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7 往 生

(2023-02-05 20:15:27)
标签:

往 生

 


往生哪个净土跟心的清净程度以及与佛菩萨和祖师们的缘分有关,此中不离因果关系。


如果说修持和缘分与某个净土相应,又发愿往生那里,自然更直接些。


当肉体死亡,神识就会像受到磁力吸引一样,去相应的地方。如果心是相应欲界的,就去欲界;相应色界和无色界的,就去色、无色界;相应净土的,就往生净土。当然,跟三界一样,净土本身也分层次,亦即品阶,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修持境界。


不是说只有念佛才可以往生,修行最关键的还是修心,这才是根本。如果说没有念佛就不能往生净土,那没有人会心念地狱,他怎么就去了呢?还有畜生、饿鬼和修罗道。道理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可见,能不能往生净土取决于自心的境界。三界和净土都跟心的境界直接相关。


要清净自心,发菩提心最为快捷、彻底,因为心不清净的根源就在于我执。因此,发菩提心和清净自心,二者相辅相成。另外,一切净土都是菩提心所成就,当然菩提心最容易相应。对于证悟空性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行者来说,他已经同佛菩萨相应。同佛菩萨相应,自然就同佛菩萨的净土相应。其实究竟说来,亿万佛刹,不离自性。


有人说只有信我教才能得救,有人说只有念某佛才能得度,都片面。其实,轮回和往生并非临终之时才发生,肉体还没有消亡的时候就已经在刻刻进行,临终时的神识走向只不过在延续此前的惯性罢了。这种走向打个比方来说就是“自动归类”。

按:另外可参阅《关于实修“观心法门”的对话》中的有关内容。

 

关于往生弥陀净土


佛国净土多如恒河沙,其中弥陀净土最为著名,佛陀曾多次开示。怎样才能往生弥陀净土呢?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里的要求是七天一心不乱地持名念佛。


《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说的是要修三种净业。经中还有十六观。


据《佛说大乘无量寿经》所讲,需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持戒不犯、饶益有情、善根回向、发愿往生、孝顺诚信,等等。当然,往生的标准和品阶有高有低,这些因行不一定要全部具足。


总而言之,往生弥陀净土十分不易。想往生该净土的学人,应该对照标准好好看一看,找出自己的差距,进而大发勇猛之心。很多人抓住一半句经文,或者道听途说,以为简简单单地念念佛就可以往生了,实在是一厢情愿。


一般人谈得比较多的是临终十念,即临终之时一心不乱地念上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我们还是先看一看经文原话吧。《观无量寿经》云:“下品下生者……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需要至心十念,信、诚、专达到极致之心才是至心。《佛说大乘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佛),乃至十念,愿生其国。”这里面包含了住大乘、清净心、十念和发愿。其中的“住大乘”必须要发起并坚固无上菩提之心才算,否则怎能称之为“住”?清净心十念也同样不容易,无疑无垢地净信大乘及弥陀的悲智愿力之心才是清净心。


可能有人说,发菩提心很难,但十声念佛不难,我屏住一口气就可以很快地念上十遍,中间基本不乱。好吧,就算没乱,但问题是临终之时四大分散,您如何有体力屏住这口气?这口气能不能提得起来都还不一定呢。再说,如果出离心不足,临终之时万般牵挂,究竟想佛多些还是贪生、恋俗多些,扪心自问,估计不敢打保票吧。所以说啊,这临终十念不乱是一种综合考验,需要各方面综合用功才行,自己平时也应该经常检验。如何检验?随时当成临终之时,看看行不行。如果不行,那就还不行,临终必定做不了主。


专修弥陀净土的话,相关的经论应该认真修学。


本文发表于 2014-09-06