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6 谈“观心悟性与明心见性”

(2023-02-03 03:25:03)
标签:

谈“观心悟性与明心见性”



要“明心见性”离不开“观心悟性”。“观心”功夫深了,自然就会“明心”。再加上时时“悟性”,机缘和合就能“见性”。可以说,要“明心”须“观心”,要“见性”须“悟性”。在这里“悟”做动词用。

 

有人说,要见性后才能明心,道理也讲得通。正确的认识是,因明心而能见性,由见性而能彻底明心,前后明心程度不同,但绝无对此心一无所知而能见性之理。好比晚上回家,要熟知房间布局情况才能打开灯源,灯亮后屋内的一切才会在光明中完全清晰地显现。

 

观心方面讲得太多,就只谈一谈悟性吧。其实在此前的文章里已经有谈到,只不过没有明指。现在把《观心法门》和《再谈“婆子烧庵”》中与悟性有关的句子摘录如下。

 

《观心法门》:

 

最终要(顿)悟的就是那个本自具有、归无所得的自性之道,也就是佛性之道,或曰本来面目。而要能做到顿悟,平常的观心(观照、觉照、定观)就非常的重要。顿悟是功夫到了以后一刹那的智慧闪电,突如其来,无法准备,也不能等待!

 

可以说观心(照)法门是顿悟之母。

 

顿观。观心法门还有最直接的修法,那就是直接观照那个能观的本身,而不是心念法尘。如同是在以眼观眼,即眼睛自看眼睛本身。这属于顿修法,所以我称之为“顿观”,直取中路,不做迂回之举。既是顿法,不再多言。

 

《再谈“婆子烧庵”》:

 

我们的问题在于被心的形式所困,而无法看到本来。其实我们本有的佛性始终跟我们在一起,从来没有离开过,也从来没有变化过,要说有变化,变化的也只是形式,而不是本身。

 

要认识心的本体,就要放弃对幻相的追逐和执著,如同要认识整个大海,就要把关注点从浪花的变幻中移开一样。在人生的实际中,这些浪花表现为我们对一切事物的二元判断,也就是二元对立的分别见。

 

平时我们下功夫,就是要打破这种分别见。只有这样,才能认知如如不动的佛性,这被称之为明心见性,即佛法现前。这种修行,便是老生常谈的“放下”。放下什么?放下我们的分别见、分别执著。如果此见不除、此执著不破,就绝不可能见性。

 

如果我们能“放下”对外相的习惯执著,去内观己心,去悟波浪所由生、波浪所回归的那个大海本身,慢慢就可以打破无始无明,清净光明的如来藏境界就会显现,就算开悟见性了。这里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我们“非此即彼”二边执著的惯性习气。

 

不过庵主又把“破执”、“不执著”变成另一种执著,牢牢抓住不放,就好像从左边的泥潭迈进了右边的泥潭。他应该连不执著也不去执著,连放下也要再放下,甚至连再放下还要放下。只要是让我们的心产生分别、执著的法,无论是有形有相的色法,还是无形无相的心法,都要放下。

 

如果在对境不执著、不分别、不攀缘的基础上,再探求或内观不动的无变异的真如佛性就对了。

 

要知道真如佛性时时都在起作用,我们能不向外求,破除一切执,随日用而无所住,保持回光返照即“返观”观自性,就会有希望。

 

归纳以上所引并补充如下:

一、时时观照自心,保持觉照朗朗;

二、放弃一切二元的分别执著,无人我、无好恶、无是非,心中无牵无挂、无欲无求,惟精惟一,赤子天真;

三、安住于自性本觉,随缘应物而如如不动,或返观观自性(顿观);

四、二六时中,打成一片;

五、研习经教,开解融通;

六、节制情欲,能禁最好;(《楞严经》中有明训)

七、发菩提心,利益众生。

 

3月份周向阳报告心得时,我跟他这样说:“很好。继续用功,圆成一片。万缘俱下,无著无求。朗觉精一,慧光圆融。身心松柔,无内无外。一无所求,有求即碍。”

 

还有,“心不在尘,心只在心。心潭尘云,来映去无。潭自不动,法尔如是。心不离心,觉不离觉(注:此处之‘心’,乃指觉照之心,非指心念法尘)。”

 

另外,“松紧适度,行于中道。关键还是无求,有求即做作即离中。上来所言,好好体悟,修道重在悟。”

 

再提醒一下,佛性只会在“无分别”的圆融境界中“自动”显现,而众生习惯的分别心、执著心、求取心恰是它自我显现的最大障碍!打个比方说,这些分别执著都是障碍大日光辉显现的厚重乌云,只有全都消融,日光才会自动显现出来。虽然日光本身不增不减,时时都在照射,也都在起作用,可如果乌云不消,自性光明终究无法透出,那如何能够见性?

