二处,最后才是十八界。

 

周承松针对无的发心【无:我已经决定,利用暑假的完整时间,突破根基法实际观修这个瓶颈,特别是根尘识的观修。】的回复:

应该先从四圣谛里的“苦、集”二谛开始(另外两谛可以有所了解),之后才是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修根基法不能着急,不能硬定任务,必须要一项项修得坚固明了了,才能再往下修。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自自然然。这跟一年级学好了自然升二年级,二年级学好了自然升三年级,是一样的道理,这个道理当老师的应该尤其清楚。修行别着急(焦躁),别冒进,修行的关键是不停(恒)。所谓“慢就是快”以及“慢慢修行快快到”的“慢”,指的就是扎实和不停。要知道本立道自生。

只要焦躁、冒进,修行必定会修修停停,断断续续,东张西望,莫衷一是,这是必然的规律。

另外,最好的修行特质是心胸开阔,性格沉稳。

 

四、对《吕进才()四圣谛之苦谛观修》的点评

日期:2012-7-11

 

嗯,写得很好。就这样边学边观,更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时时对照观察,就会对佛所说理解得越来越明白、越来越深刻。这种观察思悟,也需要长久用功,否则仍很容易被假象蒙蔽。将苦集二谛的观修,同《地狱游记》和《畜道轮回记》所记载的案例结合起来,就能真正生起出离之心、戒惧之心。三界火宅,稍一不慎就会坠落其中啊!修行,要能明白因果,进而从因上入手。 

 

至于“道”谛,其实大家修大乘光明正觉禅,包括基础课程这些,就是在修“道”谛。当然,大小乘的道谛有所不同,但上面提到的出离心却是共同之道,是一切佛法的基石。

 

五、江雪 根尘识的实修浅识(草稿4)【点评】

日期:2012-7-22

 

当眼见色、耳闻声时,由于虚妄、无明,总是不自觉地顺着自己的我见,由着喜爱与不喜爱的情绪波动,逐渐增长贪、瞋、痴烦恼。如此一来,便会不断地起惑造业,并因循着业果所感而生死流转。

六根和六境的接触: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与意知法,是生活中避免不了的,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到底应该如何做,才能够减少或消除烦恼的一再纠缠呢?前一次在电话里周老师指点说:正用!此后根尘识的观修,我就一直围绕这个“正用”展开。

什么是正用?【在《关于“觉”与“念”的问答》里提及过。重复一下,与思悟佛法相关、与日常的正常用相关、与忏悔心相关、与十善业相关、与菩提心相关等都是正用,即正念之用。正用也要用过即了,以不执为要。反之,与贪瞋痴相关、与十恶业相关等都是非正的妄用,即妄念之用。

只要是妄念,一定离觉,而正念则相反,所以我在文章中说“正念与觉相关”。有正念才会有正用,因此也可以说“正用与觉相关”。在《观心法门》中还说“由不在觉中,渐至偶在觉中;由偶在觉中,修至总在觉中”。就用而言,不离觉是正用的前提。

初修行者于实际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邪用、妄用,那就要以观照或随、转、断等诸法对治之。还可以分析、追寻妄念的起因和根源,从而更深入地明了自心、领悟佛理。应该再仔细读一下《观心法门》。】

那就是学会善护根门:即如看门的人一样严密守护着门户。只取正用,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之所以有种种的感觉与认知,是因为内有能取的六根为所依,【能取的不是根,是识。】外有所取的六尘为缘境。眼睛能看见物体,耳、鼻、舌、身、意亦因分别能够听声音、闻香味、尝味道、起触觉、知法尘,而称为了知诸法的门户。意根能知前五根,前五根也依于意根才能起觉知。【似对非对。】六根引发认识的作用,且各自求取喜爱的境界而厌恶不乐的境界,从而迷失本性真心,烦恼不断。【识依根尘而起用,意识之用分正、妄、无记。】

