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0 妄 念

(2023-02-04 22:30:55)
标签:

妄 念

 


分别念

 

妄念属于分别念,但分别念不都是妄念,譬如,止恶之正念,行善之正念,利他之正念,悔过之正念,观修之正念,等等,都是分别念,还有平时正常的辨识、思考、做事时所用的,也都是分别念。


在心识的层次,不可能完全没有分别念,而人生实际上就是心识的层次,三界唯心嘛。正因为三界只是心识的层次,所以才可以将万法视同如梦如幻,因为心识的特质就是如梦如幻。但是,生存在心识的哪一种层次,都有可能证悟本具的佛智,因为它不随心识的境界而改变,当然啦,下三道比较困难些。而且,只要是众生,就必须在心识的境界(即三界)中证悟,因为众生只生存于三界之中

那佛菩萨呢?佛菩萨的境界是轮涅平等,随愿随缘而任运,故三界无碍,三界自在。


那净土众生呢?化生于净土中的众生,倘若仍未证悟,也只不过活在心识的层次,因为证悟是自证自悟的事,跟身处哪里没有直接关系,不能说往生净土的众生全都已经达到证智的境界。所以,他依然要在其心识的境界中证悟。应该说,净土低品境界中的亭台、楼阁、莲花、宝池、黄金等美丽风光,就包含有一定成分的愉悦心识的考量。还有和雅天音,不就是为调伏妄想心,令人念佛念法念僧而奏吗?这些都是佛菩萨度化众生的慈悲方便。如果修行者心系净土,系的主要是这些,那就说明他还没有证悟自性,还没有洞明心识、法相的本质。


佛菩萨度众生,也只能运用佛智在心识的层次中度,因为众生只处在这个层次。如果不算上往生净土的众生,离开了三界,哪里还有需要度化的众生呢?


由此可见,得道者是智识双运,证得佛智,但又不舍分别用,即根本与后得双运。


因此,修道并非要决然地放弃心识功能,那样就是趋向断灭,等同木石。但是,如果一味地执著于分别,就必定无法证性,就会流浪生死。所以,修道者需要证悟自性,对心识的分别用则是用而无执,念念无执,便念念归空。《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本来是说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无所住,六度万行应无所住,即应以离四相的二无我见来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可是后世多理解成生“分别心”应无所住,虽不符合原意,但秉持无所住原则来对待和运用分别心却是极对的做法。


上述义理谈过多遍,下面想重点谈一下令很多学人烦恼的妄念问题。其实,妄念也谈得不少了,本文就做最后一谈吧。

 

妄念

 

学佛的人往往对妄念非常讨厌,恨不得马上尽除之而后快,对于修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妄念既厌恶又恐惧。另外,大家都爱关注定,很羡慕这种定境那种定境,当发现自己怎么还不定时,就会起急。有这类心态是因为他还不懂妄念只能渐断,而无法顿除,属于不明理的、无谓的急躁。而且,就算打坐过程中能在一段时间内将心念收摄归一,也不意味着下座后就没有妄念。说来说去我们就发现,问题始终出在见地上面。


顿悟可能来得快,但习气难以顿除,只能次第消除,这就是“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所以,修道必须顿渐结合,妄想着某天一悟而毕者,说明于理未明。妄想着一学佛就要没有妄念,说明还不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简单道理。


妄念习气如何渐除呢?“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有人把这个色看成男女之色,倒不能说没有理由,因为对欲界众生而言,所贪的最大的色基本上就是这个色,所谓“食色性也”。其实呢,色指的是色蕴,主要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五尘,我们实际上就生活在这样的色蕴世界之中,并因攀缘执取而迷失了本性。五蕴中的色蕴相对而言最容易了解和把握,并且其他四蕴也是因为对色蕴的执取而生,所以,十二因缘的还灭之门就从这里开启。当然,具体观修可以先从色蕴中的色尘开始。


不过要知道,“灭从色除”并非是铲除色蕴,那样的话就要将三界抹掉,包括我们的身体,而且连净土中也不能有色境。要除的不是色蕴本身,而是对它的执取。执取是一种习气,所以又叫执取习气。没有执取习气,就不会有妄念。反之,只要执取习气还在,就一定会产生妄念,这是不移之理!


