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57 叶子学佛观心对话录(二)之一

(2023-02-03 13:51:44)
标签:

叶子学佛观心对话录(二)之一



此次对话录由叶子(赵烨)整理,费时极多,也相当辛苦!希望此文能对他人有所启发和帮助。

 

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供品、每日一修和由勉而安

2010年12月15日

 

周承松:

供地藏菩萨用的供具什么的准备好了吗?

 

叶子:

准备得不全,还没有好好采购一下。香、花、小蜡烛我都有些,可以用。用一个相框把佛像裱到里面了,像托盘、香炉还没有。

 

周承松:

那就好,现在每天都能一修吧?香炉好找,没请到前可以找个小杯子,盛上一些米就可以插香了。托盘也可以先找个碟子暂时替着。关键要先修起来。

 

叶子:

能的,每天都修,就是修的时间长短不太一样。

 

周承松: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天一修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否则很容易懈怠。修行如同逆水行舟,必须要不断往前才行!!

 

叶子:

嗯,有点成习惯了,每天都会想着。

 

周承松:

真正入门需要长期的坚持,很多人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二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只有“恒”字才能发生质变。

 

叶子:

我觉得把佛法融入到生活里,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而不是总想着把它当成一件事,总在想今天做还是不做,然后就会找好多理由了。

 

周承松:

这就对了!慢慢就变成习惯了,就是自然而然了!刚开始需要“勉”,即努力做到,慢慢就是“安”,即自然做到。由勉而安!

 

叶子:

我现在还处在需要努力做到的阶段呢。

 

2010年12月20日

惜缘、一门深入与学佛正见

叶子:

您这么尽心帮助我学习佛学,心中很感激也很过意不去。

 

周承松:

您不用客气,希望您能够珍惜所学,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学佛之人,惜缘惜法是最基本的素养。不过,对我来说,能对您有帮助我也很开心,碰到一个有缘的“学生”,也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您学得好,能不断自我突破,我非常高兴。

 

叶子:

嗯,呵呵,我是发自内心地想对您的付出表示感谢。可能您曾经帮助过很多人,我只是其中之一,但对我来说,这份帮助却很可贵的,就像地藏经里说的,一个身负重石渐行渐困的人得一善知识替与减负,想想看人一辈子又能碰到几人呢,又怎么能不珍惜呢?在佛法方面我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时也不能很快地领会您所说的,但我会尽所能地去珍惜这份“幸运”,幸运地认识了您,幸运地得到您的指导开始研习佛法。我可要紧跟您的步伐,您不要嫌弃我反应慢呀。

 

周承松:

能这样认识就很好啦,只要认真照着学,没问题,进步一定会很快。

 

叶子:

反正我现在是不敢偷懒。

 

周承松:

学佛伊始,功夫要用到,否则发生不了质变,也就打不好基础。

 

叶子:

您特别喜欢看书吧?

 

周承松:

应该还算喜欢看吧,现在主要看经,和一些比较深的书,其实就是根据需要看。不过,要能知道需要什么,并不容易做到。

 

叶子:

我看得多的话就会乱,就好像有的知识还不知道时,并不会带来困扰,但知道后就很想弄清楚,反而迷惑。

 

周承松:

像你们一开始就不要看太多,会乱。最好按要求看,好比营养搭配。

 

目前就研究我教您的那些,别的不管了,也不要管别人怎么讲,各修各的,不要受影响,照着一个人教的学,进步会最快,好比跟着导游走,不会迷路。

 

学佛的次第就是,先一门深入,实修实证;然后进一步阅经,融会贯通。应该就是这样的次序了,古今所有人都一样。

 

叶子:

有些佛友谈论佛法时总是讲不能这样不能那样的,觉得好像学佛了反而把自己给束住了,其实应该是让心解脱才对吧。虽然我对佛法认识还不多,但觉得佛学不是那么回事儿……

 

周承松:

不用那么复杂,要有“正见”,呵呵,一般的人往往都会执著于这里那里,其实对佛理并没有正解。

 

有正解很难!我非常清楚您说的这些现象!有些居士就是这样。佛法深邃,不容易窥其堂奥。

 

就算是真正的上根利器,有“明”师指点,并苦学苦修,仍然要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行。

 

但是,我们对所有学佛的人都应该随喜。虽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实证佛法,不过能开始学就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而且也希望学佛的人能越来越多。当然,能修明白的人古今都少,这很正常。

 

叶子:

学佛以后我才理解到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之处。

 

尊师重法与无我

周承松:

学佛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不是泛泛谈谈就能搞清楚的,要各种条件都具备才行。您就按照我教您的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去学去修,严格要求自己,尊师重法。

 

叶子:

嗯,我会的!

 

周承松:

我反复提到尊师重法,不是在啰嗦,实在是因为这是最大的关键,这也是我切身的体会。把老师的话一字一句都记在心里,深信不疑,反复琢磨,用心实践,这就是最快的方法!真正说来,学佛是不可能完全自学的!一开始就自学就一定是盲学,证悟之后才可以谈自学的问题。

 

最听话的学生,最尊重的学生,就是最聪明的学生!绝对的!!

 

叶子:

学习您做个聪明的学生,呵呵!

 

周承松:

我跟您讲的,就是我当年这样做的。现在,对您来说,我是凡夫并不重要,我所讲的法最重要!您能深信不疑,严格照做,真正受益的是您!其实,对我来说,您尊不尊重,无所谓。我也无自性,我也“无我”。这样讲,您能明白吗?

 

叶子:

我也无自性,我也无我……看到好多次类似的话,但真的不懂!

 

周承松:

您还不懂得什么是无我义,别急,按部就班学,先有个印象。

 

就是说,别人对我怎样,跟我没什么关系,别人再怎么尊重我,也不能代替我修行,仍然是“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但是,对学习的人而言,就关系到一个“德”的问题,和深入所学法义的问题,以及与师者感应得到帮助的问题。一个放不下自我的人,不能做到谦恭的人,是没办法学东西的,世俗知识如此,出世智慧更不用说了!

 

过去的小学生,对私塾老师都要毕恭毕敬,何况现在要学佛呢?您能明白吗?

 

叶子:

就是对老师不止要行为上恭敬,最重要的是要有内心的恭敬,信而不疑。

 

周承松:

对,其实还应该感动和感恩。越进步,感触越深!进而对佛对菩萨对先贤,同样如此!

 

叶子:

如果做学生都做不好,那学佛也很难学好。

 

周承松:

其实,师者对学佛的人而言,就是“法身”父母,我们的父母是“肉身”父母。我的认识就是这样,我的感觉也是这样,并且越来越这么认为!不过,一般人可能难以马上感悟得到这点,但随着修学的加深,随着我执的去除,慢慢就能认识到了。

 

学佛解决的是永世的生死轮回问题。这是人生最大的课题,也是宇宙间最伟大的事业,最应郑重!

 

叶子:

法身是代表法的身吗?

 

周承松: 

不经老师的指导帮助,您不会开悟,不开悟就证不到不生不灭的清净“法身”,即佛性。所以说师者是法身父母。

 

叶子:

老师有种力量可以重塑一个人的。

 

周承松:

以上对您所叮嘱的话,以后就不再提了,因为这需要您自己去把握。我看自己,不是师,永远是学习者,这是真心话。我的学习对象除了我的老师,还包括诸佛菩萨和古今大德,跟他们比,我永远都是凡夫都是学生,真的!但是为帮您,我会尽“老师”的责任,会“假装”以“老师”的身份要求您,甚至苛责您。您能接受,我就继续这般做;如果哪天您不能接受了,那我就放下来。就是这样,一切随缘,不会去勉强。

 

叶子:

嗯,我明白的,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还得靠自己才行。

 

实证及过程

叶子:

实证是什么?总听您提起。要证明什么呢?是指看到了像经书上说的那些现象吗?

 

周承松:

实证就是真正明白了佛理,不仅仅是文字理解,而是体验到了。

 

比方说出离心,是发自内心地觉着人生无常,不值得贪恋,不值得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无所不为,而应该坚守原则。同时,心里面更多想着超越和解脱,能真正明白这一切如幻。

 

叶子:

它与经书上说的那些道理或现象有关吗?

 

周承松:

实证的过程是这样:先读先理解,先相信;再在日常中去观察,去体悟,去感知佛理;有时在静虑时,默默思考之,体会之,不明之处,再去研究琢磨。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就真正融入心中了,就会发自内心地认同。比方说,四圣谛十二因缘,就是这样去体悟的。

 

实证的结果是得出与佛陀相同的认知,不只是知识上的了解。

 

叶子:

我在这方面是有些问题的。要说理解知识方面,可以理解得很快,基本能很快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从明白到真正信却是有距离的。

 

周承松:

不实践不实修,不可能有正信。但是,一开始能“迷信”也是有宿慧的表现。基本都是从“迷信”而“正信”,这就是修学之路啊,谁也不可能例外,因为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就从小学到大学。

 

出离心、初发心、长久心

叶子:

您总提起出离心,我认真想过这个问题,觉得还没有找到那种出离心,体会不出要怎么出离。

 

周承松:

认真修学地藏经、四圣谛、十二因缘,就会产生出离心。

 

认真学观心,就能产生定慧之力,就能认知自己的心,久久之后,就能认取法身佛性。

 

叶子:

嗯,我还是老实修地藏经、四圣谛、十二因缘吧。

 

周承松:

一般人的问题都是仅仅了解一下,不依法修持,最后就佛在天边又入轮回去了。所以,我跟您讲,一字诀就是“恒”!只要坚定不退,方向不改,就一定能证悟佛陀所教诲的真理!

 

其实这是世法、出世法的共理。世俗的学问,没有长期的坚持不懈,也决不可能成功。这般说来,就没什么特别的啦!都是一样的道理!

 

佛家讲,能保持初发心,就一定能成就!

 

叶子:

路漫长,要坚持下去!

 

周承松:

对,要有长远心!

 

叶子:

我的初发心有点淡忘了,很久没去想它了……

 

周承松:

其实,初发心就应该是解脱心、度众心、成佛心,因仰慕佛陀而产生的高远之志!如果与此不同,就通过修学而产生正确的发心。

 

叶子:

我的初发心是想度己。一开始有种很强的力量想学佛,就开始了。确实没认真想过是什么,我要想想了。

 

周承松:

呵呵,先想到度己是正常的,学佛即是要自度度他,推己及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这个“平”不是荡平,而是太平升平。度己是出离心,度众是菩提心,清楚了吧?

 

一般都是先有出离心,后发起菩提心。如果自己都不想着出离,那如何能去度别人呢?道理通了吧?

 

先想着自己出火宅,再惦记着带别人出火宅。如果自己不想着逃,在里面醉生梦死,那如何能带别人离开呢?

 

叶子:

是啊,自己不想出来,那度别人,别人也不信呢。还得先度己,呵呵!

 

周承松:

地藏菩萨当年身为婆罗门女,也是先想着度母,因知地狱之苦,而发愿度众生。同样是先有出离心,再发大悲愿。

 

想想人的苦、畜生的苦、地狱的苦、饿鬼的苦、阿修罗的瞋恨之苦、天界的福尽重入轮回之苦。仔细思考,真的就会想着出离了,想着修行证悟解脱了。佛陀的出家就因为看到人生的苦、美色的无常等等,而坚决出家寻求解脱之道。

 

叶子:

我想得还不够深入!

 

周承松:

我们不一定要出家,但是要能不迷惑、不执著,保持清净无染的心,并努力证悟佛陀所证悟的境界,还要像佛陀、地藏、观音、普贤等那样广度众生。能真正知道苦,就会同情其他的众生,就会想着帮他们了。

 

所以要好好学、悟、体会四圣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呀。修学的因果关系都知道了吧?

 

叶子:

知道了,我现在明白了,学佛最终是要证悟佛陀所证悟的境界。

 

周承松:

对了,佛陀的目的就是要我们证悟他所证悟的。

 

有关地藏经的几个问题

叶子:

其实地藏经中我还有不少不能理解的地方。

 

周承松:

比方说呢?简单说一个问题听听。

 

叶子:

为什么说里面的好多人物都是地藏菩萨?他是不停地转生吗?

 

周承松:

地藏菩萨有无数的化身啊,佛陀也有无数的化身。

 

地藏菩萨他们都会化身无数,到无数的大千世界去度众生,因此在经的开始,会有那么多的分身地藏菩萨。所以说啊,大菩萨和诸佛的功德,是我们思议不了的(所谓不可思议)。这就是伟大的菩萨道,大乘佛学所学!!

 

叶子:

意思是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有无数地藏菩萨的化身吗?

 

周承松:

他是不断地化身入轮回度众生啊,所以悲愿无尽。这叫倒驾慈航,他们已到彼岸,为度众生,再回到苦海上做船夫,往来度众生。

 

叶子:

那他是先入轮回,然后发了愿便成了菩萨?

 

周承松:

呵呵,发愿之时,肯定是在轮回中啊!

 

一般人是要出轮回,大菩萨和佛则是不舍众生,好比一次次从火宅中往外救人一样。佛菩萨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品格,所以我们要顶礼他们,因为实在太伟大了。

 

叶子:

我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点混乱。

 

周承松:

比方说,您今天发愿,要跟地藏菩萨学,也要永远度众生,那您就是在轮回中的人道发的大愿啊。然后,您努力修行,虽然自己能了脱生死,但为了度众生,一遍遍地再来人间(比方说),当然来之后,您还是会发愿,会修行,会度人,就像地藏菩萨那样。这样经过亿亿万万年,有一天也会有佛说,这位大菩萨,当年叫“叶子”,因跟谁谁谁学,因读地藏经,而发大愿,至今已经无数劫了,所度众生谁也算不出来,谁能礼敬这位伟大菩萨,功德比天都大,等等。

 

叶子:

呵呵呵,把自己放进去容易理解多了。真的是不可思议,是想象不出的!

 

周承松:

嗯,佛菩萨的大智大悲大愿大行,是不可思议的难思议!所以啊,我每每思之,热泪盈眶。礼佛之时,都是真真切切的感动和敬意!

 

叶子:

还有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所在的世界叫什么啊?不是说每个世界都有一个佛吗?

 

周承松:

哦,佛陀无所不在,他在无数的世界都有化身,他的法身(佛性)是和宇宙一体的,遍一切处。这一点您不好领会,慢慢再说。反正有一点您要知道,宇宙无穷大,地球只不过是海边的一粒沙而已,所以啊,地球上的是是非非名名利利,真没什么好执著的。

 

叶子:

佛陀说的不是地球上的事?我以为他讲的都是地球上发生的事……

 

周承松:

佛陀在地藏经中有关于世界的比喻,其实世界真的是那么大,无穷尽。单单一个银河系,其大小我们就已经没办法想象了,而银河系还只是宇宙较低层次的一个所在而已。现在的射电望远镜,都根本找不到宇宙的边缘呢,动辄多少亿光年的事,想想都觉着远得不得了。但这还只是我们人类所能发现的有形的世界,而地狱啊饿鬼啊天道啊,这些没有我们这种粗重身体外形的无形世界,物理科学还根本发现不了。

 

叶子:

原来是这样理解的啊!他所说的百千万亿指的是宇宙啊?

 

周承松:

按照佛经的讲法,日月还只在须弥山的半山腰,而整个须弥山包括周边的世界,还只是一个小世界呢。您可以查一下大千世界的概念。

 

叶子:

所以地藏菩萨可以化百千万亿身,我原来以为是在地球上,觉得不可理解。怎么说呢,其实是从一个宇宙的角度来说的,是吧?

 

周承松:

对,佛经所讲的地藏菩萨的化身救度,是从整个宇宙的角度讲的,这正是佛菩萨的伟大!

 

地球上也有很多化身,像九华山的地藏菩萨,就是化身在新罗,唐朝时来中国学法,后到九华山苦修得道,这就是九华山地藏菩萨的来历。

 

叶子:

我听说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呵呵!

 

佛陀是不是可以看得到所有的六道众生呀?

 

周承松:

他当然看得到六道众生,佛陀有天眼、法眼、慧眼、佛眼,他的智慧是无碍智、穷一切智,无所不知。

 

叶子:

佛陀讲地藏经的地方是哪里?

 

周承松:

佛陀讲地藏经的地方,不在地球,在天上,须弥山顶上的忉利天。那时佛陀不在人间,弟子们想他,就用木雕像,寄托思念,据说这也是佛像的最初来历。

 

佛母摩耶夫人,在佛陀出生后就去世了,往生到了忉利天。佛陀为了度他母亲,上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

 

叶子:

他为母说法时,还没有涅槃?

 

周承松:

据说佛陀当时到忉利天,是带着肉身去的,不是靠禅定,所以大家找不到他,有一位具有天眼的弟子看到他在天上说法,大家才明白。他当时没有涅槃。佛陀肉身的“涅槃”是在讲完涅槃经以后。佛陀法身所证悟的常乐我净不生不灭的境界,称为“大涅槃”,不但不是死灭的意思,而且意思正好相反。普通意义上的涅槃,是指肉身灭坏,就像圆寂一样,其实不是涅槃的究竟义。

 

叶子:

那佛的生和死的问题是怎样的啊?