没有守护好根门,而放逸六根的过患,所感的果报,是在三恶道之中不断流转受苦。【注意,能修者是识,能把握者也是识。所以,不要放逸的是我们的妄想“心”,即意识的贪着攀缘。没那么复杂。】所以面对满意、可爱,会增长五欲之乐的一切,行者要不起任何意念去助长且贪恋不舍;同样的,面对不满意、不可爱,会感受痛苦和悲伤的一切,亦不起任何心念来增添它的不舒服感。【不是刻意不起念。不起妄念是修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状态,绝不是拼命压制所能做到《灵宝定观经》亦云“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烦”。这就是觉照的意义所在。妄念起时,照而破之即可,即“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要不断地温习《观心法门》。我在微博中还讲过(见《叶子学佛观心对话录(二)》最后一段),于理上明五蕴皆空(诸法无自性),心理上就能渐断执著;在事上则以观照破之而不随。如此理事结合,熏修久久,即可做到妄念渐少而最终不起。】也就是要让心安住,警觉自己不要在好或不好的境界上打转或沉溺。在根尘相缘而产生认识作用的过程中,如果能随时以正知、正念如实观照,制伏杂染的心所,心就不被所缘境牵引。否则,放纵自心,整日身心随着外境所带来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而此起彼伏,于是身心扰动,烦恼丛生,情绪变化无端,增长惑业,流转生死。

行者应看守好六根,不令其放逸,这是最基本的。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当眼见美丽或丑陋的东西,耳听赞赏与毁谤的言词,鼻嗅芬芳和恶臭的气味,品尝可口与粗劣的食物,身触柔软舒适、坚硬刺痛等感觉,了知所喜欢与美好的一切,以及面对善恶,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紧紧地抓着不放,不要沉迷于感官的满足。面对不喜欢与不乐受的种种,也时刻提起正念,不生起嫌恶之瞋心,从而就不会不断地作意去反感排斥。认清自己在这根、境、识三者和合所生起的了别、觉受及思想行为,只不过是因缘聚合的感觉罢了,缘聚缘散皆无自性。让感受就停留在觉知上,不生起或助长任何的贪爱、瞋怒等情绪。如此,便是看护好自我的根门了。从无常、无我的变异,见其生起与还灭之因缘,认识缘起性空。从智能的观照中,明了根尘的无常、无我,断除种种对苦、乐、不苦不乐之瞋恨、贪着与愚痴之三毒,逐步明了一切法之生灭,而精进修行以达无我之空性。【关键是守护好自己的“心”。仔细体会就能明白。】

所以,结合自己《广论》中士道的修习,契入五取蕴和苦谛的观修,感受到:当受的境界起现行时,要断爱、取。为避免对乐受起贪念而执著,以“观受是苦”对治之。苦受容易引发瞋心,但佛说:“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所以要修忍辱行,以度脱瞋恚之心。至于舍受,应以观无常而契入,直抵无我之法性。如此反复观修,树立正念,逐步提升。在生活中修行就是这样,当你感悟佛学,融会贯通了,你只要带着觉性,不管遇到挫折还是赞美,你所进行的世间事都能体现出世法。【“四念处”是依理即事而观。概括讲都是五蕴皆空。观心法门是依觉而修。四念处最终也要回到自性慧觉上。一切修行法都要回到本源才能明心见性。可见,观心法门和他法之间彼此无碍。】

所以正观六根、六境与六识和合,为断除贪欲、瞋恼与无明之痴,故对心所喜乐的、恼怒的与愚痴的,不去贪着或增长。再从身心的因缘变化中,见色、受、想、行、识之生灭;触对境界时,见贪、瞋、痴烦恼之聚集与还灭。当树正见与正念,将心缘系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如是正观身心内外的一切、时空上远近所见的种种,皆非我或我所有,亦即并无我所可骄慢、使用或系着,就不会粘缚。初时无法得心应手,反复如此而为,坚定正用力度,慢慢就能令一切烦恼伏住而渐渐不生,心即不再系念于能生烦恼之事项上,即得以去除无明。如是如法地不断精勤修习便得解脱。【嗯,不错。】

【请慢慢体会以上所讲。另外再提醒一句,以《观心法门》为总枢来理解这些法,就会相对容易些。否则,枝枝蔓蔓,始终纷然杂乱,难以归结统一。2012-7-22】

 

六、关于“了别”与“分别”的对话

日期:2012-7-25

 

周承松:

关于“了别”和“分别”的问题,其实在我的文章里本就有直接而详尽的表述,可以读一读,然后再定心多观察体悟,应该就可以明白。 

 

江雪:

我去您博客里看过了那段关于“了别”和“分别”的问题。

心的第一念是知觉,因前五识为现量性境,有物(色、声等等)当前,只了知有物当前,而无分别作用,五识的了别或分别要第六识的帮忙才行,所以这过程就有了所谓的先后。 

 

周承松:

应该是这样——

心的第一念是知觉,因前五识为现量性境,有物(色、声等等)当前,只了知有物当前,而无分别作用。分别是第六识的“名言”习惯安立行为,这是个几不可分的先后过程。 

 

周承松:

走在路上,或坐在家中,突然听到一声响,这时意识并没有指挥耳识去听这个声响,因为在发生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会有此响。响过之后,意识才会去分别这是什么声音,并产生其他心行……

 

江雪:

但前五识先了知,后才有第六意识的分别啊。

 

周承松:

我本来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我纠正的是这句“五识的了别或分别要第六识的帮忙才行”。

 

江雪:

哦。

心的第一念是知觉,了知有物当前是前五识的作用,而后才是第六识的了别或分别作用,因为这样才有了先后。不知对不对?