消除执取习气的方法是闻思修。要学习、思悟,这是明理;要观察、观修,这是证理。渐渐的,理越来越明,悟越来越深,执就越来越淡,因执而生的妄念便也越来越轻、越来越少。这都是自然的程序,不可能不如此。所以学人大可放心,努力耕耘就是,不用天天惦记着收获,结果必将自然成,这也是“慢慢(踏实)修行快快到”之理。古人云:“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如果谁说越修妄念越多,那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他只不过发现了本就存在的妄念而已,因为此前不知而误认为是新生的;二是他其实并没有认真学、认真修,他度过的只是光阴,而非修学时光。


欲破除对色蕴的执取,我们还要明白,一切外境都如镜中影,都在心中显现,所以心境无二,亦即“唯心所现”。“唯心所现”在《世界》中专门谈过,在别的文章中也谈到过,本文只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稍做说明。我们知道,面对外境,不同的视力会有不同的所见,就是说不同视力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外境。再进一步讲,鹰眼所见和人眼所见就必定不同,因为二者视力相差太大;色盲、弱视和正常视力所见也肯定不同;肉眼看不见红外光和紫外光,但通过设备就可以看得见。这都是不带心理作用的、不同的直接看见。试想,在这里面有标准之见吗?有人可能会说,科学之见就是标准之见。那请问,谁能说得出来,哪一种科学之见是终极的标准之见?哪一种文明的科学之见是终极的标准之见?其实,就算站在纯客观的立场上,上述所见的不同外境,不就相当于“唯眼所见”吗?要是加上心理作用的话,“杯弓蛇影”、“疑邻盗斧”、“疑心生暗鬼”这些成语我们都知道,应该一听就懂罢。如果不是这种极端的心理状态呢?那么在根尘相对时的刹那名言安立,也说明我们是通过名言概念来认知外境的,而且不同心境下对同一外境的名言安立也不尽相同,这可是人人都有的体验。但很多人还是会执著地认为,存在着实有的、独立于任何人认知之外的、绝对的外境,这就是绝对唯物论。如果他懂得“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而且是刹那生灭的话,他应该就不会这么说了。其实佛法并不完全否认外境(相)的存在,否则人类就没有共业下的大致相同之见;佛菩萨也看不见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而且他们入涅槃,众生就该齐解脱;张三过世后,他的所见李四就应该完全看不见,但事实都正好相反。那为什么又说“唯心所现”呢?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所呈现的外境,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心识,或者说他所认为自己了知的外境,只是他自己心识的反映罢了。众生心识境界不同,就有不同的反映;大致相同,就有大致相同的反映。这就跟不同的眼根有不同的所见是一个道理,可以说,每个众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能见和所见。现实中,面对同一个事物,大众会有不同类型的看法和认知,同样是对此理的佐证。唯心所现之理,其实也是空性之理,它从心的层面来证明诸法无自性。如果不懂空性的话,执取习气不可能自己消失,随它而生的妄念更不会凭空不起。


回过头来总结一下,妄念是表象,根源在执取习气,妄念是执取习气的具体表现。打个比方说,妄念是河流,执取习气是源头;妄念是枝叶,执取习气是树根,枝叶繁多而醒目,根系庞大却不可见。所以,要消除妄念,就应该将重点放在源头和根系上,这才是根本之道。


从自性的角度来说,不管正念还是妄念,都源自法界真如,笔者也曾用干叶、源流等比喻过。此处抛开自性,只比喻妄念和产生妄念的执取习气,这二者都不离自性而生。可以说,本文的比喻是喻于用(妄用),而非喻于体。我因为发觉这两个比喻非常恰当,就用在这里,希望读者不要混淆其所喻。写到这儿,突然想起来,在《谈“如来藏与圆觉”》中曾引用过达摩祖师以树根和枝条及诸花果做喻的一段话,与本文的喻意道理相同。


妄念之理明白了,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执著痛苦,渐修而渐断就是。这需要长期的功夫,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另外,对行者来说,观察妄念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即“分析”),能帮助我们思悟轮回之理,由此觉醒,便会大步走上解脱之路。这便是淤泥出红莲的道理。我们不该被淤泥所惑,我们要在淤泥里种出红莲来,就是说从烦恼中觉悟,从妄念中觉悟。没有妄念,没有三界轮回,我们又从哪里修起,从哪里契入菩提呢?可见,没有淤泥就没有红莲,没有妄念就没有修行,“烦恼是菩提种”。


妄念产生时,可照破,可转断,但不要刻意压制,因为压制妄念的结果,并不会使妄念真的消失,但一定会同时压制了正念和正常用。“道须通流,何以却滞?”我们可别学卧轮禅师的做法。做功课时产生妄念,及时发觉并及时转回来呗,用不着过于在意和紧张。


如此从源和流或者根和叶两方面正确入手,就是正修行之道。这样修,跟观心悟性非但不矛盾,而且相得益彰。


佛法其他方面的各种修持,都能帮助消业去执,减少妄念,比方说,经常观空能让心保持空明,多了解因果会自动减少妄执攀缘,等等。


多运动,多登高望远,都有助于放下执取心。


发起菩提心,也自然可以消融妄念,因为菩提心的本质是慈悲、无执和空性,正好能够消融执。


最后,不管怎样修,我们都必须知道妄念本空,有力用但无自性,从而无执于妄念本身,这样就可以快速证道。如果执著于妄念,就会被心念法尘所系缚,永远无法自在不说,还做不到反观自性,事实上也是一种背觉合尘,即背离觉悟,执取法尘。我们对佛法的理解要完整,不能片面。


本文发表于 20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