 

周承松:

肉身有生死,法身(佛性)无生灭。肉身苦空无我不净,不值得贪恋,不应该为它造业而轮回生死。法身永远清净无染,永远常乐我净。

 

开悟所证悟到的就是法身境界。我们如果不能放下对肉身种种的执著,那就永远证不到法身。

 

所以学佛要有出离心,要能够放下种种对身体及这个幻化世界的执著才行。要不然,就不能反观内照,去体悟那个不生不灭的法身。

 

叶子:

哦,我明白了!

 

您也辛苦了,不停地打了这么多字。

 

周承松:

呵呵,没关系,您的进步就是最好的安慰。

 

叶子:

为了您这份辛苦,我也不能让自己懈怠,只怪自己还不能很快地理解!

 

周承松:

不会这么快的,否则别人的功夫不都白下啦。要精进不退,但不要焦急,学佛是一件长远的事情。按我的要求做,应该就是最快的!

 

叶子:

嗯,知道啦!

 

忙碌中观心及观心益处

2011年1月5日-17

 

叶子:

看到您又写了一篇新博文,很期待读一读呢,呵呵。这些天我的生活都没了规律,乱乱的,功课上做得不好,不敢和您汇报啦。

 

周承松: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会忙乱些。回家了就更容易不规律,人人都有同感。功课上尽力做就好了。但再怎么忙,观心别忽略了,这个时候也正是需要慧观“给力”的时候,也是考验定力的时候,要能立得住!

 

叶子:

嗯那,观心一直都记得做,几乎每天都会用到,成习惯啦。有时会利用等人的时间自己默默地做,但还是断法和转法用得多,现在可以很快地分辨出有用的和没用的心念,呵呵!

 

还有,有时好像并不是通过刻意思考就突然想到一些想法或说了什么话,就那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总之与以前是不同的。

 

周承松:

有这种体验是好的,也是正常的。这跟牛顿被苹果砸出来了个“万有引力定律”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对我们修行人来说,不用执著,当然也更不用排斥,自在自然就好,不影响对心的观照和把握就行!

 

叶子:

嗯,我明白了。通过一段时间以来您给予的指导和我自己的琢磨使用,真的越来越发现观心的益处。将观心的方法、要领记在脑中随时随地地用它们,好似去伪存真。在照破杂念后,就会想去搜寻和挖掘正的、好的念,以便在实际生活中修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样做以后所带来的平静心态让人很舒服呢,呵呵!

 

周承松:

对,初步就是要做到这样。这种平静其实是在慢慢进入自在的境界,越修心就越自在!记住“恒”字诀,不再提醒了哦!

 

叶子:

嗯,一直都记在心中的!

 

只是前些日子精神上总是绷得很紧,回京后松懈了反而觉得有些疲乏了,呵呵。您说得对,功课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做,中间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做,现在恢复起来还有点费力气呢……

 

这十来天虽然功课做得不太好,但还在看四圣谛那本书,常常会反复想十二因缘的关系,觉得挺不可思议的,想象不出佛祖怎么会这样定义出人的前生和今世。最近还又想到其他一些事,有空和您聊聊。

 

2011年1月18-19日

个人学佛和劝化家人的关系

周承松:

回来这几天已经调整过来了吧?

 

叶子:

嗯,基本调整过来了。又有些担心快到过年了,恐怕又要乱一阵子。

 

周承松:

这样练一练也挺好,既然要乱,就利用乱呗,借机增强自己的观照力和定力。

 

叶子:

也对哦……没有往这个角度想过。如果乱之后能提高一个水平也不错呀,呵呵!

 

叶子:

其实这样的状态是我近来想向您谈的一件事。感觉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周围的家人对于学佛的一种态度,说不好,不大认同。

 

周承松:

呵呵,诸法无自性,凡事有利有弊。

至于学佛,您觉着好,家人未必认同,正常现象。

 

叶子:

因为我自己认为好,对自己有帮助,从心里来说希望家人尤其父母也可以渐渐了解和认识佛学。但试探性地聊了一下后,发现不是那么容易。

 

周承松:

那就先把他们放下呗,不用勉强,如果您现在没学佛,他们还不是仍然这样?不能因为您学佛了,就希望他们马上也一块儿学。

 

一开始学佛,很容易产生您这种想法,巴不得家人都一起学,但事实上往往未必如意。

 

叶子:

是啊,很希望他们能一起学。

 

周承松:

只要您更开心,更健康,对他们更好,更豁达,更包容,那就有了说服力,他们就不应该再反对您。您变得更好,谁也没理由反对。

 

叶子:

我也这样想的,如果他们看到了我身上的变化,应该有感受的。

 

周承松:

就是说,内心要自信,要坚定,不受世俗影响;语言上要客气委婉;行动上、做人上要变得更好。只要他们不明确反对就可以了,至于他们学不学,以后再说,不用着急马上解决,时间还有,关键是别耽误了自己。

 

学佛嘛,有句话“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首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家人们先随缘好了。有的家人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行,就到时候再说呗。

 

叶子:

其实从心理来说我是可以做到先顾自己学好的,只是……觉得他们其实有很多苦,但好像找不到出路一样。既然自己学习了,了解了佛学,又在一点点实践,真是希望能让他们也“入门”。

 

周承松:

佛法不度无缘之人,就随缘吧,这不是冷酷,是经验,也是社会人生的事实。过于忧患,对别人是强迫,对自己是痛苦。

 

叶子:

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吧,自己还是初学者呢。

 

周承松:

对周围的人,也要看缘分,有的人接受起来快,就积极引导,否则,就权当自己没有学佛好了,不用徒生烦恼。这跟您是不是初学没关系的,是缘,是宿因,勉强不来。

 

等您自己修得更好了,心力更强大,懂得更多的善巧方便,就可以慢慢灵活引导了,现在生拉硬拽不行。

 

叶子:

嗯,也可能哪一天因为什么因缘,他们就能认同了吧。

 

周承松:

嗯,等缘到了再说吧,天下不学佛的人太多了,先顾有意愿的人呗。也不要有太强的亲疏之分,现在的疏,在过去也都是亲啊。

 

但是自己学佛要坚定,本来自己就是独立的人,真正说来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活着的,自己为自己负责就好了!至于别人嘛,他为什么要为我们负责?又凭什么来为我们负责?又怎么有能力来为我们负责?

 

叶子:

其实心里也明白可能现在因缘不具,但还是忍不下那个心自顾自地学佛。牵绊太多了,是吧?呵呵。

 

周承松:

仔细想想,每个人都在为了谁活着?还不是自己!这不是自私(很容易被误解为自私),是事实啊。这也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思。

 

叶子:

我能明白,可有时做起来就另一回事了,唉!

 

周承松:

您要过得不好,别人说好有什么用?反之,您要过得好,别人觉着不好就真的不好啦?!所以我说每个人都得为自己活着,别管他人的好恶!因为这不是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问题,完全是个人自己的事情!

 

再说啦,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没有依附在别人身上,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再怎样的亲人,有一天还是会分开的,还不是各奔西东!

 

有一天大家阴阳两隔,或者重新生活在这个地球,但已经是陌路了。到那时想想,为了别人的自我的态度和观点,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可就太不值了。

 

叶子:

现在好些,以前就常在自主和亲情之间徘徊……(有种很牵扯的感觉。)

 

周承松:

父母生了您,您孝敬他们是应该的,但自己的路怎么走,自己的生活怎么过,那基本就是自己的事了,因为这不是道德的问题,完全是个人的自由和价值观。谁也不应该去干涉别人的自由和价值观啊,这也是普世价值观吧,专有名词是民主和自由。

 

叶子:

呵呵!同意呀!

 

周承松:

因此,我向来认为,无关道德法律问题,每个人都应该是为了自己活着,而不是为了别人的好恶!

 

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身上的想法是极其幼稚或者说不理性的,因为至少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每一代之间也是不同的。给予他们尊重,但不跟他们吵,坚定做自己的事情。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一方要慈,一方要孝,其他方面就每个人怎么开心怎么来,不违背道德法律就行,管那么多干嘛,又管不了,还不是自寻烦恼。

 

学佛与婚姻

叶子:

呵呵。您算说到点子上了!

 

另有一事,也想请教您,虽然在学佛,但毕竟还在凡间,学佛之人对婚姻的态度怎么为好呢?

 

周承松:

不排斥婚姻啊。但是在选择上,应该更重视品质,因为这关系到因果问题,以及能不能相处的问题。

 

如果对方学佛当然最好,但至少要是善良的人,没什么恶习。而且,我觉着最好不要抽烟。

 

叶子:

为什么要不抽烟呢?

 

周承松:

将来您会发现,走到哪里都不怕,但唯一怕的就是烟味儿,或者说抽烟的环境。

 

叶子:

是不是对头脑有影响啊?

 

周承松:

因为您会越来越清净,身体内部的气脉也会越来越畅通,烟进来后,是极大的妨害,影响气脉的畅通。您的呼吸会很深,烟的侵入也会很深,而且是呼吸的方面,您根本躲不了,总不能不呼吸啊。现在您可能没那么敏感,但心越净越定,就越会有深刻的体会!那种难受是非常深的!

 

叶子:

关于婚姻的问题,我是看十二因缘时想到。想得不深,第一感觉是如果结婚,那不是生不出出离心了?可毕竟又是在世上生活,太难啦……

 

周承松:

婚姻看缘分呗,但至少不用排斥。

 

只不过修道人会将对方真正看作人生的伴侣,就是伴儿,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该有占有的欲望,这就是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结合了。会关爱对方,但不会占有对方,各种欲方面相对都会淡一些,所以对方的人品非常重要。彼此不占有,在心理上保持一定距离。但另一方面,在真爱方面又会更深更纯粹。

 

周承松:

什么事情都是“无我”之后才能做得更好。无我就是佛智啊,无我才能有出离心,无我才能没有占有对方的欲望,无我才能包容关爱对方,就像对所有人那样,这样关系也才能处理好!所有的问题都来自于“自我”的占有欲,什么都我要,我要你怎样,我希望你怎样……那就根本没办法处好了。

 

叶子:

这种境界真的蛮高的。更接近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状态。可是要找到这么理想的伴侣,很难呀!

 

周承松: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正是我想说的。

 

不是对方这么理想,是您要有这样的认识,但对方的人品要好。您是这样的人,慢慢他也会被您感染的,因为他会发现这样的好。

 

诸法无自性,您能有大爱,就能包容,心灵就有光彩发散出来,就能有见地和智慧的高度,处理问题就容易多了。就怕一个比一个的角度低,哈哈!

 

叶子:

人品的确很重要,也要时间来打磨,呵呵!

 

周承松:

自己的境界很重要哦。他应该是个包容宽容的人,不要找小气吧啦的就行。

 

说到占有,谁也占有不了谁。有些父母们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才会跟儿女们怄气。夫妻之间也一样。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缘聚缘散。

 

叶子:

自己的境界还不知道能不能影响别人呢。呵呵,缘聚缘散,能不散就好了。所以,还是先要把自己修好!

 

周承松:

诸行无常啊,这是三法印的第一印。缘没有不变的,有的深变浅,有的浅变深,有的深变深……只要认真修行,出离心和菩提心双运,自然就会善者更善、恶者变善,这是自然的转变。对什么事都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离本性),这就是自在的心态。

 

自在也源于无所求(妄求)!

 

叶子:

呵呵,是,要自在才好。

 

周承松:

当然啦,找终身的伴侣,还是要坚持一定的标准,因为您知道什么人适合您,不要太勉强,不幸福的婚姻只能是长期的麻烦。在修道还没有到更高的境界之前,身边的长期麻烦,只能阻碍您,谈不上是有益的磨炼。所以说要把握尺度,不妄求并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只能被老虎吃掉。

 

刚开始修行,开心的环境非常重要!

 

叶子:

修行时,我很享受那种清静的感觉的,修完后也很开心。

 

周承松:

好好修地藏经,好好修心,好好悟佛理,好好行菩萨行,同时好好诚心求佛菩萨加被,没有不成的道理。不用怀疑佛菩萨的慈悲和法力。在佛经里面也有很多求佛陀加持而如愿的例子。

 

要相信,“信为道源功德母”!

 

周承松:

还是那句话,三法印的第二印“诸法无我”印,即诸法无自性,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对其有一定之见的,或者说是有其自性的。因此就没有什么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婚姻因缘也一样,无自性,可改变,所以就可以求佛菩萨加被满愿。再说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行,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帮众生嘛!

 

叶子:

什么是“没有什么是必须要‘对其’有一定之见的”?

 

周承松:

具体来说,就是不要认为您的婚姻就一定只能是如何如何的,要知道它没有不变的自性。这样能懂吗?它其实并没有不变的自性。

 

所以自力加佛菩萨力就可以带来好姻缘,这是现实的问题,不用逃避。心要清净心要诚,要有毅力,一定可以。

 

可以在回向以后,再祈求佛菩萨加被。还应该多参加放生、助印经书等,多积善德,都有帮助。

 

2011年1月22-23日

《地狱游记》与业力

周承松:

这几天修得如何啦?书看得怎样?

 

叶子:

一直在看但有些慢,看到现在,其实有一个问题比较困扰我,就是关于业,特别的抽象但又经常出现。关于这块内容我有反复看,但始终领会不到它究竟是个什么,还分善和恶,与烦恼还关联。

 

周承松:

看得不快未必是坏事,慢慢琢磨吧。给您发了两份文件(《佛教的业力论》和《地狱游记》),接收看看。

 

《佛教的业力论》说实话我并没有抽出时间读,但应该不错,对您理解业力会有帮助。

 

叶子:

谢谢您!我先读读看,不知道能不能懂,呵呵。

 

周承松:

《地狱游记》简单说就是济公活佛带领某人的神识(世俗称灵魂)游览地狱所记,揭示因果报应之理,以警告世人。对冥界的制度规定什么的,您可能又会有诸多不解,就不用乱琢磨了。这种事情就是客观事实,只要相信就行。这对您理解业力同样会有帮助。

 

叶子:

原来不只是我不明白业力,它是个挺大的问题。呵呵。

 

周承松:

那您看看吧,两份都挺长的。因果业力问题,即因缘问题,本就非常复杂。

 

叶子:

我觉得因缘比较好理解些,像一条线一样贯穿着,业力就很抽象。我把这两份文章好好读一下。

 

周承松:

嗯,好好读读,挺重要的。其实带着问题读,收效会很快,立竿见影。

 

叶子:

《地狱游记》也与业有关吗?

 

周承松:

一切都与业有关,业分善业和恶业,又称白业和黑业,还有不善不恶的无记业,大致就这么三种。做任何事都会有业力的,不仅仅是坏事。《地狱游记》相信就好,问题可以通过“业力论”解决,呵呵!

 

叶子:

其实昨天我有想到业力是不是跟行动有关,但仅仅想到而已,因为书上写烦恼会推动业的移动,而自己的经验是,有烦恼时就会做一些平时比较少做的事情(即做出比较奇怪的行为),就像因为某个烦恼而产生了某种行动一样。

 

观心、“思悟修”结合及文章

周承松:

其实,很多问题也是随着修学的加深而逐步解决,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就要不间断地修持!

 

佛法的重点之一,在于观心!照我说的修,以后就能理解这句话!“思、悟、修”要结合,修行是全方位的事。

 

叶子:

观心真的是非常有帮助。很庆幸您一开始教了我那么多观心的方法,到现在每天都在或多或少的用着。

 

周承松:

佛学又称内学,内学即心学。另外,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观心要做到念念不离。此前给您讲过的那几篇文章,隔一段时间就认真读读,会逐步加深理解。学修结合,相辅相成。还有普贤行愿品。

 

叶子:

是不是说,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是佛,观照自己的心就等于是发现了佛的心,呵呵。

 

周承松:

差不多。都是佛,是讲佛性即自性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众生用心和佛完全不一样,这就要努力跟佛学才行。这一切的理要在实际中证到才算数,不过理解也很重要,八正道以正见为第一。先明理,然后在实践中证。

 

在我的《再谈“婆子烧庵”》里讲得比较具体。观心法门里的“顿观”,就是反观自己的自性。自己悟吧,悟多少算多少。写得已经很详尽了,呵呵。

 

周承松:

还有谈金刚心、菩提心和修道要诀等也都至关重要,包含了如何修心,以及为什么发和如何发菩提心。这已经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了!《我看烦恼和菩提》您现在还很难真正懂,证悟之后才会真懂。

 

就算把佛经都读完了,核心部分也不离这些,不可能离这些!抓住核心,就会纲举目张。否则,必定茫无头绪,蹉跎岁月!

 

叶子:

这些重要的东西我慢慢消化,常觉得在了解了里面一个概念后,就会引出更多的内容来。

 

周承松:

嗯,随着修行,有越来越多的体会,就可以逐步加深理解,理解的加深又会进一步引导修行。

 

另外,“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时不时地细读,随文而入观,必定有更多的收获。我曾跟一个朋友讲,文章里含有很多要诀!能悟得多少,就看个人的诚敬心、悟性和实践了!