 

周承松:

您还是没懂了别和分别的区别。

“了知有物当前”就是了别啊。

 

江雪:

哦,明白了。

 

周承松:

文章中将这个过程写得很清楚,可您并没有照着去体验观察,总是匆匆读过即罢。

 

江雪:

说明: 关于鈥湼ㄢ澥导使坌薜亩曰 ,我再去读一读去。

 

周承松:

别人突然拍您一巴掌,当然也是身识先了知,然后才是意识的分别。

 

江雪:

嗯,是的。

 

周承松:

其实,静下心来好好悟一悟,也不是多困难的事。

 

江雪:

嗯,好的。差不多理清思路了。

我再看看您的博文。

 

周承松:

再重新读一读悟一悟吧,应该可以贯通了。

 

江雪:

嗯,好的。

 

周承松:

那就好好用功吧。

 

江雪:

好的,谢谢!

 

周承松:

刚才所说,要补充一下。本来想着的,后来说着说着就给忘了。

 

当主动去看的时侯,当然是意识先指挥,然后根据眼识的了别,意识再对事物做出分别,过程即是:意识——眼识——意识。这是以眼识为例说明,其他识可举一反三。不过,我们不能说一定都是这个过程。在前面所举的那两个例子中,意识就是被动跟进而非主动。总的来说,除了意识的主动,一般情况都是根尘相对而识生起(起用),然后意识或做分别或不做分别。当然,正常情况下,意识都会去刹那分别(安立名言),这是惯性习气使然。

 

主动与被动这两种情形,要分别去观察体悟,对“了别”和“分别”的理解才能清晰明了。

 

那现在就完全无补充啦。

 

七、谈根基法的观修框架

日期:2012-7-26

 

江河(吴喜江):

老师好!看完《四圣谛讲记》,最大收获是感觉自己体会认识到了“无我”的道理。认识到了,还需要实际做到。那么怎样能最快做到呢? 

 

周承松:

通读完之后就该是一点点地具体观修。四圣谛的观修,我建议以观修苦、集二谛为主。不过,苦、集二谛中有关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即蕴处界)、十二因缘和三法印等内容先不管,只观修其他部分,比方说苦谛中的各种苦和集谛中的各种烦恼等。待按《根基法的实际观修》中所列的次序,次第观修完上述六入等内容后,再整合进苦集二谛做整体研究,就可全面通达。 

标准是要能修到“感同身受”才对。 

在现阶段,灭、道二谛了解即可。

 


关于“根基法”实际观修的对话(续) (2012-09-06)

 

 

向水而鱼(刘婉琪):

关于苦的问题:我仍不太想去观苦,因为如果从真理的角度来讲,那么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者《心经》:“是诸法空相……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如果从凡夫的角度,那么有阳就有阴,有白天便有黑夜,黑夜与白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同理,有苦便有乐,苦与乐也一样自然存在着,乐可为苦之母,苦又为何不能为乐之母呢?何有只能乐转化为苦,而苦却不能转化为乐之理?所以我不大愿意把人生只思为苦,特别是非要把乐思成苦。虽然我确实常在苦中,在苦中时也常想脱离这苦的感觉,然而苦也有积极的面向:如若只从这一世来看,如果没有小时候的苦,我便不会对心灵世界产生兴趣,进而与佛法相遇。另外也正是因为我受过的苦,才使我对受着苦的他人易产生理解与同情。我为什么要因为苦来厌弃这个世界呢?驱动我远离世俗的,不一定要是苦啊,而是我对真与爱的向往——我想看到真相,便想要看到诸法空相,一切如梦幻泡影;我也想要拥有真爱,便想要放下我执。(当然消极与积极也本是同根,向往积极的一面也是因不满于当下,相对便为消极。)我不求去净土,也不求出轮回,无论以后是上天还是下地,但求时时刻刻能保有心之自由清明,不随境迁。所以书中讲的要思苦来厌离这个世界,以便去净土,出轮回——这对我来说没什么吸引力呵。

