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4 再谈安住本觉与自性现前

(2023-02-05 16:43:49)
标签:

再谈安住本觉与自性现前

 


修行及其境界都是长期的、动态的,我们必须要牢记。三法印或四法印是佛法的核心义理和印证标准,人人会说,也似乎人人明白,但到了具体的事上,就肯定不是人人都能拿来对照的了。这便是修行的困难之一,即对义理难以通达底蕴,实修中还难以贯穿始终。既然是法印,就必须如同座右铭那样刻在心上,时时对照,检验修行,这样才能保证步步不差,否则很容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安住本觉,未到此境界之前的人可能会执著地认为必须分秒不离才算,而忖度一下又觉着不太可能做得到,因此便心生疑惑。其实,安住本觉首先要能觉觉,即觉到此觉,然后就是修不离此觉。但是,能不能很快做到绝对不离呢?绝对不可能,如果能那就不用修了,而安住本觉还只是初步的功夫,这就说明后面的路还很长,中间的问题还很多。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所以我说“在实修中,这两层观修并非完全割裂开来。即使修‘安住本觉’,在日常应用中也还要经常观照心念”(见《观心法门的实修体系》)。不过,就算还有问题,甚至是千万问题,那也已经与众不同啦,跟旧时人前后对比,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啦,可以说曙光在望。而且,尽管习气、执障仍在,其根其基却已开始动摇,终将坍塌实属必然。


自性现前与安住本觉,是同一条道路同一个方向前后相连、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二者的境界虽然有非常大的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前篇文章已说;二者都要面对习气和执障,在这方面也相似,因此安住本觉和保任的修持要领同样有相似之处,此前已说。所以,安住本觉修得好,保任就会省时省力。可见,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修行最快捷。


另外,安住本觉所修之觉并非顽物,境界不会一成不变,见性后的境界也是如此。其实这样才是对的,否则如何增上、圆满?


或问:自性现前是不是一定要经过安住本觉的境界阶段呢?回答是:一定要经过,不管修佛修道修显修密,都必定如此。为何?理固然也,如同日出,晨曦先露。区别只在时间长与时间短、明显与不明显、自觉与不自觉以及名言如何安立上。


最后,修持过程中的境界变化都是无常、空性的体现和诠释,我们应视作正常现象,无执无求无取无舍,继续如理如法地精进。


本文发表于 201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