 

叶子:

我理解了,先把核心的抓住!我每次返回去读您写的文章,都会发现新东西。其实早都写在那的,可是就像睁着眼看不到一样。

 

周承松:

是的,对面不识,当面错过。所以,要苟日新,日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承松:

文章中应该没有废话!每篇文章虽然完全出自自心,但写时我都会字斟句酌,写完后再仔细推敲,包括标点符号的运用、段落的划分等。这么做,一是保证完全表达我的意思;二是务必使读者能有最佳的理解,尽可能不出现偏差;三是中正无偏,合乎佛理。因此,每篇文章都极用心。

 

叶子:

我能理解您的辛苦,也会好好珍惜的!

 

学佛的条件与尊师重法

叶子:

呵呵,有时觉得您好严厉啊!     

 

周承松:

其实呢,也不是我严厉,如果一个人自己不重视、不努力,谁也帮不了他。

 

还有,没有悟性的话,学佛绝对难以悟入。另外,尊师重法也是最基本的做人品德和最基本的学法品质!如果这都做不到,那还学什么佛呀?先学怎么做人好了!

 

假如一个人,对帮助自己认取慧命的教言,都不能信受奉行,那他还怎么修大乘佛法呀?那就是品质和根基有问题。

 

学佛修道嘛,人心还是要古!非如此,不可能得法,不可能成就。所以说,不完全是严厉的问题,教和学就应该这样,古今如此,未来必定还是如此。

 

叶子:

嗯!所以我真不敢放松,就老老实实跟着做好了!

 

周承松:

在过去,都要观察甚至考验学生,就是因为没有这种品质不可能学好,结果只能是白耽误工夫。

 

叶子:

您说的我记下了,真正地尊师重法,才有可能在学佛上真正地有所成就。

 

叶子:

另外,仍然总是控制不好起伏的状态。

 

周承松:

刚开始的起伏很正常,得道者如凤毛麟角不是没有根据。爬起来,咬牙前行,自强不息!

 

还有啦,对于尊师重法者,任何一句话都能帮到他;反之,一万句也没用。这也是尊师重法的重要性所在。

 

周承松:

当年我的老师就跟大家讲过一句话:如果能跟老师的心合一,他的道就是你的道。然也!

 

叶子:

真精辟!

 

周承松:

另外,尊师重道也是在培养自己的“德”。从这个角度谈,又回到了前面的话题,套用句式就是“谁在尊重谁”、“谁在受益”?当然是学者自己受益啦。

 

如果不能跟老师的心合一,不能心心相印,那就没办法以心印心,也没办法以心传心,因为“上士心传,中士身传,下士言传”。在这里面,只有心传才最完整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

 

叶子:

以心印心,以心传心!

 

周承松:

推而论之,修地藏经时也要和地藏菩萨心心相印,道理一样。

 

环境烦恼与诸法无我

叶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每一次回家后,自己就会迷失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那种迷失的状态,至今我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周承松:

回家后容易迷失,是因为环境变化,正房的功夫到了厢房用不上。还是定力和修道的动能不足的问题。另外,回去后,旧的环境和旧的牵缠,又会影响您,一个不小心,就会受影响。

 

看一下《记忆与学佛》吧,可以用得上。

 

另外,回家后要保持警惕!这时就看观心的功夫怎样了!每一次都努力就成,功夫是一天天提高的,每次都不同就行。目前有时会道不胜魔,但只要每天一修,坚持下去,将来必定魔不胜道!关键是心魔!所谓心魔难防!时刻观心,再加上多做功课,多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及灭定业真言。

 

叶子:

我一个好朋友对我说过她对我直观的感受,“你的家庭带给你的负面的东西太多了……”。而我的感觉它像是一座山,就算消耗掉一些,也是微不足道,而且还会有新的产生,不想去理会可活生生的又不能不去面对……

 

周承松:

“诸法无我”,看您如何看待。每个人所面对的都是自己过去世所作所为带来的结果、后果或结局。无所谓,坦然面对就好,不存分别妄想和攀缘妄想,不老想着“如果不是这样就好了”、“如果像人家那样就好了”等妄想,平和地面对这一切。

 

再说了,好也罢,坏也罢,都不会影响您的自性清净,都是外在的生灭法,生生灭灭、起起伏伏、如幻如化。您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而已。

 

周承松:

释迦牟尼佛当年所面对的境遇比我们更加惨烈,整个释迦族都被琉璃王灭掉了,但是佛陀也在尽力之后,坦然面对;

 

达摩祖师和西藏的密勒日巴祖师都被毒死,但不影响他们的至高成就;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得到达摩祖师的真传,晚年还专门(主动)跑到邺都偿报,被人诬陷杀掉;

 

还有印度的龙树菩萨(中国佛教的八宗之祖),也是心甘情愿地被杀头;

 

还有师子尊者也是被杀,被砍头,但“举头迎白刃,犹似斩春风”。

 

叶子:

嗯,他们好有勇气,也有力量!

 

周承松:

呵,生灭法无自性,不变的是佛性,本来就是人无我嘛,不过幻化幻生而已,如同“盗梦空间”。庄子也讲过,是庄周梦蝴蝶,还是蝴蝶梦庄周呢?就是说,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中变成现在的庄周呢?

 

呵呵,人生如幻,无自性,坦然面对各自的业力现前就是,保持自己的心始终处于觉照之中。

 

叶子:

其实觉得自己看淡了许多的,但当同样的环境再次出现时,发现有些因素是如影随行的,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化解。

 

周承松:

所以我反复讲过,学佛的要点是“出离心、菩提心和中观正见”,刚才讲的所有这些就体现了这三个方面。

 

您能改变的只有您的心!您能把持的也只有您的心!将来能成佛成菩萨或者流转六道的,也是您的心!心外无法!

 

诸法无自性,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外在法,所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周承松:

您如果执著于外境,烦恼就生,处处都是烦恼。其实不是烦恼生,是您的心处于烦恼的状态。相反,在在处处都是净土一般,就是菩提。其实也不是凭空生出一个什么叫菩提的东西来,是您的心处于离执的觉悟状态。

 

叶子:

可是当自己追求清净,而外在却一再地干扰,自己的心也是左右不了的呀。

 

周承松:

干嘛要左右外在的东西呢,那是谁也左右不了的,您唯一能左右的就是您的心呀!

 

叶子:

如果不是针对自己的干扰,比如闹市里,倒不是大问题,但如果是针对自己的那种干扰,不想左右的话也难免生出烦恼,而对方未必知道已带给自己烦恼。

 

周承松:

我不是反复强调“诸法无我无自性”吗?外在的干扰,如果您执著它,那它就是干扰;如果您不在意它,不执著它,那它就不是干扰啊。干扰之所以能成为您的干扰,就是因为您在意它重视它呀。这就是外境啊。我说的外境是术语,包含了外在的这一切方方面面,不仅仅指眼耳所面对的。

 

叶子:

噢!理解了,根源还是在于自己的在意和重视,对的,是这样……通俗点说,是不是“心太软”?

 

周承松:

小马过河的寓言,就可以解释什么叫诸法无自性。一条河,就是一条河。但是,它对于大象、兔子和小马而言,就分别是浅滩、深河和过膝的水。什么事都一样,它的性质因人因地因心态而异!

 

看得破,放得下,就无所谓软不软了,这叫智慧。您说软,还是带有褒贬义。而智慧无世俗义!智慧本身的特征就是超越!

 

叶子:

嗯嗯,您真厉害,给说透了,呵呵!现在找到了问题所在,我会相对应地去修正的。

 

智慧圆融与渐离执著

叶子:

什么时候才能有智慧啊?

 

周承松:

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三法印,三十七道品,就是智慧!菩提心就是智慧!观心的觉照就是智慧!“随转断”就是智慧!静虑、分析就是智慧!顿观自性就是智慧!关键是学的时候要结合生活实践和人世百态以及自己的经历、习气、修学状态和心得等去领悟,这样就能深入。

 

叶子:

智慧离我也不远,呵呵,只要肯努力去抓住。

 

周承松:

对呀,闻思修,戒定慧,信解行证!

 

叶子:

您一定放心,在学佛上我会努力的。

 

周承松:

“万事开头难,万事也只是开头难”,这是我在文章里讲过的话。我说过,里面的每个字都有深意。努力做到一次,后面就势如破竹了。

 

叶子:

嗯,这一关我是决心要过的!

 

周承松:

人心不死,道心不生。人心就是执著心、攀缘心。执著的心,就是六道轮回的心。执著于外境有自性,就是执著心啊。

 

叶子:

呵呵,随缘随缘,修好出离心,菩提心,具足正见。

 

周承松:

我们对“所谓”干扰的看法和态度啦,也是执著的产物。常常因为您有这样的习惯执著,所以干扰就能成立。如果您不执著外境有定性,干扰就不存在了,那就是道心的状态。

 

我们的成见就是最明显的执著的产物,久而久之……

 

我们普通人对事情的看法、态度、反应,就是执著的产物,久而久之……

 

叶子:

确实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形成思维习惯和模式了。

 

周承松:

这就是我们凡夫的习气,有了我的执著,就有了这一切的执著。总觉着别人对我这样、对我那样,所以我就这样、我就那样。其实,哪里有真实的我?不过是骨肉组合外加神识而已,也是在分分秒秒变化之中。因为在我们的眼中变化得比较慢,我们就执著有一个不变的我,就会执著别人对这个我的态度和言辞等等,就因之而作业,因之而轮回……

 

周承松:

由我执造业,由造业轮回。学佛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那就是道心,就是智慧,就是解脱,就是悟道,就是佛菩萨之路,就是菩提之路。

 

如果这种执著的习气始终“滞重”(这个词我在文章中用过几次),那我们就根本不可能解脱,不可能明心见性,不可能开悟成佛。

 

叶子:

那我们在佛法里找方法,逐渐化解“滞重”。它没了,就可以明心见性了。

 

周承松:

当然啦,这是最起码的前提。

 

叶子:

把旧的去除,把新的充满进去,呵呵!

 

周承松:

轮回心和菩提心根本相对、根本相反,有此无彼,有彼无此。打得人心死,方得道心生!

 

其实,佛理就是真理,只是我们轮回久了,就把假的当真的了,就执迷不悟了,好比梦中不知梦,梦中再做梦,就更不知是梦了。觉悟又叫觉醒,用心悟吧!

 

坚持和超越

2011年1月31日

 

叶子:

有个理我想明白了,路(道)早就在那里了,您已为我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再用您指导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踏上这条路以及能走多远更多要看个人的信心、实践和体悟了。信勤则远,疑怠则滞,唯心识所引领,外境则化为考验,呵呵。在学佛的路上我会继续前行的。

 

周承松:

您说得对!不管怎样,每日一修至关重要!只要每次修的时候都能坚持下去,最多一个多小时后,情绪就可以化解,状态就会调整回来。这样,慢慢下来,功夫就在提高。修行是一次次战胜,一次次超越。反正,您强它就弱,您弱它就强。

 

回家后人会放松,如果还能保持修行的心就非常不容易!!时不时的历境炼心非常有必要,这是检验自我的机会,就跟军队演习一样,是修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看您怎么看问题了。其实人生如此,修行也如是!能为我所用,就都是好的。这就是慧之用。

 

修行人所面临的各种考验非常多,包括财、色、名、食、睡等,还有各种不顺违缘的考验。后者您可以看作是业报所现,那就随缘消旧业好了;您也可以看作是考验,那就要提起精神,努力考好。有的关口,一次超越就永远超越,否则就会一再出现,这是规律。

 

叶子:

嗯!就把对境的历练当做对自我的检验。对于您说过的“难行而能行”有了更多感悟。境有难,但不是不能行,总会找到可行的方法。从心中把这个“难”看“扁”了,不必过度在意执著它,由心引着去行,也许就会少生许多烦恼,而境也不会像看上去那么棘手了。

 

叶子:

您说的“修行是一次次战胜,一次次超越”特别贴切我现在的心境,呵呵。修行的心,心的修行,就是让心在修行中有突破有提升达到更高的层次。俗话还说战胜自己是最困难的呢,让自己打起精神,让心在修行的过程中化烦恼,断迷惑,还清净。

 

周承松:

保持觉照的心境!阳光的开朗心态!

 

叶子:

这次回家也让自己带着“任务”,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境,保持对心的观照、分析,既过一个愉快的节日,也不落下对自心的修行,呵呵!

 

感应

2011年3月15日

 

叶子:

最近做功课时,觉得自己发乎内心的、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对佛菩萨的恭敬和诚心越来越多,几乎充满整个身心。

 

周承松:

这个是非常非常好的现象,这样的感受很好,这就是由“勉”而“安”的过程。非常好,这样修下去就对了,只要不执著就行。

 

不管什么反应、什么情况,只要执著就不符合佛法的精神。因为,执著就是苦,或者说是苦的渊源。但也决不是去排斥抗拒,那也是执著。要把握“中道”,自己慢慢体会。

 

叶子:

还有一个感受,这几天似乎菩萨在帮我呢,叫别人来帮我,遇到的是让人比较开心的事,呵呵,连着好几天了,所以说不清是什么原因了。是不是跟近几天功课结束前都会非常诚心向地藏菩萨祈求拥护自己和自己的亲友有关系?这真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好像互动一样。

 

周承松:

感觉有感应,很好,也算是一种证验、奖励和鼓励。佛菩萨本来就愿意帮助真正的“善男子善女人”的,要心存感恩,精进修行。但是,仍然不要贪着,不能着相执著。

 

简单说就是:有进步,好!但不要停留,继续前进,继续深造,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理解和证悟

2011年3月16-17日

 

叶子:

记得您提过好几次“中道”,似乎在道理上我能明白些,但怎么找到那个“中”却仍不得要领。在生活中,自己长久以来已形成了看待事情非此即彼的习惯,是非黑白心中一定会做判断的,有时就会不自然地走入两极中的一极,相应的就会带给自己苦的心……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领略到“中道”的奥妙呀!

 

周承松:

理解和证悟是随着修行的进步而逐步加深的,所谓学无止境。对经文是如此,对佛理是如此,具体实践中也是如此。这是个长久的过程,不断努力精进、不断自我超越就好。

 

您修得挺不错的,几个月了,精进不减,令人欣慰。继续哦!

 

 

叶子学佛观心对话录(二)之二 (2011-09-01 14:46:38)

标签: 学佛 观心 自性 开悟 五蕴 实修 证悟 出离心 菩提心 精进 根基 尊师礼佛

 

2011年3月18-19日

(关于四圣谛图)

受”是入手处

叶子:

对于四圣谛的内容,我所能认识到的就是这些了,又不太会用文字表达,做个图看着方便,请您帮我看一看。

 

周承松:

嗯!十二因缘中的触本身没有苦乐舍,受才有。

 

叶子:

《四圣谛讲记》上有段内容就写到,佛说从“受”开始理解四圣谛。

 

周承松:

对。因为“受”是起点,能观察、能修行、能掌控的起始点,即“入手处”。

 

而且众生都是因“受”而“爱”而“取”而……所以,受是轮回中最最关键的一环!

  

之所以要看开看空,就是要在“受”时,不起贪“爱”,就自然不会产生“取”的造作,进而产生后“有”之因。

 

叶子:

从受开始,就跟着一系列的反应了吧?

 

周承松:

对!

 

五蕴与十八界

叶子:

我觉得五蕴那一部分做得不明白,也不知道更合适的整理方法了。

 

周承松:

嗯,五蕴非常非常难明!!在触的一瞬间,就有识的“受”产生,几乎不差分毫,自己体会就知。

 

叶子:

如果能够在受的时候就有所察觉,然后观察自己是不是生起了喜爱或讨厌的心,这样做对吗?这种感受很细微……

 

周承松:

您说得对!观察五蕴是要相当细致深入才行,这是非常微细绵密的功夫。观察五蕴,其实用的就是“观心”功夫,您的心念分别、起伏就是“受”和“想”还有“行”。明白了吧?

 

没有观照功夫,就很难明了五蕴。观心既是基础,也是高深的修法,义理很深,慢慢就可体会得到,它确是佛学的核心!

 

我在文章里讲过,五蕴皆空是佛法的关键。当然非常难弄明白,需要很长的时间。都是抽象的东西,一定会头晕脑胀。感觉乱很正常。要非常细致才行,这非常考验智慧和心力。

 

叶子:

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与五蕴的关系怎么理解?