 

周承松:

如果您已能不被世俗所染,不为八法所动,已能勘破万法的幻相,已能悟入空性,并发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那确实不用观苦。至于真理,要靠严格的次第实修才能真正体证,非关口头文字。一切无需诤论,反观自心即知。

 

向水而鱼(刘婉琪):

后来读到我们应思维每一刹那行苦的时候,我发觉自己确实是时刻身在苦中的,因为我对自己完全没有觉知,整个人就是被五取蕴拖着跑的,比如即使自己在做行禅,在想要保持觉知期间,迎面跑过来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我的心马上就飞过去了,更别说在日常生活中觉知力难以生起的情况下。我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无觉知的情况下度过,无觉知便是不自在,以“苦”命名之,并不为过。

 

即使在有觉知的情况下,现在的凡夫觉也不彻底,我执仍是深重,即使在打坐观心时也是如此,更别说日常生活中更粗重的我执了。这样的惑与无明,以佛陀的智慧来看,不叫“苦”又叫什么呢?如同有一晚,寺庙里的厨子向我生气地抱怨周围人对他不够友善时,我感觉他陷在怨憎会苦中,更苦的是他的无明与我执,不知问题不在环境,而在于自心。我想若佛陀看我的话,也会怜悯我时刻在愚痴之苦中而不觉吧。

这些天的感触是思苦较易观苦难,需常常保有觉知才行。另外思苦观苦,确实对减弱我执有所帮助。不过我发现自己习惯于直接把观到的苦归于惑与我执,感觉更为本质一些,我看世事都是如此,都在迷中。但是老师,是不是我一定要把它们一项项归结起来,给它分到八苦里面,去下一个定义呢?

 

周承松:

可以分类,有利于系统掌握。一定要一一观察,并久久反复,深而又深,彻而又彻,才能真正明了。不过考虑到您目前的体质,也可以暂时不去如此费心,有关疑惑智慧将自动处理。

 

向水而鱼(刘婉琪):

我在做观心练习时,有一个问题,心念是什么?在您与叶子的对话中,阐释了正念与妄念的概念,但念头是否还包括了受蕴的部分?即通过六根而得到的心的感觉的部分?如我站桩时,腿痛突然明显起来,是否应觉照为腿痛,还是应觉照为意识到腿痛(为了帮助注意力的集中,我在用标签法,给每个念头标注一下)。

 

周承松:

最近的那篇《关于“根基法”实际观修的对话》里有关于正妄念的讲解。腿痛属于“触”尘,感觉到腿痛是“身识”的了别功能,然后就是您“意识”的分别行为。一步步修根基法就都能通。

 

 

周承松:

1、根基法的观修其实要持续很久。真都贯通了,佛理至少能明白十之一二。很多人对此不了解,以为那只是粗浅之法,往往急于修学所谓的深法。他们不知道,在大乘旨趣引领下的根基法观修,是直通无上真如的。学佛一定要稳重、踏实,非如此不能得其三昧呀!

 

2、观修根基法,主要包括三部分:学习、观察、应用。学习和应用好理解,观察主要指结合日常生活,对照当前所学之理一一而观,即通过活生生的日常体验,来弄懂所学的某项或某条佛理,简单说就是通过事来悟理。这一点在文章中讲得很清楚

 

观察和应用有区别。观察还是属于“学”的范畴,应用则是用已经领悟的佛理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属于“用”的范畴。

 

这三者还是由浅到深的修学过程。学习,基本上处于书本和表面的层次,不够深入,不算真懂。观察,则是结合实践来消化、融通所学,是学习的深化过程。观修明白了,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应用。总的来说就是这样,但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且理论和实践需要长期反复结合才能融会贯通。所以,大家要全面理解。

 

3、按照我们现在的这种标准和要求,大家在修学“基础课程”时,确实会感觉到辛苦,甚至手忙脚乱。我非常理解大家的不容易!但是我们要知道,真正实修就是这样,跟读读书、发发高论、玩玩口头禅什么的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家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只要修进去了,我敢说半年、一年之后,必定会大不同,而且绝对胜过很多年的散漫杂修。打个比方吧,如果用指甲划玻璃,就算把指甲划秃了,都未必能留下痕迹,可如果改用玻璃刀呢?大家努力向前吧,难行要能行!

 

本文发表于 2012-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