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50 根基法的实际观修

(2023-02-03 03:40:07)
标签:

根基法的实际观修



我所说的“根基法”,是指最基础的佛法,包括四圣谛、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十二因缘、三法印等。这些基础佛法,很容易被轻视。佛学深如大海,学佛的人往往愿意直接领受大法,对于佛学基础,则不愿多费时间,有的虽然发心研究,也每每翻阅即过,不去深思实修。当然,也有人有心研学,却苦于不得其门而入。

 

基础佛法,并不意味着是简单的、粗浅的佛法,而应该被看作是最重要的佛法。要知道一切佛法不离此根不离此基,如不弄明白,学佛则无异于空中建楼。这些佛法的重要性,以前反复强调过,现只就实际观修,给予初学者一些具体建议。

 

四圣谛

 

四圣谛是指苦、集、灭、道四谛。首先要明苦谛,次寻苦因,再修正道,最后灭苦。四圣谛内容较多,只拿苦谛举例说明。苦分很多种,最基本的是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蕴)炽盛苦。对于这些苦,都要一一思维观察,细细体会,不但观察自己,还要观察世间,不但观今世,还要就记忆中的历史展开思维,读报纸杂志看电视电影时,也要把里面的情节作为思维观察的对象。这样不断地观察体会,就能形成定解,并自然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进而寻求解脱之道。如果只是泛泛阅过,那根本没什么用,因为不会印在心里,不会感同身受,在日常中起不了作用。我们应知,佛所说法皆是真理,都是基于事实的描述和归纳总结。佛无异语、无诳语,因为佛无诳语之因。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实际的思维观察体会,来印证佛理,来指导实修,来证悟佛所开示的境界。学佛不就是这个目的吗?

 

六入十二处十八界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为六入。入是“趣入”的意思,指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尘是六根所对应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分界,合称为十八界。

 

六根中前五根为器官,这个很容易了解,由经验可知。第六意根是指第七识末那识,跟六识一样,都属于识的一部分。意根知道即可,它在意识背后起作用,一般情况下无从捉摸,所以不用多费力气。

 

六尘中前五尘,也好理解,人人都有经验。第六尘法尘指的是起心动念,属于意识思维的范畴,不在物质层面。另外,色尘不仅指颜色,还包括形态、空间距离等要素。

 

六识依六根而生。六根六尘合为十二,是六识产生和出入的方所,所以叫做十二处。

 

那么如何去修呢?要一步步来,先一一概念来修,再一一对应而修。比方说,先一一明白六尘之义,次体会根尘如何相对,再观察六识如何起作用,以及根尘识三者是什么关系等。这三者的关系非常微细,需要对六种根尘识分别观察思维,才能逐步明了,囫囵吞枣只能变成一锅粥。修根尘识的关系,建议先从眼根、色尘、眼识和耳根、声尘、耳识两者之一开始,熟练后再修另一组,因为眼睛和耳朵是我们用得最多、最明显,因而是最容易分辨掌握的两个根,并且随时可修。这两组都修清楚后,再修其他就会很容易。

 

还要清楚六识作用中“了别”和“分别”的不同。简单说,“了别”只是“知”,比方说见蓝色眼识知蓝,见黄色眼识知黄,闻声音耳识知声,只是知道而已,并没有各种概念对应。“分别”是专属第六意识的功能,是它在用名言概念“分别”那是蓝色,这是黄色,这是谁的声音或什么声音等。了别和分别是一瞬间完成的,前后紧随,间不容发而几不可分。没有了别就不会有分别,分别之后经常紧跟着起心动念的一系列活动,这是意识产生的“法尘”。意识本身也同样能觉知法尘,即“了别”心念。在一般人那里,意识表现更多的往往是“分别”,并用思维心行绵延下去,直到下一个分别念的到来。这个过程接续不断,生生灭灭起起伏伏,如同流水或瀑布一般。前五识只有“了别”功能,对五尘不做“分别”。“分别”是指安立名言,运用定义、名字以作区别,很明显只有第六识才有这个功能。在前面的例子中,眼识只是知道那一种颜色,它不会用名字和定义(名言)去区分颜色间的不同,分别颜色是第六识的事,第六识的思维就建立在名言分别之上。

 