 

周承松:

五蕴是指色心二法,色蕴属色法,包括五双色(内外),其他属心法。色蕴包括了五根和五尘,因为五根五尘为内外色,但不包括意根和法尘,意根和法尘不属于色蕴。

 

其实五蕴和十八界是佛陀的两套表法体系,彼此互有关联。

 

周承松:

您要研究,应该先研究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是一套东西。然后再研究五蕴,这又是一套讲法。把它们马上都放在一起研究,您脑袋一定会炸掉。

 

佛也不是同时讲这两套的,有时讲五蕴,有时讲十八界,因人因慧而异。

 

叶子:

我说呢,一会讲五一会讲六的,原来是两套东西。通过您这样一指点,我明白一些啦。

 

周承松:

对于四圣谛您应该已有了大致清晰的概念,下面您可以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开始,仔细琢磨,反复在实际中体悟。一段时间后再研究五蕴。再之后就是十二因缘,包括流转和还灭。这样的修学和实修次第科学合理,才能帮助您真正明理,并得到受用!

 

大乘与小乘

2011年3月25日

 

叶子:

经过您解释我才明白,原来图上灭和道这一块是属于小乘佛教的范围。我主要从书上提取出来这些内容,而且是那些觉得还可以分清的部分。因为自己所知有限,可能没有完全表明书中所表达的,在进一步学习后希望可以慢慢完善起来。

 

周承松:

小乘是大乘之基,佛陀对弟子讲法也是先小后大,所以不存在取舍的问题,只是在心中要把大小乘连贯起来并次第修学就可以了。

 

其实现在教您的是小大乘结合,是我说的“根基法”与大乘实修相结合。“根基法”就相当于小乘的这一部分,对这些不了解的话,毕竟根基不稳,将来还要回过头来研究,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现在就学。大乘的经典包括《楞严经》等,里面也一再谈到这些,如果不懂的话,那《楞严经》会看不进去。

 

小乘、大乘是后来才划分的,如果停留在“根基法”这里,以为就是佛法的究竟,那就是小乘的态度;如果知道还有发菩提心普度众生,经菩萨道而成佛,从而以“根基法”为基础理论,进而学习、实践大乘菩萨行,那就是大乘的修学。差别在这里,在心不在法。佛法是完整的,是一体的,就像现在的教育体系一样。

 

就个人解脱而言,如果不明白十八界、五蕴、十二因缘等,就不可能解脱烦恼,就没办法完成自度的“解脱道”。自度度他的大乘道,也是以解脱道为基础。当然,虽然自己还没有真正解脱,但是依然可以引导别人走向解脱之路,这就是菩萨发心:己未度,先度人;己已度,更要度人,且能更圆融地度人!

 

不过,严格讲来,“解脱道”的自我解脱也需要在自度、度他的过程中才能彻底完成。这个道理就比较深了,以后再说吧。当然啦,如果不分析得那么细,那阿罗汉就已经算解脱了,否则不可能被称为阿罗汉(“应供”之意,即应该得到天、人等的供养,已经是准佛了)。

 

2011年3月25日

意识与意根

叶子:

五蕴里的“意”很抽象,不像眼、耳那些可以看见。意、法、意识这块内容看上去好像和您以前说的观心差不多,是这样吗?意根又是什么?

 

周承松:

意识就是意识;法尘就是心念;意根您找不到,它在意识背后,是第七识,又叫末那识,意识则是第六识。

 

叶子:

就是觉得意根找不到。

 

周承松:

不用找的。

 

叶子:

是不是觉得有意识时,已经是意根在作用的结果了?

 

周承松:

意根永远都在起作用,当您刚出生还没有意识时意根就存在。意识则是依意根而起作用,但是意根我们体察不到,如同眼识配合眼根、色尘起作用时,我们看不到眼根(眼睛)一样。可是,我们却可以根据我们能看到物体这个事实,而判断眼根的存在。只不过,眼根是具体的物质,我们可以找到它;意根是抽象的,我们感觉不到它,找不到具体的它。因此,就不用找了。

 

周承松:

比如说眼睛看到物体,立刻反应出它的形状、颜色、大小、空间等,这就是了别。然后意识马上于一刹那间,就做出分别,判断出那是什么(名),包括什么颜色(名),什么形状(名),多远(名),这就是“想”,想即取相也;然后因此展开思考、思索等,就是在“行”。

 

叶子:

那对其他五根五尘观察的结果,是不是同样也产生意识,只是分别叫成了眼识、耳识等?

 

周承松:

功能各不相同。前五识只是了别,第六识才会做分别。意识不用特别找,现在思考的这个就是啊。

 

叶子:

就比如现在跟您打字聊天,应该是眼看到了,反应到脑中,然后做出判断,然后又反馈给您;再比如看到某个东西喜爱了,便想得到,便有了行为,这是不是一个色、受、想、行、识的过程啊?

 

周承松:

您说的差不多,不过“识”既是识的概括,又代表着发生的一切都存于“识”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回忆的原因。

 

叶子:

那么就是说其实意根也有这样一个过程,只是不像眼根这么显而易见,是吗?

 

周承松:

不是,那个比较特殊,完全是抽象的,先放下吧。我们修,也是以第六识为主,第六识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心,修心就是修第六识“意识”,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如何思、如何言、如何行。

 

意根如同海浪,意识如同浪花。意根就是俱生我执,我们要转变它,只能从意识入手,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过“意识是我们唯一的入手处”的原因了。

 

叶子:

嗯,我知道了。

 

周承松:

意根(第七识)的作用也可以发现得了,比方说有人天生就有某方面的天赋,那就是意根的作用,只不过平时是意识在起具体的作用,背后的意根我们发现不了而已。所以说,知道就行了,不用刻意去管它。

 

周承松:

能起心动念,能学习,能思考,能忏悔,能行善,能作恶,能发心,等等,全都是第六意识,这是非常直观的事实,稍微一想就清楚。

 

叶子:

也就是说意根和意识的作用非常广泛啊。

 

周承松:

意识是始终在起作用啊,您平常找不到它不起作用的时候,除非是深定的时候。意识能起作用,当然离不开它的根了。

 

若明白了,在修学十八界时,就可以把意根先放下。十八界慢慢弄清楚了,再来细研五蕴。

 

按照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十二因缘这样的次第比较好。您现在是已经把前两个在道理上弄得差不多清楚了,但还是要依次细究才好。道理明白之后,就是实践了。

 

五蕴、了别与分别

叶子:

我现在其实是这样练习观察的,不知对不对?

 

比如说用眼看一样东西,如果不做任何判断时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做了判断又是什么样,假设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态,不喜欢的又是什么心态,像是在区分自己不同的心态一样。五根都用类似的方法观察。

 

周承松:

眼睛看到东西,如果不是心不在焉,而是配合了眼识,那我们就会立刻发现它,这就是“了别”;紧接着刹那之间意识就会判断它是什么,并根据以往的知识、习惯来安立“名言”,比方说“木椅”、“桌子”等,这就是分别,就是“想”;之后就是一大堆的想法,就是“行”。

 

记住了,“想”不是想法,想法是“行”。“想”就是分别,安立名字而已。不要混淆概念,概念要清!

 

周承松:

五识了别和第六识分别,是一刹那间完成的,几乎同时。但事实上有先后,只不过间不容发、不易察觉而已,仔细观察就知道了。

 

叶子:

在观察时,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会觉得心里马上产生了一个过程,看到→喜欢→想得到→发觉自己起贪→就会想去断……

 

周承松:

不是的,您的说法是缺乏细观的、粗糙的感觉。

 

这样才对:看到(了别)→ 安立名言(分别、想)→喜欢不喜欢、发现贪念、想断等等(行)。

 

以眼为例,当我们的眼识、眼睛和色尘一结合,眼识就做了了别。比方说,在眼识的了别功能那里,椅子的种种情况不是桌子的,桌子的也不是椅子的,但仅此而已。同时,如果是悦目的,比方说柔和的光色,眼睛会很舒服,眼根的“受”就是乐;如果相反,强烈刺激的,眼睛就会很不舒服,就是苦;还同时,意识根据眼识提供的资料,马上做出判断,并安立名言(“想”),这是椅子,或者这是桌子。接着是一系列的心理行动,就是“行”。其他耳、鼻等同样如此。慢慢体会看看。

 

周承松:

起名字就是分别,就是“想”。思想的想属于“行”,即意识在行动。

 

叶子:

我把这个“行”与平常认知的“行”混淆了,一直觉得“行”是因为产生贪瞋痴等念头而促使身体有所行动一样,看来不对。

 

周承松:

了别和分别是一刹那完成的,紧接着就是“心行”,即思想。这个过程非常之快,观察一下就可以知道。贪瞋痴都属于心行部分,身体的行动受“心行”支配。

 

五蕴观察和出离

叶子:

五蕴所讲的内容真是深啊!

 

周承松:

大千世界,按照我们的分类,无非物质的和精神的而已。五蕴讲的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怎么回事的问题。物质世界,就是“色蕴”,精神世界就是另外的四“蕴”,合起来就是五蕴。

 

佛告诉我们,外在和内在的世界,不外乎五蕴而已,都无实际不变的自性,都不是我们平常以为的真实的“我”,慢慢观察清楚了,我们就能从执著假我中出离,从而解脱身累、心累和物累。

 

叶子:

嗯,一定要深入再深入地了解。觉得精神应该是起到主导作用的,就是所说的“万法唯心”吧。

 

周承松:

了别之后,我们起名字、判断属性(好坏、高矮、美丑、亲疏、老幼……)等等,那当然就是意识的作用,说万法唯心没错。

 

其实事物本身并无我们加上去的这些东西,我们加完了,然后再造作、取舍、造业,进而轮回,这就是迷。

 

但是,五蕴是客观观察、归纳的结果,至于了解以后怎么看待,那就是另一问题了。

 

叶子:

这点我清楚啦,事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正是(我们的心)对它们加了一些东西之后,才把它们加以区分,变得不一样了似的。

 

周承松:

对的,我们的贪着,就是因为我们贪着于我们自己加在事物上面的那些东西。

 

造业的起始之因,就是刹那的分别心(“想”蕴),这就是为什么佛家反复强调要去掉分别心的原因了。

 

而分别实在也是多生多世的习气所致,所以修行要不断努力才能去掉习气,或者说以“正见”习气来替代迷惑的习气。

 

熏染与八正道

叶子:

想起刚才要问您的问题了,意业是不是与记忆累积有关系?有的是从前生来,有的在今生累积?就像您在《记忆与学佛》文中所说的,会回味渴想,会影响现在的行为?

 

周承松:

是的。这就叫做互相“熏染”。记忆里的那叫“种子”,它会发芽,也会影响现在的心行。所以我们尽量不要再种下恶法的种子。

 

叶子:

经您这样一解释,越发明白了,找到其中的感觉了,呵呵!

 

周承松:

这在儒家叫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守戒或叫持戒。

 

叶子:

如果当一个人会持续不断在同一类型的事情上犯错,是不是就是一种熏染?

 

周承松:

当然,这就是“反复”,持续不断。

 

叶子:

因此也积累了更多的意业。

 

周承松:

所以就要建立正见、正语、正业等八正。

 

让正的东西反复熏染,就是成圣成菩萨成佛。可见,都是一心的作用,轮回是它做,成佛也是它做。关键是要改变习气,即转变它的作用。

 

叶子:

如果一个人他自己还未意识到这种反复,别人通过正见正语等做出影响,应该也会有效果的吧?

 

周承松:

教化当然有作用啦,否则,教育、传教还有什么用?

 

叶子:

是啦,呵呵!

 

2011年3月30-31日

观心实践和加持力

叶子:

周老师,和您说下前两天发生的事吧。当时是去谈重要事情,不知受了什么影响突然就变得特别紧张,头脑全乱啦,又紧张又着急,不知如何是好。还好中午有一段空闲时间,就想到做观想了,想无我,想不要贪执,想是不是有什么外境的因素引起自己妄想纷飞,一心执著在结果的好与不好上了,显得患得患失,脑中念头乱飞,失去了平静。

 

这时既想到了诵灭定业真言也想到了诵菩萨名号,意想不到的是还想到了那天聊天时您提到的“大海和浪花”的关系,直觉上在当时那个情况下更符合心境,于是对自己默默说:“其实自己的心本来像大海一样是平静的,只是不知从哪里卷起一层层浪,翻腾一会儿就会下去的。”这样想也这样观,好像自己一直注视那片海,想着每个浪花是为什么翻腾,慢慢就开始觉着它们根本没有来由的,不过是个幻相,是一种波动,然后就好像挤泡泡一样把它们弄破了,之后就慢慢想着让大海回归平静,风和日丽,最后心里就舒坦多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虽然过后还是有点小紧张,但已经不影响正常的思维了。

 

叶子:

这是一次与以往不同的体验。觉得自己应该是捕捉到些十八界中关于“意识”的感觉,还不强。昨天您又让我看《谁家的佛教》,看了后觉得是这样的,自己对一件事物安立的种种情景和产生的波动完全是心识所造出的,我们往往把这种造出的(对外在事物)主观判断的结果附加在心外之事物上,也因此带来烦恼。而事实上这种判断与心外的这个事物并没有关系。不知理解得是不是恰当?

 

周承松:

非常对!

 

叶子:

还有一点是,您以前常提佛菩萨加持,诵经前也诵加持咒,可是我对这个加持感应体会其实并不明显,挺平常的。上面说的这次体验让我感应到那种应该可以叫做加持的一种力吧,自己“借用”了这种力量解决了问题,获得了又一次突破。但随着时间久了,附在上面的力感觉还是减少了的,只怪自己没那么强的力量能保持长久。

 

周承松:

加持力的来源有几个:佛菩萨的、师长的、护法的等。您直觉上感受到的就是。至于“但附着在上面的力感觉还是减少了的”,是因为您适应了。什么事都一样,刚开始体验较强,往后就习惯了,感觉上就会归于平淡。

 

对于全体的佛法僧三宝,包括护法,仍要一如既往地保持敬信、供养、礼拜等。务必时时诚敬。

 

活泼的定力

叶子:

嗯,我知道啦。

 

把您写的有关金刚不动心和两个公案的文章反复阅读体会了一下,想到了一个词叫“活泼的定力”(用来形容既活泼自在,又不拒外缘),像那两则公案中反复强调的,不是“枯禅”,不是“妄想的定”,而是一种活泼的、自在的、不拒外缘的定。而这种定,似乎从您身上切实体会到了,呵呵,我不太会说,但应该就是您所写出来的那样,我体会到了。

 

周承松:

“活泼的定力”用词非常恰当,是这样的,此即“随缘应物,应物不迷”。能否做到,关键在于明理和观照力,当然还有每日一修的累积。这种定力是戒定慧的总和。

 

实修《普贤行愿品》

2011年4月7-9日

 

叶子:

最近做功课特别想把《普贤行愿品》加进去,插入在哪一部分比较好呢?您写的《如何实修普贤行愿品》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不过里面也没有找到仪轨方面的内容,需不需要特定的仪轨呢?

 

周承松:

普贤行愿品现在对您来说,主要是观想和发愿,我应该已经写到了。南师讲得比较具体,是分开讲的。不过,如果您要读南师所讲,最好先多读完整的普贤行愿品。说完整是指全部的经文,而不仅仅是后面的偈语部分。

 

不用其他仪轨。南师的讲解结合了准提法,您知道就行,暂时不用深究。

 

叶子:

我所做的发愿呢就是按您(仪轨)写的几句话来发的,其实自己会想去发一些具体的愿,尝试了一下,但好像不太会发。

 

周承松:

发愿嘛,您修的地藏菩萨仪轨中有,比较集中概要。普贤行愿品就是普贤十大愿,其中包括回向。诵行愿品时,能够敬信并随文入观,就是在跟着普贤菩萨发大愿。

 

随着修行的加深,愿也会逐步深入。

 

叶子:

如果修普贤行愿品不用仪轨的话,那我在时间充足一些的时候把《普贤行愿品》加到功课里去,我就诵完地藏经,再诵行愿品,然后再忏悔和回向,这样可以的吧?

 

周承松:

如果您要加在地藏功课里,那就加在回向之前。将来对整部经都很熟了,可以只诵后面的偈语部分,反正内容和意思您都知道,不至于乱成一锅粥。

 

如果一天做两次功课(譬如周末),那也可以分开修,没什么特殊要求。

 

叶子:

在普贤行愿品中找到了上次您提问我的“究竟是谁在帮谁?”的答案,我觉得应该是在恒顺众生那部分里:“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我想它要说的意思应该是因为恒顺众生,帮助他们脱离苦(或者困难),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在成就菩提心,不知是不是这样?

