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2 出离心

(2023-02-05 13:08:24)
标签:

出离心


 

出离心是修学佛法的基础,而且需要终身修学。


修出离心是逐渐明理的过程,也是逐渐离执的过程,即从各种执取习气(贪瞋痴慢疑等)中逐渐出离,直到圆成菩提。


修出离心有几个重点,即苦、空、无常、无我。学人多从苦开始修,即四圣谛中的苦谛,四法印中的有漏皆苦印,这非常正确,因为从苦起修最直接,也最容易,而且,基本也没办法一上来就从别的地方开始。但是,只有苦是不够的,因为苦有相对而言的特点,比方说有人就不以某些苦为苦,反以之为乐,或者今天觉着苦,明天就没有这种感觉。而且,不是所有的苦都那么直观。因此,首先应该长期全面观修苦,直到生起定解定见。其实,就苦修下去,也会自然延伸到这些内容,因为苦的本质之一就是空。这便要通达空性,需要更加长期地观修。


粗分执取,易明易离易断。细分执取,难明难离难断。微细分执取,极难明极难离极难断。只有修证诸法空性和自性真如(也是空性)才能真正出离,因为已经知幻非真,如知梦为梦,便不执于梦;如不知梦为梦,则必执于梦。可见,出离心并非那么容易就具足。


一般人的往生之愿(注:特指未证者),只是粗出离,跟苦有关。证悟之后的出离才是彻底的出离,因为空性、真如本自无染,本自清净,如同虚空,自然与云雾相离。证悟之后的出离,离也未离,因为幻不离真,即幻即真。证悟之后的出离,可以苦海常作度人舟,可以重入轮回做众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从粗出离到彻底出离有个渐次的过程,一般无法跳跃。所以,不应该在连基本的出离心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就奢谈无染,奢谈不离而离;也千万不要只是简略地观察一下苦,甚至仅仅读了读相关的文字,就说自己已经懂得出离了,这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平常只要时时观心,尤其是面对外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自己的出离心境界,这样就可以补修或强修不足之处。


不同的出离心之间并非彼此隔离,而是相辅相成,对行者的一生都不可或缺。


没有坚固的出离心,决不可能发起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自度度他之心,最起码要自欲出离才能愿人出离,如果连自己都不想出离,如何会想到助人出离?又如何能助人出离?所以说,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前提和基础,谈菩提心应该就已经包含了出离心。


苦出离心对应粗(初∕世俗)菩提心,空性出离心对应空性(究竟∕胜义)菩提心,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出离心对应着不同程度的菩提心。


本文发表于 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