在前五种根尘识的对应活动中,意识的参与和不参与,有着根本的差别。如果心不在焉,即使色尘在前,也会视而不见。聚精会神于某物某事时,对其他声音也会听而不见。反过来讲,就算意识指挥五识去做了别,但根尘识不能对应,仍是做不到。比方说太远而无法听到,有障碍而不能看见等。

 

在这里还要提醒一下,整个“根基法”的观修过程应该像刻石碑那样,一点一点地凿刻,以至于深入骨髓才行,走马观花得不到任何实际的受用。佛法最终要修到身上(心上)才可算数,只修在书本上基本没用。

 

五蕴

 

五蕴指五种聚合,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是对我们所认知世界的描述,其中色蕴概括物质世界,余四蕴概括精神世界,洞明五蕴就等于洞明整个世界。

 

我们习气中对世俗法的一切执著,都是因为不了解缘起性空,而执著五蕴实有。破除对五蕴的执著,就等于破除了对自他、内外所有法的执著,如能一无所执,则此心必定解脱自在。《心经》里首先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彻悟五蕴缘起无自性,才能将人我、法我二执去除净尽。二执造成烦恼障和所知障,无二执就无二障,清净自性当然就能现前。破除五蕴实执,实在是学佛转变习气、离苦得乐、破幻证真的第一前提。

 

研学五蕴,应从色蕴开始次第观察明白。色蕴包含五根和五尘,即眼耳鼻舌身和色声香味触共十种色法,根尘相对成五,所以又称五双色。色法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聚成,每一种色法里都含有这四大种。另有一种色法叫“法处所摄色”,也就是“意所行色”,包括梦中所见、定中所见等,这是特殊情况,初学者知道就好,可以不做研究,免得过于复杂。

 

要避免把色蕴跟前面的色尘混淆,色尘只与眼根相关,是十种色法之一,仅为色蕴的一部分。

 

想蕴是安立名言,即取相为想,我们把一切事物的相全都安上名字、称呼,一一分别,这样便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但是要知道,我们所安立的名言,是独立于事物本身之外的东西,而我们反把名言看作是实有的法加以执著,一天到晚在各种名言中打转、幻想,其实我们不过是在自己制造的概念迷宫中彷徨徘徊罢了。名言是假立法,我们需要它来彼此沟通,但是要明白它的功能仅在于此,如果执著于概念本身那就是迷惑。一旦对“相”(包括色法相和心法相)不去分别执取,我们的名言就没有任何意义。比方说,我们不对人的外在相貌执著分别,那美丑就失去意义;我们对利益不去计较,那得失就不存在了;我们处于无分别的境界,一切的分别名言就全都烟消云散。反过来,如果我们始终执著于名言,把它等同于实有的法,那就永远无法在无分别的境界中证悟自性。取相的名言就像乌云堆聚在心识里,使我们无法证悟大光明的如来藏。

 

可见,在对待名言的问题上,世间和出世间的态度完全不同。《金刚经》中佛陀也一再破除凡夫对名言实有的执著习气。我们学佛者要能超越名言。

 

其他受蕴、行蕴、识蕴都要反复地一一观察体会,直到能彻底认清。

 

另外,悟解五蕴皆空之理,还能指导行者的实际修学。须知我们的身心为五蕴聚,无论色法还是心法,都在刹那生灭变化,每天的状态境界都会有所不同。追求某种不变的境界,是不明白五蕴缘起生灭的体现。再者,如果境界一成不变,我们又如何能层层增上呢?境界也无自性啊。修行的提升是曲线形态而非直线。我们希求所谓好的状态,讨厌  “不好”的起伏,其实是一种执著念,违背了缘起性空的至理!

 

十二因缘

 

五蕴懂了,进一步研究十二因缘,就容易通晓它的三世两重因果,以及它的流转与还灭。

 

三法印

 

三法印是佛法中的佛法,包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佛法的精髓,是对三界中万事万物真相的总述,是一切佛法的结晶,也是检验一切法是不是佛法的真理标准。

观修通达以上这些根基法,就会无误明白三法印确是真理,对三法印的信解就会深入骨髓,三法印就会自动成为我们修行的指南。

三法印是解剖刀!三法印是灯塔!

 

总结

 

上述基础佛法,要做到一一细致地观修悟解,并初步融会贯通,据我的观察,一般人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欲彻底融通,需要长期的修学,但初步融通是以后长期修学的基础。


本文发表于 201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