 

周承松:

无众生不能成佛,因不能成就菩提心故。您的理解是对的,就是这个意思,经中讲“譬如旷野……菩提树王……”的这部分是答案。

 

专注精进与修行的意义

2011年4月10-11日

 

叶子:

感谢您花这么多时间和耐心在学佛的路上支持我!真的没有任何理由让自己后退、让自己不去珍惜这缘份。如果不精进的话,就等于是在浪费您的时间和精力,我不能原谅自己这样做的。何况已经慢慢体会到了学佛所带来的从身到心的一种清静,是我所喜欢的状态。

 

周承松:

其实您的进步与您的精进分不开。悟性×精进×时间﹦快速提高。

 

时间在哪里,成就在哪里。学佛跟做世间的其他事情一样,都是“成于一,败于多”,所以必须专注精进才行。

 

叶子:

如果说比别人多做了什么的话,我想就是真的把心思放在上面了吧,用心去做了,其实也牺牲了好多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但是有所舍才会有所得,这是值得的。

 

周承松:

您说的“牺牲”做别的事的时间,我不是很认同。比较起来,没什么事能比修行更重要的了。在幻化的人世间可能感觉不明显,一朝三寸气断,就会明白以后的前程全取决于此前的作为,而人生几十年的光阴在宇宙的长河里,可能连一瞬都比喻不了。

 

天上地下,最重要的事情、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修行!这是亘古不灭的真理!能有机会修行,能把时间用在修行上面,那是难得的机缘,是莫大的荣幸!拿地球来说,众生千万亿,只有人可以修行,而修行者又有几人?比例太低了!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修行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

 

叶子:

嗯,明白啦,只是定力还不强,偶尔还是会怀念一下过去未学佛时的吃呀、玩呀的生活,可能因为潜意识里还把它们当作寻找快乐的方法,呵呵!

 

2011年4月23-25日

尊师重法的“度”

叶子:

我们行者应如何看待老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关系?怎样相处才是最恰当的?

 

周承松:

密宗有一句话,大意是“上师如火,太远够不着,得不到加持,太近则容易被烤着,所以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其实这句话的含义很多,比方说如果缺乏热情比较淡漠,心里面的距离比较远,那自然得不到加持力,所以要亲近甚至服侍上师;然而在亲近时,如果不看护自己的心,光注意上师的平凡面,甚至是缺点面,则恭敬心容易丧失(相当于亲人眼里无伟人),当然也得不到加持。因此要像烤火一样,既亲近又恭敬,既恭敬又亲近,用心将“度”把握好。这是一个解释的角度。

 

另外,师者,不论长幼,比自己大或小,均如父如母,是我们行者的法身父母。如果对师者有世俗的执著或不敬,可以常常做法身父母观。另外,师如是长者,那正好说明人家修行的时间长,应该好好恭敬。师如是幼者,那就意味着人家修行的时间足够长,已经抛却以前的人身再来,更应该恭敬。能如此看待师长,就会获得最大的益处。

 

不仅学密如此,学什么宗都一样。

 

叶子:

对行者来说,这个“度”不容易时时把握好吧?比方说,如果时近时远的话,感觉上会不会很摇摆?

 

周承松:

诸法无自性,包括念头和感觉,当然就可以转化了,“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嘛。一切都不是问题,用慧转之即可。学佛的关键就是在“转”,佛也讲过“心能转物即同如来”。如果老是被物所转,那就始终是凡夫的境界。这种“转”的功夫也是自我检验的一个标准。

 

另外,我们心中的贪瞋痴之念起起伏伏、此去彼来,无一不妄,其性皆空,不用执著,照破即可。特别是我们的情欲之贪,历劫久远,根深蒂固,需要认真明理,并刻苦用功,方可渐次除之。平时要多做反思省察的功夫。这也正是轮回种子所在,不破、不离不可能证果。对我们“人”来说,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就是这么投胎的。

 

叶子:

嗯,还是要想明白道理,才能有所转变。

 

初发心

周承松:

学佛修行的另一关键还是“初发心”的问题,即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佛?初发心就是指南针,发心正就坚定不移,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初发心不退;发心有误,就要随着修行的深入而不断调整。方向代表了归宿!

 

叶子:

难行而能行,是我一直记着的话,知难而仍要行,确实需要勇气需要力量需要毅力更需要信心。虽知自己有些许进步,但走得仍不稳,也因此更理解了您所说的“大丈夫事”,女子天性的一些因素确实会对修行有影响,已体会到了。若要让自己的双脚稳稳地站在这条路上,仍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也更要看护好自己的心。

 

发心的问题又想过了,感谢您时常提醒。最初的发心没有怎么变化,仍是想要解脱自己的苦,现在看来似乎做到了不少呢,是不是可以再加一些内容到发心里去……

 

周承松:

真正的发心就是成佛度众生,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是广大究竟的发心呢?

 

不同的发心,对自己就会有不同的要求,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不同,走的路和结果都会不一样。所以,检视、修正、坚定自己的发心非常重要!

 

学经的过程

叶子:

在诵地藏经时有些问题,地藏经字面意思是简单易懂能明白的。只不过总是觉得它有些东西要传达出来,可自己却捕捉不住,找不到切入点一样,不能融会贯通地“吃透”,正因此才觉得奇怪,比它难懂的文甚至都可以明白,对它却朦胧,好像有什么东西缺失了,对不上号,搞不清楚……

 

周承松:

学经是这样的,一般对经文的理解是随着整体修学水平的提升而加深,一开始就希望能契入得很深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您现在的理解就是您目前水平的体现,如果没有具体的疑惑点,那就不用过于执著于心。比方说一本书,里面有小学知识,有中学知识,还有大学知识等。如果一个人处于初中的水平,那他暂时就没办法理解高中和大学方面的内容,高出的那部分要等到学历到了才能懂,就算现在别人勉强给他讲也没什么用。

 

经文往往包含了很多层次的佛理,一时不能都懂很正常。接受所有的,理解所能理解的,不能理解的留待以后。随着修学的加深,慢慢就能理解得更多,原先只接受而不懂的,自然能融会贯通。

 

再者,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虚云老和尚也讲过,将楞严经读上上千遍,自然可以以前解后、以后解前。以后您研究其他佛经,也是如此,其实基本上所有人都这样。随随便便就通达了,以后不用再学了,那就不叫经典。

 

“低处修行高处到,慢慢修行快快到”,在这里“慢”就是“稳”和“不停”的意思,还有“扎实”的意思。有时慢就是快,欲速则不达。修行是长远的事情。

 

学佛是要细,但也不能过细,既要举轻若重,又要举重若轻,这个分寸自己要把握。

 

静坐与幻相

2011年5月17日

 

叶子:

这些天在四无量心观想方面有一些体会,有多花一点时间在观想上,就是坐在那里静静地观,按仪轨第一项的场景去观。

 

周承松:

不错。不过,一般情况下,前面的四无量心观,能观想清楚就可以了,不用始终待在那里。可以在第十一项后保持着心境静坐一会儿。注意舌抵上腭,如同念“儿”;身体直一点(但不要用力上拔,别瘫着就可以),保持中正;手结定印,右上左下,拇指相触;下巴不要往前伸,稍微平收一点,但不要搞成低头;呼吸自然。感觉舒舒服服自自然然的。

 

叶子:

静坐的方法也记下了,正确的姿势带来正确的心态。

 

叶子:

有天刚进入观想时,突然一个不太喜欢的人的形像跳在脑海中,赶也赶不走,就没再理会继续观了。后来停下后仔细想了刚才的过程,发觉对那个不喜欢的人没那么讨厌了,或者说好像意识到自己干嘛要去讨厌人家呢,也不知是不是什么心理作用的原因,于是就想到了如果把别人也“装”进心里一起想会怎么样呢?所以接下来几天观想时就有意识把熟悉的人能想到的人都加进来一起想。好像把别人都装在心里一样,看着大家在一起,也找不出谁和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喜欢的不喜欢的差别不明显了,像是大家聚集在我的“心中”一起向佛一样。

 

想来应该是自己的心境先有变化了,怎么说呢,变得对人挺随喜了吧。近来明显感到心情平静安定的时候越来越多,其实各种事情还是有的,但现在习惯了在遇到事情时先下意识平复生出的不良情绪,再做出言行。

 

周承松:

喜欢、不喜欢的人会冒出来,符合潜意识的作用,不必太在意。要怨亲平等,众生的佛性都一样,但习性不同。抛开千差万别的习性,则根本相同。能生平等心、喜悦心,很好。多琢磨多悟大悲陀罗尼的十种心。

 

叶子:

近来在观想时,如果时间稍长一点儿的话,眼前会开始出现一些影子,有一些不认识的人,有房子院子或道路什么的,很快速度地闪过,有时还会闪出跟图片上差不多的佛的形象,远的近的或是坐着或只有脸部,就是很快闪一下就没了,可以分辨出轮廓。这体验是不是正常现象呢?

 

周承松:

出现图像、人物什么的,不要执著,幻耳,属于意识的正常现象,在梦中经常有。只保持觉照就好,不拒、不随,即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顺其自然,不加做作。

 

叶子:

观想的时间更长时,影子就不出现了,然后就什么都没啦,也没有念头了,眼前是很均匀的一片灰色吧,那时头脑挺舒服,身体会有暖的感觉,甚至感觉不到呼吸,不过,很快地突然就会脱离出来。从感觉上是可以记得住那种状态的。

 

周承松:

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念头,就不要再追求什么,自然保持,觉照朗朗就得。倏尔脱离,那就脱离呗,顺其自然。算不上定,但也很好。不过,无论什么都不要刻意追求,一切境界都是正常的,有也罢没有也罢,始终顺其自然。要知道境界是变来变去的,跟天气一样,但晴空不变。

 

要去一切执!

 

叶子:

我记下了,要去一切执,凡是执著于境的便不是佛法要求的。

 

叶子:

《百年虚云》上周看完啦,很好看,看的过程中还掉了好几次眼泪。虚云老和尚的愿力,智慧,慈悲,人格魅力真非常人能比,就好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别人。

 

想到其中一些情节,比如虚云三步一拜到五台山,比如梦灵挨打那段,自己似乎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对待那些带来苦难的人,可以不用抱着怨恨、瞋怒的心,在某种程度上那种苦难可以成为那个人成就的基石,就像释迦牟尼、虚云、玄奘都曾经长时间地经历过苦难。我又返回去看了几遍您写的《我看烦恼和菩提》,应该是体会出了其中的意境啦。

 

周承松:

《我看烦恼和菩提》是要好好揣摩,这里面最关键的是心的状态。

 

修行好比吃饭,是个人吃个人饱的,他人替不了。所以必须要反复思考、体验、总结、学习,要落实在日常的起心动念和言行上。对自己的要求也要高!

 

修行状态

2011年5月29日

 

叶子:

上一周的功课其实做得并不好,心绪是有些乱有些散,自己的心态不对。其实我发现了一点,自己总是在这种起起伏伏的状态下向前走,好像一直磕磕绊绊忽高忽低的,也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不过有一点我认为是积极的,在每一次克服这种起伏状态后,自己的信心、愿力和行动力就更进一分,似乎有点像在考验我学佛的信心一样。我想,当那些积习逐渐减少再无力量拖动我时,也许就是新篇章的开始,我很希望这个过程可以尽可能的越短越好。

 

周承松:

修行的状态起伏是正常现象,总方向是向上的就没问题。每个人的状态都会起伏,不用奇怪,如同天上的云,没有哪两天的云完全一样,一样的只是大致的区分,比如晴或阴等。只要保持精进,不懈怠,不妥协,就是属于晴,就是好的,但不用指望每天都是一样的晴。道理明白了就不会患得患失。

 

修行是量变和质变交替的过程,跟世间法一样,比如运动员训练、学习某项技能等。理明白就能减少“惑”。

 

继续努力,日新,日日新!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提高总在不经意之间,蓦然回首,已走过大段征程!甘在苦后!要咬紧牙!

 

叶子:

嗯,您的每句嘱咐和鼓励都是我增强信心的来源,当道理越来越明确,迷惑越来越少,我想我的天空会有更多的晴天的,我也不要再为现在时不时的阴雨天而去烦恼和懈怠,因为知道向上是方向。

 

积累与专一

2011年6月21日

 

叶子:

地藏经还在继续修,对经文的理解比以前有进步多了,每修完一遍都会对某些地方突然理解了或有所领悟,也渐渐明白经中所述的对于自己、自己的眷属和众生的利益关系,而且多次体会到,只要自己保持着恭敬的心去修,菩萨好像真的知道……

 

周承松:

不错!书读百遍,尚且其义自现,那一遍遍地专心恭敬地修诵地藏经,每一次都有些新的收获就太正常了,这也说明您确实在用心。所有修行的努力都不会白付出,收获总是一点一点来的。学佛和学知识都要靠积累。

 

您集中精力先往一个方向卯足劲前行。凡事成于一败于多,不要过多好奇。能把我要求您学好的部分真正用心学好就很了不起啦,根基要稳!每一阶段都有它的学习重点。

 

叶子:

又看了您的观心法门,自我觉得大部分内容可以理解了也能做到了,只是仍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后面关于“顿观”那部分您只写了一小段,对于什么是“直接观照那个能观的本身”和“以眼观眼”希望可以了解一下,您要是什么时候有空的话,能给我展开说一下吗?

 

周承松:

观心法门先就这样好好修,顿观部分您能悟多少就悟多少,暂时不给您展开讲。其实这部分内容在谈禅宗和婆子烧庵里面也提到过,您要自己发现。如果实在发现不了就算了,那就是时机未到。

 

叶子:

还有一点感受,是看了您的一条微博后想到的,觉得在闻、思、修三个方面,思这一块做得不是很好。也不是没思考,自己思的重点是对于看到的、听到的会去思考和理解,也可以明白,但似乎缺乏把理解了的内容联接、“整合”起来的思考。结果就是想为别人讲一些内容,却发现很熟悉的东西到了嘴边就说不明白了,那效果便大打折扣,所以想花一些时间把学佛以来的思路整理归纳一下。您觉得现在适合这样做吗?

 

周承松:

自己好像明白,但给别人讲就讲不清楚,很正常,我在《如何修成金刚不动心》里面也提到过这种现象。这还是因为学习、实修、思考等方面用的功夫不够,因为时日尚短嘛。不用着急,能讲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一下子还做不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师。呵。

 

除了我的博客(这个要烂熟于心,随着修行的逐步加深,会自然地持续给予指导,最终也能融会贯通),嘱咐您读的东西要读完。读完告诉我,会给您安排一个重要的修学专题,算是做阶段总结。

 

人无我

2011年6月26日

 

叶子:

关于如何理解“人无我”的作业

佛法讲“诸法无自性”、“诸法无我”。法是指一切客观事物,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广义上说物质是由地火水风构成,因各种因缘和合而成各种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存在不变的形态。

 

人也包含在一切客观事物中,每个人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构成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物质,也是众多的因和缘变化作用的结果,并不受一个叫“我”的东西来主宰和支配。“我”既不存在于人的肉体中,也不存在人的头脑中,只是在世间用于分辨事物的指代名词。一般人会觉得有“我在说话”或“我喜欢”等,其实并没有“我”在决定这一切,是人的六根接触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即外境产生了直观的接受,给外境的形象安了名字,然后心念产生相应的反应(与记忆中相应的形象会做对比,产生如贪爱或瞋恨等反应),进而对不同形象产生不同的分别心。也由于有了分别的心念,则带动身体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人的行为和思想是一系列“动作”的结果,不受叫做“我”的某个东西发出指令,如果没有最初的六根与六尘的“接触”,便不会有接下来的“动作”发生,它是一个时时都在发生的过程。所以说人无我,人不必执著于自认为的那个“我”,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结束)

 

周老师,在思考的过程中才发现有的环节自己还没弄通,挺不好写的,一开始越写越乱,改了几次找到现在的思路,能想到的都写上去了,也完全是凭着记忆和理解写的啦。从昨天开始写到现在没有查看任何资料,希望尝试用自己的话来写一写,请您多提意见,呵呵,只能写出这么多了。

 

周承松:

写得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经过思考和总结,就会发现问题,就能够更深入,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似理解上。当然,认识和体悟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不是什么问题都会在起初解决。

 

叶子:

还有一个问题,是写这篇关于“人无我”的过程中想到的,说诸法无自性,又说自性本清净,既然无自性又哪来清净的自性呢?这点我没想通。

 

周承松:

您可以做进一步思考。

 

叶子:

嗯,明白您的用意了,要逐步深入思考才能发现更多问题。我做得还有欠缺,呵呵。

 

2011年7月3日

人无我与佛性

叶子:

周老师,经过您那天的提醒,整整想了两天两夜,连晚上睡觉脑子都高度紧张在飞快地转,把人无我和佛性的关系理出一个思路。我试着说说吧,您帮着看看。

 

佛学将法分有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诸法无我(包括人无我和法无我)是在观察世间上的万物(万法)后得出的结论,因为世间上的万物都是因缘起而生灭的,都是无常的,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没有绝对永恒的自我。

 

对无我、无常的世间法的执著攀缘,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因此人们就希望能找到“我”和“常”的清净与自在,而这便存在于出世间的佛性中,确切说是存在于常、乐、我、净的真如自性中。

 

世间的人如何领悟出世间的佛性呢,可以借助世间法,即观察世间万物,包括有形和无形之法。这样一来,透过世间法来领悟佛性这个道理,就如同用手指告诉别人月亮在哪儿一样。想告诉别人月亮的所在,就需要用手去指月,别人看到月亮后,手指就不是重点了,因为他已看到。所以说人无我是指世间法,而佛性是指出世间法,二者并不矛盾。

 

周承松:

您能苦思无常与常、世间与出世间、无我与佛性,表明您很用功,也非常不容易,值得赞扬。不过,在修学过程中,这种困惑的出现很正常,学佛往往是一关一关地过。苦苦思索也很正常,是必需的付出。学佛不是一般的功夫就能够成就。我二十岁时,便思考三教的关系,试图找出他们的共同点。那时还没正式开始学佛呢,学校里又没什么书可读,而且那时连手机都没有出现,更谈不上网络,思考得就很烦恼,站在宿舍的窗前,都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所以,思索探求之苦我是真正懂得的!