 

上面还提到了“身心松柔”,也是重点,因为心物一元,身心一体。如果身体不松不柔不通畅不清净,精气神不饱满,此心还是不能自在,不能无碍,不能到达朗觉精一、安住本觉的境界。身心二者相互影响,不可不明。

 

真的身心协调,用功上路,会觉着时间过得飞快,真可谓“度年如日”,一个月一个季节,一眨眼就过去了。身体的变化也会很明显,体健心舒,步履轻快,目光清澈,面色朗润。人的心理年龄还会逐步退回,感觉自己由现在慢慢回到十几岁,再到七八岁甚至更小,有的人会退到未出生前,反正是一片赤子之心。会感觉到自己的笑容就好像孩童一般纯真无邪。等等。

 

这样下去,自有机缘和合打破无始无明而亲见本来的时刻。但这种机缘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顺其自然最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最怕的就是执著求取,那实在是背道而驰,越行越远!

 

这般观心悟性去修,功夫到了一定会开悟见性。至于中间的境界是不是要完全一致,那倒未必,因为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在家出家身份、用功方法等情况不同,境界有同有异应属正常。

 

前几天“兜率”(杨金磊)先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太虚大师在他的《我的宗教体验》一文中说,他在阅读大般若经的过程中,身心渐渐凝定,阅至‘无一法可得’这句时,他自述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华严经仿佛自心现量境界,坐经数小时如弹指倾,历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对于以前禅录上的疑问一概冰释,智慧悟解非凡。请问此境界是开悟见性的境界吗?此境界是深悟还是浅悟?开悟见性是否都是如此?太虚大师为何读经就能有如此悟境?”

 

我回答:“是开悟的境界!开悟的机缘都不尽相同,切不可刻舟求剑!太虚大师在那之前已经修学多年,并且闭关也有不短的时间,所以他专心阅经,随文入观,入流亡所,心一境性,在般若加持之下,打破无始无明而开悟。过去还有人读楞严,句读读错而开悟。反正,功夫到了,智慧深了,习气消解,分别执断,身心大定,就会在合适的机缘下开悟。不过,开悟的机缘不可求,学人只能认真修学,万不可执著于心,那只会带来执障。至于开悟的深浅,其实是跟此前的定慧功夫有关,像佛祖就是一悟直至佛地。但一般来说,特点有二:一、开悟的状态都差不多;二、都是悟后真修,绵绵保任。另外,开悟就是指明见自性(佛性),在这个意义上,所有人的开悟都一样。”

 

叶子(赵烨)昨天先谈到对佛性的理解,后问道:“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我也知道是操心得太早了,呵呵,挺想知道一个人开悟时是什么状态和心境啊,当时看《百年虚云》时演的虚云和尚坐在那里突然就悟啦,然后看上去和平常也没什么不一样,那是怎么一回事啊?”

 

我回答:“至于佛性,不存在世间和出世间的分别,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圣凡之别只在悟与不悟而已。只不过这一悟,千难万难,但又至简至易。当下即是,可又说不得道不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实在是不可说,不可思议之。

 

至于开悟的境界,则是只有过来人,方说过来话;只有家里人,方说家里话。乱猜没用,非言语思议所能及。”

 

写到这里,正好“兜率”先生上来问了几个问题,回答后感觉对其他朋友会有启发,就将此段对话附上以作本文结尾。

 

兜率:观心时有时忽觉妄念是妄念,似乎另有一觉性在观,二者两不相干,妄念在起,觉性不为所动,安然自在,不知这是不是进步?以后是否应该保持此状态,继续深入?

 

周承松:有进步!正是了不相干!悟懂这点,令人不禁要哈哈大笑:原来如此!!

 

兜率:现在妄念比以前弱了许多,可以随时想打坐就打坐,但妄念仍然有。

 

周承松:妄念当然会有,好比有火必有烟,要修至炉火纯青才会没有。但有烟有妄念并不影响您的觉照啊,所以不用管它,任它自起而自消,不必费工夫。

 

兜率:我有一点体会,观心过程中发觉的妄念生起,这个妄念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根源还是在自己的心识没有转化,因此平时也很重要。

  

周承松:对啦!但修行是长期的事,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无妄念,所以不能指望一学佛就没有妄念。但妄念本妄,如幻如泡,不理它就是,它会自然消散,因妄念本无实有自性,消散是必然的结果。就照您目前的方法修,自在安住于本觉。我在此前谈禅宗的文章里写过三首偈,第一首里就有“只不随缘去,我佛坐中堂”的句子。


本文发表于 201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