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34 我看烦恼和菩提

(2023-02-02 14:43:54)
标签:

我看烦恼和菩提



标签: 烦恼即菩提 烦恼是菩提种  以五毒为道 菩提 此心 自性 空不异色 空性 水与波 

 

一、就本体而言:烦恼境界不异菩提境界

 

此心若著任何境时即为迷,此心若离一切境时即为悟。迷时被称为烦恼,悟时则称为菩提。

但风平浪静之海水,与波涛汹涌之海水,并无二致,皆为同一海水之所示现。波即水,水即波,相异而体(性)不二。

 

再如,人若躺下闭眼进入梦乡,就被称作睡眠的人;人若睁眼起立,就被称作醒着的人。然此二人离此无彼,离彼无此,皆为同一人的不同状态而已,并非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烦恼不异菩提,菩提不异烦恼;烦恼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烦恼。为何?体同也。

 

按:究竟讲来,烦恼非指违愿不遂意之事。因诸法无自性,如何能以“烦恼”强名之?此心若分别执著,则诸事皆现烦恼相。此心若不著一切处,则处处皆现清净相,正所谓“万法唯心造”、“心净即国土净”。所以,烦恼和菩提都是此心之状态,非关外境。再进一步讲,也非关心念法尘!

 

二、就空性而言:悟解烦恼空性即是菩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烦恼亦复如是!学人莫被诸色之形象所惑,而不明空性;同理,也莫被此心的烦恼相所惑,而不悟空性。空性即是无自性。

 

解此空性,了知烦恼幻生幻灭,无自性可得,便不见有烦恼可断,也不见有烦恼须断,此即是真菩提智。

 

同时,菩提不异空,空不异菩提,菩提即是空,空即是菩提。菩提本身也无可执著,心经云:无智亦无得。

 

相反,若执著于得菩提或证菩提,此心即是烦恼心。因有执著,必有分别,而分别即是无明,无明即是烦恼之源。

 

烦恼菩提,菩提烦恼,俱是假名。自性清净,本来无染。不论执著于何名何相,皆属二边迷惑、背觉合尘。

 

三、就自性本身而言:烦恼无碍菩提

 

菩提是自性、真如、佛智,如主人,如虚空。烦恼为执著之念之情,如客人,如云雾,如灰尘。即菩提如主空,烦恼如客尘。客虽来去,主人不动。云尘虽起消生灭,虚空无增减无垢净。所以,烦恼无碍菩提,即烦恼可证菩提。

 

四、就修证因果而言:烦恼是菩提种

 

因见自烦恼而思出离,因见他烦恼而思救度,因出离心和慈悲心而成就菩提,故烦恼是菩提种,菩提生于烦恼之中。正如《维摩诘经》所言,“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五、就修证过程而言:菩提以烦恼为道

 

智慧如猛火聚,得烦恼柴薪而光明炽盛。智慧如孔雀,食毒越多羽毛便越鲜艳。

 

贪瞋痴慢疑五毒生起之时,能悟知其空性,能觉照而离,能转化之,能“游鱼不顾”,能见自性无染,能忏悔之,就都是以烦恼为道(以五毒为道)的修行。众生即是烦恼,不以烦恼为道,无法证菩提。如果说烦恼是魔(烦恼魔),菩提是佛,则佛以魔为道。


本文发表于 201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