 

至于佛性,不存在世间和出世间的分别,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圣凡之别只在悟与不悟而已。只不过这一悟,千难万难,但又至简至易。当下即是,可又说不得道不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实在是不可说,不可思议之。

 

法尘之无我义

叶子:

圣凡之别只在悟与不悟而已,呵呵,我记下了,好好去悟。

 

另外,又把三法印重新研究、巩固了一下,对诸法无我和诸行无常又进一步理解了。

 

现在在观察因缘和无我上还是出现些障碍,对于实际的物体小到桌子大到楼房或自然界的事物,观察起来比较有共性,可对于比如喜、怒、哀、乐、情感等抽象的东西就不知道如何着手,常越想越混乱,不知从哪方面切入去理清。希望您给我讲一讲,好想把这一块弄明白。

 

周承松:

至于“喜怒哀乐情感等抽象的东西”,观心即得,非常清楚,也非常容易。在法理上讲起来,那不过是六尘中的心念“法尘”罢了。拿五蕴来说,则属于受想行识四蕴。在实际观心中,它们或者因“受”而起,或者自己显现,比如突然出现的想法、回忆和莫名的情绪等。说自己显现,是因为因缘极其微细,不易觉察。但不管怎样,在“现象上”都是来来往往、起起伏伏、生生灭灭,并无不变的实有自性可得,这就是无我之义。这是最直接最简单最方便的观察。

 

叶子:

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我也知道是操心得太早了,呵呵,挺想知道一个人开悟时是什么状态和心境啊,当时看《百年虚云》里演到虚云和尚坐在那里突然就悟啦,然后看上去和平常也没什么不一样,那是怎么一回事啊?

 

周承松:

至于开悟的境界,则是只有过来人,方说过来话;只有家里人,方说家里话。乱猜没用,非言语思议所能及。境界虽不可猜测,但方法却不无。

 

2011年7月7日-9

心垢

叶子:

(关于心垢)

这两天琢磨了空观,又结合您回复的如何观“无形”的观察之法,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记得您说过一个类似放电影的比喻,我说一下自己的理解。六根“受”六尘后,取其相安立名言,而这个相可以理解为通过某种方式把“受”的信息转化为“图像”存起来。这种图像除了有形象外还附加了如喜怒等的情绪。一遇外缘,图像就像放电影般出现,并且不断被附加上新的主观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试着将抽象的情感情绪等按因果关系推导,推导了几个以后,您知道吗,结论让我自己很吃惊。不管这因果的链条写了多长,最终根源竟然都是因为“受”,这正契合了五蕴的受。心中因此而开朗,明白了一直所执著的很多东西是五蕴聚合的,是因缘而起的,是没有自性的,无非是因受而生成的一系列不断向前流动的“图像”罢了,却一直被当成真实的。六根无时无刻不在蒙受着六尘的熏染,因妄想执著,心便被这些层层污浊的东西挡住了、迷住了,从而失去了本来的光明。而“觉”便是要把污浊的东西剥离开来,使心焕发出原有的光芒。

 

周承松:

您知道心垢怎么产生,好。

 

叶子:

正是因为想通了上面这些,受到《谈“观心悟性与明心见性”》的启发,突然发现自己可以把心与杂念分开了,虽然仍有各种念不停的来来去去,但能管得住自己的心不轻易被熏染了,不过现在不太稳定,还会时不时被一些念突然袭击,但“觉”的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结合观空再观自己那个与念分离的心,可以保持安住一会儿了,而纷飞的念在此时不见踪影,只是平静的感受着外在的一切,还试过在安住时刻意寻找妄念看能不能干扰,可是妄念生不起来了,和您说的一位师兄的感觉很像。

 

您说,要是我所领会到的是正确的话,我只是一直保持观照那个心吗?就那么观着就行,不用做其他什么事吗?这样一直观着的作用是什么呢?其实心中还有不少执未除去,想来还是要有好长的路要走的……

 

周承松:

很好,就这样修下去。您的觉受是对的,就那么平静地觉照着,尘是尘,觉是觉,无碍清净。这就是“无事闲观一片心”,是初步的自在。

 

三种境界

叶子:

还有,对“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所说的三种境界感觉明白些。第一句是说执取了山和水的相,认为是真实的;第二句是说认识佛法后分析观察所见(所受)的山和水,明白所见到的它们其实是不具有不变的自性,无非是一些虚幻的影像;第三句是到了一定程度后,心应山和水,仍叫它们山和水,但不再受染著,随去随消。

 

“飞鸟过空,不留爪痕;水上画画,随画随消”的状态我找到了。

 

周承松:

在道理上对山、水这样理解是对的。鸟、画喻您也懂了,都很好,没白费功夫。

 

给您附上“江雪”的观心感悟,写得不错,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括弧里是我的批注。

 

观照念头不迎不拒,不随不助。一切都是意识在作怪,【不是作怪,此心本就并非死寂。】心念在起作用。不要刻意制止,也不要放任自由。【对,妄念不随。】但每个思想、念头都可以清清楚楚感知。安详自然看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还没来,不去起心动念。【准确说是不主动分别。】过去不追,未来未至,不去引发。【无所作,无为。】前念已逝,后念不起。【刹那一段空,但并非故意不起念。】当体即空即静,安住本心。既不执著于空也不执著于有,自然轻松而观而住。【无所作。】单纯,无为,安泰。

 

此心本来清静,妄念原本虚妄,往者已矣,来者渺渺。放下一切外缘,不着诸相。心无挂碍,心清如镜,觉照朗朗。这就是“心不在尘,心只在心”。从观中体会一无所得之心,【无所得是关键。】不外求,自然而然安住本位。当如此住,不住而住,住而不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安住非不生心,生心应不执著。】如此反复观照,心境自然清明,【清明只能来自无挂碍、无所住。】如如不动,寂然安详。

 

叶子:

谢谢您!多学习,体会体会。

 

读经论的两种方法

周承松:

您把最后发的两篇文章再仔细观读一下。读时什么也不想,只是跟着我的心光走,进入我要展示的境界。

 

叶子:

谢谢您的肯定,我就这样修下去了。您所说的观读倒是没尝试过,读文章什么都不想对我来说不太容易做到,我试试看。

 

周承松:

我的总结是,真正读经论有两种方法:一是边读边揣摩;二是放下一切,完全跟着作者的心走,作者的心光如何引导,您就如何走。后者其实就是我反复强调过的“随文入观”,为了特别强化,我称之为“观读”。观读等于敞开心扉,直接接受作者透过文字所表达的般若之光的照射,也就是心光照射,就容易在不思议中体悟不可思议的境界,得到直接的觉悟,即真正意义上的“直觉”。“直觉”是超越语言文字的。

 

当然,也可以把这两种方法合起来,即先揣摩明其理,后入观悟其境界。前者思议,后者不思议。前者用功,后者不用功。前者在研究,后者跟着走。

 

应该不难理解,再试试看。

 

同修异同

周承松:

今天还专门想了一下你们几个人的区别。

 

你们有的从观心入手,后修仪轨,同时研究根基佛理;有的从仪轨入手,紧接着观心,同时研究根基佛理;还有的人尚未开始研习教理,直接学的就是观心。那你们的区别就在于,学教理的长于分析,看文章时在理上更深入;直接观心的感受境界较快,因为他们没那么多的名相要剖析,但佛理没学过的地方只能擦肩而过。

 

对您而言,目前功课主要是修仪轨,以诵经为主,基本没有专门的时间打坐修观心。因此,您的观心主要是在动中修,而有的人主要在静中修。另外,你们工作性质不同,时间的付出也有差别。

 

总的来说,您目前的强项是在佛理上,只是佛理的融通比较难,还需要进一步修学经典,毕竟时间短,您所看过的东西还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我说您进步非常快的原因。如果有时间,现在可以在功课中加入观心的时间来静中修,一刻钟或更长,视情况而定。我这几天正想着提醒您一下呢,在以往的要求里尚没有专门的打坐观心的功课安排,现在是时候了。

 

难行路,也是会有更大收获的路,因为功底会更加扎实。继续努力!

 

不断进取

叶子:

 

早上睡不着,早早起来做了个早课,诵了一遍地藏经,打坐了20多分钟,有些问题发自内心地开朗了,不迷糊了。

 

大概是早上起来精神相对好些吧,开始诵的时候还行,刚诵一会内心变得异常纠结不能自已,后来就干脆哇哇大哭起来,边哭边诵,努力把自己的心绪拽回来,一直诵到下卷时,心中逐渐开朗平复起来,头脑清明起来,一下想明白了几个问题。做完功课后,回想刚才的经历,有点感慨,亦赞叹地藏菩萨之大力不可思议。之后打坐起来神清气爽很自在。

 

先说一下我今天领悟的心境吧。

(跟老师简单谈了自己对“心不在尘,心只在心。心潭尘云,来映去无。潭自不动,法尔如是。心不离心,觉不离觉”的理解。因并未领悟到其中要领,故略。)

 

再说一下自己的纠结吧,想来想去,真不出一个“执”字,把您反复强调的“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又丢在旁边,用自己惯有的习气去执于“你我,好坏,对错”等等。最近其实是有些纠结于您的教学方式,也许您自己不觉得,可是我觉得变化蛮大的,一时不知如何适应,总是一心执取于以前的方法和心境,心胸不够大,没能及时容纳新的变化,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困扰。诸行无常,世间万物都是无常变化的,自然也没有一个恒定为自己设定好的方式,更何况自己都是“一天三变呢”,想来应是让您费了不少心。每一种变化其实都是一种进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要学会逐渐让自己的心更多地接受变化,在变化中保持正受和精进。

 

周承松:

您的纠结我也知道。其实不是教学法有改变,而是更进了一步。对您而言,“心只在心;心不离心,觉不离觉”等属于下一步的修法,因其他朋友的进步而提前写出来。但是,您也问到了“下一步怎么办?是一直这样吗?”等问题,那我最近的文章算是给予了答案。只不过您不一定要马上就照着修,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吧,道理倒是可以先去了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修学内容,给你们各自带来不同的阶段性的侧重点,很正常。但是,我针对你们的不同问题而作出的层层深入的揭示,对你们来说也属于彼此间的相互激发,有助于开启智慧。

 

在实修中,“心不在尘,心只在心。心潭尘云,来映去无。潭自不动,法尔如是。心不离心,觉不离觉”是连在一起的。“潭自不动”其实就是安住本位,安住本位就是“心只在心,心不离心,觉不离觉”,也即是“法尔如是”的境界。如果忽起尘云呢?那就应物不迷,“来映去无”,这在谈清净的那篇里解释过。

 

修行要不断进取,子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修行方法不宜滞后,也不应拔苗助长,这需要自己把握。

 

2011年7月9日

(看过周老师的邮件回复和重读《谈“观心悟性与明心见性”》《谈“清寂、孤寂与清净”》《谈“如来藏与圆觉”》三篇文章后。)

佛理与禅修

叶子:

您说的“显空双运”、“二谛双运”、“实相”等我还不懂,因此无法将您的文章理解贯通。

 

周承松:

“显空双运”、“二谛双运”、“实相”等名词,不懂的话就先放一放。

 

叶子:

对于心和尘,已经能做区分了,再加上以前观心断烦恼的修习,已经能较快发觉尘(尤其法尘)对心形成的干扰了。这点反复想过了,是可以做到啦。

 

周承松:

好!

 

叶子:

在今早的打坐中,非常清净,“看到”不少念来来去去可以做到不追随。一开始有意不让意识去做分别,来就来过就过真如云在飘,后来连意识也模糊了,但感觉自己是待在了某种感觉中的,这种感觉也是时有时无吧,不知道到了什么状态眼前会突然明亮的,过一会儿又暗淡了,反复了几次。记得您也说过不必去刻意寻找上一回出现的感觉,所以只是让自己自然地保持在当前的状态中,不去想该怎么样了,不该怎么样了等等。今天出门时都是笑嘻嘻的,一天很自在。

 

周承松:

对,保持觉照就好,别的不管。

 

叶子:

看您文章中强调了一点——“不执著于好状态”,觉得重要记住了。

 

周承松: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般人都是回味、留恋、寻找,结果反成妄想烦恼,不知道当下就是清净之理。

 

叶子:

若不是实修过确实不能把它看得这样透,那很可能寻找好的状态,反而就走弯路了。

 

周承松:

是的,讲明白了,照着修,您看他(“兜率”)进步多快!

 

叶子:

直觉上我应该是过了第一层“先照法尘”,可以进入“后住本觉”这层,能安住一会儿。

 

您说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也记下了。要勤于修正自己的知见和进度,广泛学习,不落在我见我执的网中挣扎。呵呵!

 

周承松:

是要这样,要能够步步自我超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包括我在内。但有问题是正常的,要超越。谁不能自我超越,谁就无法提升。

 

叶子:

要让自己蜕变,获得新生!

 

周承松:

必须的!

 

叶子:

我可不可以算明了一些五蕴皆空的理了,在修的过程中运用着呀?

 

周承松:

本来就在实修啊。另外,对道理如果不明白,还可以打坐在静虑中悟。佛理很不容易说明白,都是极其抽象的东西。

 

周承松:

要把佛理说明白,谁都不容易,需要长期的实践和修学,二者缺一不可,这可不是三两年的功夫。

 

叶子:

今天打坐很放松,想来是不是刚开始,还挺新鲜的。

 

周承松:

打坐观心时,一定要放松,身心都要放松,不紧张,不追求,不执著。可以先观空(程度随自己的状况),再观心,再安住。是灵活的,能做到怎样就怎样,自自然然,不用过分勉强。

 

叶子:

打坐观进去的时候,发觉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就半小时了。

 

周承松:

是的,时间会过得很快。每个人每次打坐,状态都会有所变化,记住这才是正常的。原理明白,方法也掌握了,就灵活运用。能直接就直接,不能就迂回,再不行就随转断。

 

叶子:

我现在头脑里全是佛法的事,想做的又特别多,已经开始觉着时间不够了。

 

周承松:

删繁就简,你们就能省很多事。而且,我一开始走的就是观心悟性。这是最直接的方法,虽然极其抽象不易弄懂和掌握,可如果有人一步步引领,一旦懂了,就会非常快,非常自在,跟其他法门不同,等于直接从性地入手。这个法门懂了就会觉着很简单,不懂的人就会感觉莫名其妙。

 

叶子:

已经深有体会了。性地又是什么啊?

 

周承松:

性地是指自性本地,也就是心地。

 

叶子:

哦,是这个意思,直切要害嘛,我喜欢这种方式,简单干脆。

 

(对于佛法、佛理)有时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所以然,可忽然一下明白了,也就明白了,挺有趣的。

 

周承松:

这就是学佛的乐趣。一步步去执,解脱,自在。虽苦,但有至乐。

 

叶子:

是真乐,从心到身的乐。

 

周承松:

我讲过,学禅,心胸要开阔,气度要超迈古今!心胸和气度非常重要。

 

叶子:

随着学得更多,容纳得更多,也就慢慢开阔了。慢慢已经在脱离原来的眼界了。

 

周承松:

嗯,打开都是逐步打开的。但也有人学来学去,没什么变化,那就不行。真正上路,日新月异!

 

叶子:

呵呵,好期待!

 

周承松:

但是,小家子气的人学不了禅!因为他的执著太多,看不破放不下,也不敢把手伸过去,义无反顾地接受引领。

 

不用期待,您现在已经是在不断地变化提升中了啊。

 

叶子:

也是您有大力,向前推动呢。

 

周承松:

当然,每一步都不容易,都要付出心力的,有时还会反复,这都是正常情况。不能停,咬牙往前才行。

 

叶子:
俺现在不用咬牙了,乐颠颠往前走呢!

周承松:

这就是找到感觉了。

叶子:
现在反复得很少了。心开了,很多事情不想再纠结啦,有些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

周承松:

人站在原地,当然看不开的事情很多。站在山顶,自然就会放开胸怀。

 

叶子:

其实,自己若过得不好,纠结有什么用,空费时间和精力。

 

五蕴皆空

周承松:

对!多悟五蕴皆空!这是核心的东西!

 

人们所执著的一切都是五蕴聚,都是生生灭灭的缘起法,都是如幻如梦。蕴本就有“积”的含义,五蕴是五种法的堆积,因为它覆盖自性真如,又叫五阴,阴有盖的意思。

 

叶子:

也就是说它把自性盖住了,自性无法发光。

 

周承松:

众生执著于如云变幻的五蕴聚散,而忘记可以回观自性真如,结果就在不断迷失轮回。所以,看破五蕴至关重要!

 

叶子:

还可以怎样进一步悟呢?缘起法是不是指因果?还有老见到一个词,“缘起性空”。

 

周承松:

经常观察、观照,就会产生“定见”。见地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就是在一步步提高啊。不是说懂了就完了,那还早着呢!

 

缘起,就是万法由因缘和合而生,由因缘消散而灭,并不是实有的存在。这个我在《谁家的佛教》里提到过,没有很深,但您应该可以明白这个意思。

 

叶子:

看破五蕴,也就是要悟到五蕴皆空?是悟出来的,不是明白了?

 

周承松:

理上明白,这种明白离不开观修。明白后,也还要在日常中不断地体悟、总结、加深、坚定,并用它来破除各种各样的执著。就好比是您手中的武器,仗没打完,当然武器不能丢!哪能说,武器会用了,然后就抛掉,那不白学了吗?

 

叶子:

是不是心经上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周承松:

照是观照之照。时时照破五蕴,怎么会有烦恼?苦厄即是烦恼。照破烦恼了无挂碍,当下就是菩提。

 

叶子:

明白啦,是度自己的烦恼。我一直理解成度别人的苦难呢。

 

周承松:

就算要度别人,也是帮他看破五蕴世事而已。不看破者,绝不可能度一切苦厄。有求皆苦!

 

叶子:

无求时很自在。

 

周承松:

世上“万事”全是五蕴聚散,也都是因缘的聚散。明白了,就一定会看开。所以五蕴是佛法的核心!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断在提的原因,因为一切世间法都包含在五蕴里,没有例外。再没有在这五蕴之外的法了。

 

叶子:

我在想五蕴时,自己举过不少例子,确实是出不了五蕴的范围。

但是还是要想得更深入一些,有时都想到远古去了。

还要经常复习,时间久了,有的就丢掉了。

 

周承松:

十二处、十八界、五蕴不容易分别。过一阵就复习一下,有过几次的复习应该就差不多,因为会慢慢加深,融会贯通。学佛需要精细的思考能力。

 

叶子:

是啊,粗一看好像明白了,一细说就露馅了。还有一个词“阿赖耶识”,是什么呢?

 

周承松:

第八识啊,可说来话长,没办法短时间内讲清楚。不过对目前的观心而言,并不十分重要。不懂阿赖耶,但具体实修,照样可以上路、自在。将来学楞严经,会帮助您更深地理解十八界这些。

 


叶子学佛观心对话录(二)之三 (2011-09-01 14:53:09)

标签: 学佛 观心 自性 开悟 五蕴 实修 证悟 出离心 菩提心 精进 根基 尊师礼佛

 

2011年7月13-14日

观空和昏沉

叶子:

观心又碰到两个问题,本来想体会体会再发给您,但看到您要把观心做个总结,赶紧先问问,呵呵。

 

1、观空一文中,“要下座之前,把心慢慢再收回来,相当于从虚空中回到自己,或者说从虚空中出生自己,即空中生有。”

 

我的问题是:怎样才是空中生有?生出自己?这一点怎么也体会不出。“把心慢慢收回来”可以理解为“在打坐一开始是把心也放出去化在虚空中”吗?那这样的话观心时是安住于心还是安住于虚空?

 

2、连着三天了吧,打坐观心时中间会有一小段时间是睡着的,不知不觉就睡进去了,然后突然醒来还可以继续观,有点担心什么地方做得不对。

 

周承松:

1、收回来是因为您先做观空了,心如太虚。空中生有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一开始的观空等于将有化为空。如果没能做到观空,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2、睡着是昏沉,可能是因为疲劳吧?可以将眼睛留一缝,并且坐姿要端正。不过,目前要求不那么高,稍微睡几秒也没事儿,权当补充休息。呵呵!

 

证悟真理与定慧互资

叶子:

嗯,那我明白了,也不担心了,就继续做下去。另外,这几天对地藏经突然一下明白了八九成了,诵起来也较以前轻松,希望可以早点诵完,能够开始学楞严经。

 

还有一点,发现学佛不仅需要理性的逻辑,也要有感性的体悟,就像打坐时有点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感觉,是任何理性的分析都达不到的状态,这点蛮有趣的,是新体验。

 

周承松:

对!是直接体悟!学佛修行就是要直接证悟真理!

 

叶子:

坐了几次,才有点明白这个悟和之前的佛理还是不一样的,不过佛理能帮助进入状态,目前我是这样的。

 

而且好像打坐对我理解地藏经也有帮助,直觉上有。

 

周承松:

定慧互资。就是说理悟和体悟不同。

 

叶子:

一点都不同,体悟好像要把人本身的什么东西激发出来,是不可说不可说的。

 

周承松:

对的。以前没要求您打坐,感觉不到这点。

 

叶子:

那我知道了,再去看看。

 

领悟文章与放大心量

周承松:

(发表了《观心法门的实修体系》一文)

观心法门打算到此真正打住(按:事实上没有),不明白处,自己前后文章互解吧。

 

叶子:

哦,您以后就不再解答观心的问题了?

 

周承松:

呵呵,写了这么多!应该可以悟啦。你们的问题,在这些文章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如果偷懒图省事,那当然找不到。个别地方,可以在静虑中悟。

 

叶子:

真为您这般心力的付出感动,一定会好好体悟的。

 

周承松:

极大的心力!

 

叶子:

其实,一直很想知道是什么让您有这么大的动力去教大家,不顾自己的辛苦为大家说佛法。

 

周承松:

这不应该是个问题。

 

叶子:

对我来说是个问题。

 

周承松:

文章中都有答案啊,是您自己忽略了。其实,你们每个人都会忽略掉很多,要长期修长期读,才能领悟吸收得更多,才会都修到自己身上。

 

叶子:

您的答案都藏在文章里……真不是一时半会可以看出来的。慢慢悟啦。

 

周承松:

我讲了半天出离心和菩提心,您都白看啦?

 

叶子:

没有白看。因为有时自己是很想帮助别人,有心却动力不足。

 

周承松:

我也说过,需要长期的过程。你们的问题文章里面都有答案,《学佛修道要诀略谈》里讲五蕴时也讲过。没有字字看进心里,也跟阶段有关,所以还是要多看,就能发现以前没注意的东西。

 

叶子:

那天整理文件夹发现您推荐给我的一篇文章,也是您强调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读,反复理解很重要。

 

周承松:

什么文章?

 

叶子:

虚云老和尚关于《楞严经》的精要开示。是学地藏经那时您发给我的,当时应该读了,后来就放一边了,那天一读觉得太有用了。

 

周承松:

学习就是这样,您的心眼是逐步打开的。

 

叶子:

而且还有体验到一点,把心量放大对理解地藏经很有帮助。

 

周承松:

任何经,只要是学佛。

 

叶子:

确实是体验过了才知道,以后可以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想象空间。不过这点对女人来说困难点儿,时不时就会缩回去了,没有大丈夫心态,呵呵,也没办法,尽可能地去做吧。

 

周承松:

多登高望远,呵呵!

 

2011年07月24日

不变随缘

叶子:

守信于学佛之人意味着什么?缘来了时又该如何是好?

 

周承松:

您本来打算出门,可碰上下雨怎么办?那就打伞呗。

 

叶子:

慈悲心生起与“放下”起冲突时,怎么解决?

 

周承松:

生起的是慈悲心,“有时”要放下则是般若智慧,合在一起也是悲智双运。

 

叶子:

虽然行善不求回报,但对他人的盲目的索取,有求必给吗?这样若助长了对方的烦恼又如何是好(如:不能收摄自己的心,只想要得更多)?

 

周承松:

掌握分寸,把握度。佛学是智慧之学,僵硬死寂从来就不是智慧的表现。智慧能够随机应变,能观察清楚,因人因地因时并量力而做决定。出世间法也要结合世间法啊。

 

总之,不变的是大悲菩提,变的是因缘,“不变随缘”就好。

 

生死

叶子:

 

(写了一篇《谈“生死利益”》发给老师,主要内容如下。)

今年5月底,姥姥突然离去令全家人悲恸不已。听一位长辈讲了她临终时的情形,难以忘怀于心。她一生善良,乐善好施,相信来生一定会有福报。

 

两个月来对生生死死的事想了不少,佛法中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有的我们在此世可以体会到,有的是学了佛法后更深入去思考的。可生活在这花花绿绿的娑婆世界中,奔波于你来我往的世间中,能得几分空闲静下心去思考?

 

大多数成年人不可能不想死往何处去的问题。有人之所以还没考虑,我认为是“时候”未到,或是因为尚年轻,或是因为没有真正面对过死亡,或是处在与己无关的麻木中,觉得是相当遥远的事。要知道,对死的未知和恐惧令人多么愁苦,可我们是毫无悬念向那个方向走的。

 

从学佛一开始,老师反复讲得最多的就是观心——学佛最核心的内容,到现在仍丝毫不减地强调督促。“时刻观照自心,照破烦恼”,“不在觉中,就在迷中”,“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心不离心,觉不离觉”等等,从最初的懵懂到实践到领会,是中利益好处不言而喻。随着修学地藏经的深入及阅读了一些善书如《地狱游记》等,大胆冒昧地把生死利益与观心做一个联系,试问:观心与我们的生死利益有关吗?我认为有。

 

当然这样说还是想设定一个前提,就是已经明白六道轮回生起了出离心,愿意借助佛菩萨的愿力脱离六道轮回。那观心(观照)于生死有何关系?当然有,我认为,于生死时念生起得有多快,觉又升起得有多快,几乎可以决定生死的方向。

 

学佛之人可以不恐惧世俗间所认知的死亡,但不能不恐惧由死到生瞬间的“抉择”,此时方知一生的努力在关键时候起到多大作用,想来是让人惶惶不安的。很多修行有成的高僧大德在最后的日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走,能去哪里,我们呢?在死生的瞬间,有心要去向往的地方,自己有多大能力?在神识昏昧百般苦楚的临终时能否提得起正念诵得出一句佛号?可分辨得出来接引你的是佛菩萨、黑白无常还是引你下堕的恶道鬼神变作的眷属?能否觉起照破对此生眷属的依恋?照破对某个全世界人都不知道的、深埋在心底的一个人一件事的眷恋之情?更何况我们根本未知会在哪一天死掉,当那一刻毫无防备突然降临时,心停在哪一念上,想要出离,觉起有多快?出世还是回转,死生之时这一念一觉不可不畏惧!此时他人相助念诵只可随缘不可期待。功夫在哪里?全在自己日积月累的“训练”。未学佛的人可以不去想,处处行善,以求善果,终究还是要随业受报。学佛之人呢,想要出离之人呢,当一念起时有一念在觉吗?一想到这些不禁冷汗涔涔,哪里还敢不精勤还敢懈怠半分!

 

学佛之人应当庆幸自己于此人生或于年轻时或于身体健康时值遇佛法并能精勤不退地修行,更难得的是我们此世生为人身,有机会有能力消除前世的业种下来世的因,有机会为自己争得出离六道轮回。(结束)

 

周承松:

我说过,观心法门的目的是明心见性,圆满菩提。一般来说,明心见性多和另外四个字一起出现,变成“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或“明心见性,自主生死”。

 

生死流转是因为迷和业。观心久了,定慧力强,觉照如同正午之日,那自然就不会迷惑或迷失。迷惑是因为对境贪着,迷失是因为随妄念而不觉。如能二六时中不迷不失,当然就能做到不入轮回,那就是自主生死。临终念佛是净土宗的要求,即临终净念相继,十声念佛。中阴救度也包含有念佛这一殊胜的方便法。但其他宗未必需要念佛,如能自主自在,十方法界任意往来,可以不用方便,因为自性即佛,容含十方。

 

根性钝者,唯求他力佛;根性利者,只于自性上究,最终自悟自证自解脱自成佛。至于同念佛等方便法的关系,在《观心法门与念佛持咒的关系》中已经讲过。专修观心法门者,可以不用任何其他方便法就能够穷彻底蕴,见性成佛。佛即自性。用方便法者,必须要明理,能不执于法,同时还要证于自性,才会真正成就。这就是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不管如何修,都是离心无佛,此为最直接的见地。方法上有直接修,有间接修,有人无需辅助,有人借用辅助。在谈密宗的第一篇里也讲过自力、愿力和共力的区别,上善根器者,用自力最快,因为最直接。

 

您关于精进方面的认识很好!

 

另外,再提示一下,我说过“生死观念是众生的一大妄念”。众生心目中的生死是指五蕴所聚的肉身的生老病死,跟自性无关。如能扫除对五蕴的执著习气,直接认取不生不灭的佛性,则根本就没有什么“生”,也没有真实的“死”,即无生无死。这在微博中说过。觉照朗朗,自性显现,菩提任运,幻执永除,则无始无终,无生无死。

 

云雾可生灭,虚空有生死乎?

 

2011年07月25日

中阴身和自性

叶子:

思考了您的回复后,我发现自己在关于生死方面,好像把魂神和自性混为一谈了。

 

周承松:

自性要悟时才知,平时都在起作用,但因分别迷惑而无法证取,所以才要修行,这不是琢磨的事。一般所说的灵魂、神识,是就状态和应用而言,有时也指中阴身,基本都是凡夫位的状态,并非清净的自性本体。这个问题现在不用过于费神研究,大概知道就好,还是要按部就班实修。

 

打坐、诵经与身心境界

叶子:

近来打坐时,眉心处特别胀痛,有一天还听到里面“啪”的一声像挤破一个塑料泡一样,是听到加感觉到的,吓一跳。

 

周承松:

心里太执著紧张,要放松些。我反复强调要放下、不执、自然、自在,身心要松柔,不要追求、贪着境界。这都是一再重复的要点。另外,观心也可以在心胸这个区域观,但也只是朦胧的虚无一片,并不做实有想。要知道身体无自性,心识也无自性,皆不应执著,所有执著都是五蕴执著。还有,我说过运动调身很重要,身体要调才能松柔,身心相互影响。

 

叶子:

打坐时,有时到了某个说不出的状态时,上半身尤其是胳膊感觉有一层凉凉的风。

 

周承松:

顺其自然。不过打坐时肩、背、腰、膝不能着凉,在保持空气清新的前提下,也要防风直吹。

 

叶子:

观心时,有一天还看到一白一橙两片光交替出现,特别柔和温润,但一分辨颜色时就没了,过一会又出现一次。这个是不是所说的,只要是起了心去分别所看到的境象,就说明已经没有安住在心,而是追随境象去了?

 

周承松:

只安住于念或心,境界一概不管,不迎不拒,顺其自然,这也是说过多次的话。身、心的状态一直都会变化,因为是五蕴所聚,刹那生灭,变化当然正常。变乃不变之理!

 

除了个别事项,你们绝大部分的问题在文章中都有答案,反复细读,一遍遍地筛,自然能够解惑。关键是不要错过。

 

2011年7月31日

                  

叶子:

这周基本上每天可以诵二遍地藏经,不知多久没有像最近这样勤快了,觉得对去除身体的惰性和积习是有很大好处的,是自心而发的。

 

现在诵经时对念的反应也加快了,基本上一部经下来出不了太多念头,一出念头就能发觉,甚至发现只要是在诵经时观到的念,十有八九是已经“执”得比较坚固的了,有的可能是在平时不知不觉中深植于内心的执著,有的可能是突然冒出的自己已无法想起的深层记忆。对于这些执著,会稍微留意一下,等诵完经,仔细分析清楚后就把它们灭掉了,哈哈。这过程体会起来蛮有意思的,诵经就好像拿面镜子照自己一样,把污点什么的照得清清楚楚的,然后赶紧擦……

 

周承松:

要保证基本的休息,补充精力和体力,保持长久的精进。

 

对念的观察很细,很好!

 

叶子:

在诵经的时候自然感受到的,心口处好像有股水一样的东西在转,前几天在胸口,现已经到肚子附近了,如果诵经的状态特别好时,会感受到它在里面动。想起曾读过的轮呀脉呀什么的,又想到中医里面听过的什么流注之类的,也不太清楚,没太执著于此,但还是比较好奇。

 

周承松:

身体的反应,一切都是正常的,越是不执、顺其自然就越好,这样它可以根据自身的规律而自动转化,所以不要刻意干预,要让它“自然而然”。看到脉轮什么的文字就放过去,我们不走这条路。不是讲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我们在见地上直接超越,直接把五蕴身体看空,也把妄念看空!切记,观心法门所采用的是最高的理论和见地!我说过,不同的修行配合不同的见地,有的配合了义,有的配合不了义,有的先不了义后了义,我们是一上来就用了义教理。所以我说观心法门最直接、最快,适合最上乘的根器!

 

万缘俱下、一切无执的观心法门

2011年8月1日

 

叶子:

观心这个法门真是很直接地作用于心。

 

周承松:

“要切记,观心法门所采用的是最高的理论和见地!”我们是以心法统御一切法,万法其实也都归结于心法。

 

周承松:

最直接的修法就是妄念、色身五蕴皆空,随其变化而不执著。既然万法自性是空性,那就直接以空性观之,这就是最高明的见地。所以根本不执著于身和念,只是在观照或安住,再无其他!

 

叶子:

对观心这个法门感觉越来越清晰了,似乎在抛掉好多朦朦胧胧的东西后开始渐渐明确起来。

 

“在见地上直接超越,直接把五蕴身体看空,也把妄念看空!切记,观心法门所采用的是最高的理论和见地!”这个我记下了。

 

我现在观照时就是只管安住,别的不考虑啦。

 

周承松:

这几天再好好体会吧。我说过“万缘俱下”、“一切无执”等等,这个“万”和“一切”包括了身心是是非非、生灭变化的一切方面,只要记住要领就行,能做到无执就快成功了,因为那才是心的真实状态。执著于任何方面都是在向外攀缘。道理和要领就是这样!

 

“只不随缘去,我佛坐中堂”,家中主人在,就不用怕有贼!

 

周承松:

妄念都会自起自消,这就是“妄”的含义。妄者不实,不实当然就会消散。

 

这类话文章里讲过很多遍,但你们遇事还是容易着相,所以看这类文字,要非常留心注意!

 

叶子:

妄念都会自起自消:这个我已经很有体会啦,有一天就好像看电影一样,就那么坐着看念头,一会飘来一个念,一会又没了,那天的感觉真不错。后来虽然没再出现妄念,但记得您的话,没有执著去找,尽量自然地观。

 

周承松:

打坐的境界和状态也一样,都是缘起法,都是无自性的空性,当然每天每次都会不同,这就对了,否则天天一样,如何进步向上呢?修行的向上也是曲线而非直线啊。道理明白就知道该如何面对了。一切无执!赤裸裸,洒脱脱!!

 

这些最关键的要义,在后面的几篇里讲得非常多!前面也有,可能你们还注意不到。

 

叶子:

可能是境界还没达到。

 

周承松:

境界没达到没关系,但一定要信、精进和反复研读!

 

观照心念和安住本觉

2011年8月5日

 

叶子:

在主修“安住本觉”之外,平时静虑一些较细的心念,会对“安住本觉”的修法有影响吗?

 

周承松:

分析、静虑与观心本就是平行的功夫,没有任何冲突。不要非此即彼,非彼即此。那样是把法割裂开来,彼此孤立,属于妄“执”。再说,“观心法门”包含一套完整的修持体系,体现在所有的文章中。慢慢地,就能融会贯通啦。

 

叶子:

呵呵,自己的体会也是没有什么冲突,有些穿插进行的感觉,不过还是感觉到一点不同。现在还无能力做到时时都安住本觉,用些时间静虑一下,可以剔除一些杂乱的念,希望因此能更好地帮助安住。

 

周承松:

能不能安住本觉,不用勉强,自然就好。观照心念和安住本觉两步功夫是分阶段的,也有人在一座中分先后。日常中也是如此。自自在在,适合哪步就用哪步,都是在实修。静虑主要指思悟佛理,或者在实际境界中探求。至于杂念,观照就好,不用刻意扫除,那就又变成执著了。反复强调过,妄念本妄。

 

另外,打坐的话,一开始调身、调息、调意,然后提起正念观照即可,一切不管。观照时也要放松,不离就行,不要再额外追求其他效果,包括期望、等待什么的。曾说过:一无所执,一无所求,有求皆碍!

 

叶子:

明白了。其实在打坐的时候会偶尔出现一小会状态很好的时候,由于定力还不够强,仍会下意识去攀那个状态。略体会到,只要心一动,哪怕很细微,那个好状态便消失,甚至会反复体验这个过程。不过每次还是顺其自然啦,坐的时间在一刻钟到20多分钟的样子吧,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

 

信、愿、做事与修行

2011年8月11日

 

周承松:

不要以为只有天天打坐诵经才是修行,做事情同样是极重要的修行。

 

信不足,愿不深,奉献精神欠缺,就会缺乏做事的动力。要知道,付出就是在收获啊,好好体悟吧。

 

叶子:

嗯,我会慢慢修正的。

 

2011年8月12-13日

 

叶子:

周老师,认真想了昨天您对我说的话,信不足,愿不深,奉献精神欠缺……其实之前您提到过这些,这几天有在想在过滤,是不是自己真的是这样,却没有发现?

 

其实我觉得自己更多是担心做得不够好,这的确是我的问题之一,不知算不算一种执呢?怎么说呢,也许源自从小就生长在一个不被允许犯错误的环境中吧,慢慢性格变得有点消极,呵呵。这种心态常常会跑出来作祟,让自己突然变紧张得要死!

 

叶子:

能像现在这样身心俱乐地投入进佛法中,对我来说以前没有过,太难得太殊胜了,就像走进了风景秀丽的大自然那样舒服,修行中付出的这些辛苦从未真正当作苦来看,况且还能乐在其中。不像以前无论做什么要么身疲要么心疲要么俱疲,像枷锁一样桎梏着。也许在您看来,我所言所行离真正修行人还差得蛮远的,对我自己来说,已经真的突破不少了,也相信以后还会突破得更多。对您对佛菩萨的信心一直都有,也有愿心愿力去奉献,若是做得不够的话,应该是自己还未领会到一些东西。扭转过去的积习,我想还是再需要点时间的。

 

您的付出一直让我感动在心,您的话也常常一句句地琢磨,到底您要告诉我什么呢,等等。只是有时您看到的地方我真的看不到,心中很着急。也并非懒惰不愿去做整理对话啦,也不是吝于付出自己,如您所说付出就是收获,都跟您学了这么久,您的言行都当作自己的标准去做啦,需要悟的就认真去悟,需要做的就认真去做,真诚地去付出。如果真不愿意做什么事,也就不会一动不动坐几个小时去排序整理啦,主要还是有点压力,担心做得不够好。不过您相信我吧,会好好做的。

还有,我已经从您第一篇博文开始看开始筛啦,看到婆子烧庵了。这次一是真正领悟了心与觉的关系;二是发现后来问您的好些问题在前面的文章里都写过,难怪您每次都说已经说过了,非常惭愧自己没能记住,也希望可以开始好好将您所讲的连贯起来;三是希望通过读您的文章,能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对话录的内容,这样整理出来也会更有益处。

周承松:

你们对修心方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会,您对根基法也做了一段时间的实际观修,出离心也有一些,但菩提心是你们的短板。所以我说,菩提心、要诀、实修行愿品等方面,你们还没有真正重视。这也算正常,因为菩提心是总括,是归纳,是最高也是最难的,是难行道。不过,要知道,佛教和外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空性和菩提,也可以说这是佛家最不共、最超胜的地方!这也是修行人最后能够成佛的根本因!

 

叶子:

菩提心的内容确实没有关注太多,这么重要的内容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对它的理解也不深,浪费了您的一片苦心……写到这时突然想到了以前生活中的体验,不知算不算得是菩提心的一种表现。一个是早期诵《地藏经》时,执念特别多常觉得困扰,后来就想到您讲的仪轨当中最开始说是大众同修,接着就想那就当是念给大众听吧,当这种感觉一有时,心中一下就能平和下来,挺奇妙的呢。

 

其实觉得在生活里能发出菩提心真不容易呢,毕竟总是下意识第一个先想到自己,可能第二第三念头才想到去利益别人。能无私地去奉献的人真让人十分敬佩。

 

周承松:

好!继续努力!

 

2011年8月18-20日

无风之烛与光影门头

叶子:

周老师,今天打坐的体会非常特别,自己已经琢磨了好久,又看了您的博文,一时找不到要领,我说不太清,您帮我看看。

 

做完功课打坐差不多结束时,正观想您之前说过的“无风之烛”准备下座(这“无风之烛”的感觉一直没能清楚感受到是怎样的,但每次都会观想),就在还没睁开眼时,突然生出“自性若是空的,那还有什么可以对它有染著呢?如同在空气中写字,怎么写得上呢?”这样一种感觉吧,然后除了有种很空旷的感觉外,什么也没了。

 

然后没起来就继续坐下去了,没有产生要“保持、坚持”在那个状态的想法,它就自然停留在那种空旷的状态,眼前是明亮的,算不上朗朗,但感觉像是面前有灯光在照着自己,甚至稍微调整身体后状态都没有消失。又持续观了一会儿之后,觉得那空旷开始扩大,慢慢把自己全都包在里面了,如果要形容的话,应该是融的感觉。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种内观的空和外界的空之间出现一条通道好像要结合一样。后来眼前的光逐渐暗了才下座。

 

您一直嘱咐不要执著状态,但这个(空旷的状态)很不一样,下座之后甚至没有喜悦之情,就是觉得心好平好静,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周承松:

“无风之烛”是对境界的比喻,“兜率”理解得对,您再看一下文章吧。有时看文章太快,产生某种理解就以为是正确的,还喜出望外,哪知其实是一种偏差。您把这句话变成观想境了,不对。

 

虽然感觉很舒服,但并非“观心法门”的心地直修法,还是属于色蕴和受蕴的觉受。这中间的差别极其微细。您还是应该把用功重点放在观照心念或安住本觉上,其他“游鱼”,虽知而不顾。一味去体会感受,就会变成离心外驰的状态。光影门头要当心,这在与“兜率”的对话录里讲过。

 

“自性若是空的,那还有什么可以对它有染著呢?如同在空气中写字,怎么写得上呢?”这样理解可以。

 

叶子:

其实我也摸不准自己的状态,赶紧和您讲,要不这一念之差就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无风之烛”是境界我就明白了,有过那种体会。终于明白在那样境界时下座确实状态蛮好的,会留有余味。越来越发现明明知道“目的”是观心,可要保持直着向前走,不偏不倚也不那么轻松,一不小心就会绕个弯儿,真是应当慎之又慎。

 

周承松:

此前我就很担心你们可能会误解这句话,果然。“好的做法是在‘无风之烛’的境界之后起座,保留余兴,否则容易烦倦”这个“之后”应该理解为“过后”,不是说好好地正观照着,赶紧匆忙下座。那您还怎么专注呢?老惦记着下座了。我反复地说,要一无所执、一无所求,要把无执贯彻在任何方面!这些最关键的窍诀要死死地印在心里呀!

 

我那句话的意思是,境界过后就可以下座了,别再勉强去找或试图恢复刚刚过去的境界,那样于理不合,且会烦躁,因为是在做作嘛。您明白这个“理”的所指吗?

 

叶子:

无风之烛过后下座,这回应该真明白了,无风之烛的状态清楚了,过后下座既有余味又防止后面继续坐时贪著之前的状态,恰到好处,这回应该体会到位了吧?呵呵!“一无所求,一无所执”的要诀一直记在心呢,只是有时还不能体会得那么细能马上发觉在执,但只要发现了一定尽快思考并消执。“于理不合”的理就是无所求无所执的理,因为当“无风之烛”的状态过后,在定力不够强的情况下继续坐下去,十分有可能再次求取之前境界,就不符合应无所求、应自然的理。

 

周承松:

基本是这样。再看一下文章,我在里面改过了。

 

叶子:

嗯,好的!

 

叶子:

哦,幸亏同您说了,不然还以为挺好呢。昨天那种空空的感觉,里面什么都没有,我自己看来没有觉得是执在某一处了,一直很自然,也许是太细微了,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是在觉受的状态中了。那我不琢磨它了,仍保持在观照心念或安住本觉上才是主要的,先稳稳地站住了再说。

 

至简至易的观心法门

周承松:

不是“仍保持在观照心念或安住本觉上才是主要的,先稳稳地站住了再说”。应该是如此而已,没什么再说不再说的,是除此之外再也无它!能不能把意思领会彻底?这类话说过无数遍,可为什么还是不能踏实下来呢?观心法门的核心就是这两步功夫。就算开悟,保任的方法也还是安住自性、游鱼不顾,跟安住本觉没什么不同。

 

反复强调,先观照心念,能做到不丢后再转入或者自动进入安住本觉。在打坐时,也可以先观照后安住。正因为心要就这么简单,所以我说“观心法门”至简至易,当然前提是要放下任何方面的执著和攀缘!这个前提最难,可如果明白道理,就能够彻底放下!

 

看文章时,反复强调的东西,以前没怎么注意的地方,要反复看,都是重点!

 

叶子:

又仔细想过啦,观心方面我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了,每天都是按照您反复强调的先观念再安觉来做的,但都不知什么时候脑中形成了一个次第观点,就是观心是为了找自性(把学习佛理的次第观点放到此处了)。这样做看上去像是没错,现在才意识到已经违背了顺其自然,成为求取自性了,把“得到”自性当做观心后的事,真是不应该。终于从心里明白“除此外再无其他”的意思,观心就是观心,一丝一毫无所求取。

 

周承松:

观照和安住,我反复说是两个阶段的功夫,或者在一座中分前后。也说过,不要僵硬,适合怎样就怎样。这在《观心法门的实修体系》和《“兜率”(杨金磊)学佛观心对话录》里都郑重强调过。当时写的时候就怕大家贪求执著,变成拔苗助长,或者刻意僵硬。

 

见性是功夫到了以后的自然结果,这在《观心法门》、《谈“观心悟性与明心见性”》和《观心法门的实修体系》里说过。您现在的理解是对的。任何求取心,都是执取心,都是障碍。不管求的是什么,期待的是什么,都是“妄执”,其性质没有任何不同。要放下执取心,在《关于“观心和定”的问答》及随后的文章里都反复宣讲过这个要义。

 

五蕴法与人我执

叶子:

前些日子看书,里面好像提到一个说法,大概意思是说众生之间其实是被五蕴所聚的身体隔着,所以你不知我,我不知你。当这个身体失去以后,每个人都回归到虚空中。并不太理解它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朦朦胧胧有些印象,今天突然想起来了。因此想到每个人都有的“本空”的自性是不是只是被从虚空中“隔离”到人身体里了,所以众生的自性其实都是空的是无差别的?这个空的空间里是无法附着任何东西的,所以说无染?而佛菩萨也是本有这种空性,所以说心、佛、众生无差别?

 

周承松:

认为五蕴身体(其实是色蕴身体)的隔离是众生你不知我我不知你的原因,不准确。难道说没有肉身的鬼道众生就彼此知道吗?天人就能懂得罗汉、菩萨、佛的境界吗?所以说,身体是障碍的一个方面,关键还是我执(烦恼)障和所知障。一切障碍都是基于对五蕴的执著,但不能只用色蕴身体来代表所有的五蕴法。“人我执”既有对“四大假合”的“色蕴”身体的执著,还有对其他四蕴心法的执著。

 

佛学是心学、内学,一切都要从心着眼才对。这个心是指真心,本觉心。

 

阴沉之境与心态

2011年8月23日

 

叶子:

今天的心情真是有些奇怪,说不出怪在哪了,一整天都没怎么说话,心里有些难过但又挺清醒,总觉得好像要对什么说再见一样,又有些没着没落的……

 

周承松:

这是阴沉之境,可以通过健身、运动、逛公园、爬山等方式把心结打开,将阴郁驱散。如果能克服自我,咬牙坚持专心诵经、念佛或持咒,那当然更好(这也相当于“转法”)。也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用,反正就是用阳刚的、舒展的、光明的内在(诵经等)手段和外在(健身等)手段,来对治、疏导这种阴郁沉闷的情绪。

 

行者正常的心态应该是平和的、自在的、充实的、敞亮的、豁达的等情形,如果发现自己消沉、犹豫或燥乱等,就赶紧对治。等将来功夫深了,才可以真正做到直接照破,或观空而破,或提起正念即可,因正念即是光明念,光起暗即消。

 

自扰与破执

2011年8月26日(微博原文)

 

叶子:

还是老师说得对:“学佛人应明白,世事本无常,人心似流水,缘能聚也会散,将心安住于本来清净之地,则自然永远有微笑挂在脸上。”自己生气不快乐,无论别人知不知,应还是自己有所取而不自知,习气所牵,要思之破之。(8月22日)

 

周承松:

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8月24日)

 

叶子:

周老师,想到一个问题。“自扰”可以这样理解吗?眼、耳、意等根对外界的觉受在内里形成意识(形成影像),心却抓住这些意识(影像)不放开或再加工,认为是真的是存在的或至少存在过,无法摆脱而对自己形成困扰。而其实外在的“事”早已随时间而过去啦。(8月26日)

 

周承松:

简单说,就是先安立名言,然后执取名言,于名言上再叠加分别,就不断形成如泡沫般的烦恼困扰。换句话说,在无自性上妄加自性,并执取之。如何破执?还是“五蕴皆空”。其关键点,即是不执著于“受”,因为根、尘、识合,立刻产生受。一切执著都是基于对受的执著。因此无须隔离根尘识,于受无执即可。

 

具体到“观心法门”,只要时刻保持觉照,不被妄念粘缚,不被妄念所转就可以了。可谓直截了当,简单明快。

 

修学“观心法门”并贯通“根基法”后,凡有所执而感觉“忤心”或“牵心”,在“事”上,以慧观照破之;在“理”上,以五蕴皆空戡破之。久久修持,自然就能自性自在。(8月26日)


本文发表于 201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